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故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里纪念他的故乡,但其实那故乡没有什么可纪念,结果是过去的梦幻为现实的阳光所冲破,只剩下了悲哀。但此外也有希望,希望后辈有他们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原文结末云:“我想:希...
运用对比,巧解《故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故乡变得美好,鲁迅先生就是借小说《故乡》表达了他对自己故乡的一份特殊情怀的。《故乡》的内容大部分取材于真人真事。那么,《故乡》是如何成为一篇著名的小说的呢?它主要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
“走”:《故乡》个性诠释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鲁迅的《故乡》是“我”归乡又离乡的故事,“我”这次归乡不是故园寻梦,也不是漂泊疲倦之后的停泊,而是来举行“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远离了熟识的故乡”的告别仪式。...
《故乡》学习指导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知识考点归纳】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代表作。2、理解作者运用对比及多种描写方法来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3、理解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记叙文的对话──从鲁迅《故乡》谈起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对话(包括一人独白,两人或众人对谈等),是记叙文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对话这种形式看来很简单,似乎人人都会用,都会写,但是要用得好,写得活,深刻动人,却颇不容易,需要费一番苦心。试以鲁迅的《故乡》为例。《故乡》...
《故乡》:心灵的诗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故乡》里分明有两个故事:他人的故事──闰土的故事与“我”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了一个“复调”。以往的阅读偏于注重闰土的命运及其意义;其实,作者的着力点反倒是在对“...
爱情收获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致女儿的信》教后记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致女儿的信》一文,系苏联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所作,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中。在这封信中,作者面对十四岁女儿提出的“什么是爱情”的问题,讲了一个寓意深刻的童...
阅读教学应坚守本位──《致女儿的信》教学随想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致女儿的信》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封“教女信”,选入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对于此文,我已是多次听课,也读过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案例。我发现,在教学过...
绝望中的希望──鲁迅《故乡》的情感主题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内容提要】文章不是无情物。凡是优秀的文艺作品,绝大多数是作者内心情感渲泻的结果。《故乡》是鲁迅以其亲生经历和感受为素材创作的小说名篇,文中充满着孤独、凄凉、悲伤,乃至绝望的思想情感。然而,长期以来,中...
《致女儿的信》教学实录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上课地点:县实验中学904班上课时间:2006.9.29上午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教研员的教学研究一定要亲自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扎进去,和老师们一同备、教、批、辅、评,这样,我们的每一句话才有份量才真切才无“站着说话不腰疼&rd...
掀起“爱情”的盖头来──《致女儿的信》教学案例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那天的课是9班下午第三节,学生早已身心疲惫,但为了赶其他班的进度,我还是贸然决定上《致女儿的信》。这篇文章是苏霍姆林斯基给他十四岁女儿的回信,信中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巧妙地回答了女儿“什么是爱情&rdqu...
鲁迅的故乡生活大事记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鲁迅,1881年9月25日(清光绪七年8月3日)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现改名鲁迅路)周家新台门。最初取名樟寿,字豫山,后因“豫山”两字读音与“雨伞”相近,遂改为豫才。1887年,虚岁7岁的鲁迅被送到本宅大书房家塾读书。...
直面“爱情”──《致女儿的信》教学反思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师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爱情启蒙教育呢?这个问题一直是我在讲授此课前后反复思考的问题。从文本素材来看,教材选用大师的优秀作品来引导孩子认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爱情,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名篇名作也是更...
关于《故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茅盾过去的三个月中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新潮》九卷一号)。现在我冒昧来说几句读了《故乡》后的感想,说的不见得就对,请著者和读者都要严格的审查一下。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
《故乡》有关资料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王富仁)】鲁迅的《故乡》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第一个是“过去时”的,第二个是“现...
教育要切合实际──照搬语文优秀教案的点滴体会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提起现在大多数供语文老师参考的教案,不得不感到无奈。好不容易遇到优秀的语文教案,那就照抄照搬吧。如果这样做就忽视了教育的实情,结果必然惨败而回。为了上好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我找了很多资料,更把...
浅谈《故乡》的抒情线索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马培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分析《故乡》时,抓住其抒情线索,不仅教师容易讲授,学生易于理解,而且在加深体味鲁迅先生的写作意旨方面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乡》写于1921年1月,它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灾...
读《故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12月回乡的见闻。它所反映的,是辛亥革命10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困苦不堪的历史真实,艺术地揭示了农民和农村问题的严重性。原来,那一年的8月19日,鲁迅在北京买下了西城西直门内公用库八...
《故乡》中宏儿和水生的意义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传统的小说分析往往扣住环境、情节、人物来展开,这诚然是不错的。但是,小说这种体裁并非一个模式,如果统统按固有套路去解析,有时就会有削足适履之嫌,很难发掘作品深厚意蕴。事实上,作者在设置人物时大费匠心,在安排...
政治诠释:从《故乡》阅读史管窥语文教学之痛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现在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故乡》自1921年发表以来直至现在这80多年间在中学国文(语文)教科书中被选录、被解读的历史概貌,或许可以从中窥测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倾向对语文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