《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法导引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文题解通】1、导读:中国人有无自信力,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鲁迅先生鞭辟入理的分析,给我们智慧的眼光和深刻的思考。2、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阅读指导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课文阅读引导:在整体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和作者的思路,看看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是怎样衔接的。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钻研课文。2、重要语段剖析: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句段品味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作背景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反动政府于1934年派亲日分子黄郛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有吉明的拒绝。日军依其既定的侵略目标深入华北。当时,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理解探究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联系全文,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说明“状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重点难点讲解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概述:⑴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⑵ 理解本文议论的内容:批驳了什么论调,阐述了什么观点。⑶ 体会文中一些句、段的深层含义。⑷ 了解本文的驳论方法。2、重点:领会作者愤激的心情;看作者怎样抓住批驳的&ldqu...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结构分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层次结构】内容层次分析:第一部分(1~2段):揭示对方谬误。揭示对方论点及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第二部分(3~5段):直接反驳。驳敌方论证。说明敌方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第三部分(6~8段):间接反驳。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审美鉴赏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涵蕴丰富的标题:鲁迅的文章向来注重文题的推敲,本文标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呈现在...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背景知识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幼年丧父,在家乡私塾读书,12岁入学三味书屋,18岁到南京水师学堂读书,21岁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意在改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问题探究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文章怎样提出批驳的论点的?提示:从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谈起: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国联,再后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亮出批驳的靶子“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2、...

鲁迅简介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

六十至九十年代对鲁迅的批驳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60年代对鲁迅的批驳】1961年:夏志清:鲁迅离开北京后,特别是鲁迅“投共”后,他的创作能力丧失了,“不能再唤起写作他最优秀的作品所必须的真诚”。鲁迅的“思想基础比较薄弱”,是&l...

毛泽东论鲁迅:我与他的心相通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余广人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终生不曾见到过鲁迅,鲁迅也终生不曾见到过毛泽东。在这种互未谋面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心心相通,主要是在共同的事业和共同的理想的基础上所形成...

郑振铎论鲁迅:不朽的鲁迅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他对朋友──只要他是朋友──的鼓励与帮助,是我们所最不能忘记掉的。他为秋白刊行了他的海上述林,在临死的时候...

鲁迅生平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881年农历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1886年入私塾,从叔祖玉田先生初诵《鉴略》。1888年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夭,当其病笃时,先生在屋隅暗泣,母太夫人询其何故,答...

中国人难道已默认自己是一个弱者?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中华民族在唐朝以前还有一些强者的心态,但到了近代,中国人已经在心中默认自己是一个弱者,再也没有了强者的竞争挑战心态。中国人的弱者心态,较为明显地表现在四个方面。我们这个世界可以分为无生命的自然界和有生...

信任陌生人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我们可以轻松而温馨地品味母亲冲调的一杯热茶,而往往谢绝列车上坐在身边的路友的一焙香茗;我们可以轻易地相信朋友不经意间的一句调侃,却对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的忠告感到满腹狐疑。这真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屡...

文学知识:议论文的开头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写作指要:应试写作,也是时间的竞赛。据在人大附中对某些考生的调查,考生用于作文的平均时间仅仅40分钟左右。在此时间内要完成一大一小近千字的作文,实非易事!对某些考生来说,如果按平时作文那样迟迟不动笔,那么时间上...

文体知识:杂文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杂文的特征:杂文有什么特征呢?从广义杂文来说,公认的有三条:一曰“杂”,二曰“文”,三曰“理”。“杂”主要是指它的知识性,“文”是指它的文学性,“理&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