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课是9班下午第三节,学生早已身心疲惫,但为了赶其他班的进度,我还是贸然决定上《致女儿的信》。

这篇文章是苏霍姆林斯基给他十四岁女儿的回信,信中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巧妙地回答了女儿“什么是爱情”的问题。其大意是:上帝用了五十四年的时间,曾经三次来到人间,察看一对夫妇,第一次上帝非常藐视他们的爱情,五十年以后,时间的磨洗并没有减退他们的忠诚和依恋,上帝终于发现人类的爱情是美丽而伟大的。作者想试图告诉女儿:时间是考验爱情的标准,智慧是获得幸福的钥匙,理智是爱情永恒的保障。

在13班上该课时,学生非常激动,但由于情境铺垫较少,赏析完课文后,又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问题:“你将如何看待初中生的爱情?”学生相互推诿,不情愿表露自己的真实看法。学生觉得早恋的心理是不够阳光的,如何对待爱情的回答千篇一律,无非都是要好好学习,爱情不能想,也不敢想,没有一个同学愿意真正直面爱情。

后来,我认真地反思并再次研究了教材。作为人类的最重要的情感之一──爱情,新教材没有回避,试图通过理解本文,对正值青春期的学生进行爱情启蒙教育,让他们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爱情的美好,从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本文基础知识容易掌握,编者把这篇课文作为自读教材。因此,情感价值目标就成为本课重要目标。为完成这一目标,关键是组织适当的学生活动,营造出学生互动的情景,让学生真正坦然面对爱情,才能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我再次鼓足了信心,走进了9班教室。首先,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浪漫主义诗人──雨果的爱情名句:人生是花,刚写到这句时,学生就七嘴八舌的猜测下句:爱情是绿叶,爱情是花粉……等等,我漫不经心地写出了下句:爱情是花的蜜。学生恍然大悟,一下子热闹起来,这个开头使我非常高兴。

然后,同学带着几份向往和激动朗读了全文,接着又请了一位同学来复述文章内容,最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确了文章的大意,学生轻松找出了本文对爱情的解释是:美丽、是忠诚、是伟大的力量,是心灵的追念!

课堂教学进入到了最后一环:畅所欲言、拓展延伸。

我问道:“你们敢不敢象文中的女儿一样和父母讨论爱情呢”?全班异口同声:“不敢!连一个字都不敢提!”

“那么你们敢不敢在班上讨论这个话题呢?”他们齐声答到:“敢──”这时,他们个个都正襟危坐,涨红了脸,好象要迎接一场爱情的洗礼!

“那让我们谈谈你对爱情的理解吧。”我很想听听他们的看法,但教室马上安静了下来,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忍不住想笑。从上节课的经验中,我知道:当学生第一次坦然直白爱情时,会有说不出的紧张与兴奋,敢想而不敢言啊!十四五岁的青少年,正是身理和心理急剧发育的时候,初恋的美妙早已萦绕耳旁,加上各种传媒的影响,爱情,已不可回避;爱情,该掀开神秘盖头的时候了。

我只能现身说法了,于是,我讲起我的爱情故事:“初中时,我暗恋一位数学尖子生……”教室里一片惊讶。“真正的初恋在上大学之后……”,有的表示遗憾:“太晚了!”我讲得真诚而又自信,他们陶醉了,羡慕的眼神里,还若有所思。

接下来,

“那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呢?”

他们脱口而出:“就是要一心一意,忠诚到老,至死不渝;还需要心心相应,所谓身无采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像文中的老头一样,他的老伴死了,但依旧怀恋”。

他们不再那么羞涩,他们的心灵在慢慢的敞开,但他们回答仍是课文的翻版,我仍然鼓励道:同学们对文中爱情的理解非常透彻,那你们有没有偶尔幻想过爱情呢?”,教室又安静下来。

突然,不知是谁的小声说话迎来了全班的哄堂大笑,顺眼望去只见她激动得两颊绯红!像春天盛开的桃花!她!一个活泼的女生,终于有人敢坦露心声了,我用期待的目光示意她发言,她捂着脸,忸怩地站了起来,伴着一阵暴风雨的掌声,全班同学热切地望着她。她整了整衣服,停了一会,然后深情地讲道:“我常常幻想自己的白马王子,而且,在自己的生活中,期望遇见这样的一位男生,我认为,这是正常的,说实在的,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会有这个想法吧……”;

接着又一位女生被推荐发言,她说到“你会随着他的感情变化而变化,比如他哭,你也很悲伤,他笑你也会很开心,……你偶尔也会偷偷瞟他一眼!我认为这种感觉就是爱情了”,两位同学的发言使大家一阵阵惊叹!发言的气氛被彻底感染了。又有一个女生站了起来:“我认为欣赏一个异性可以推动自己学习,因为自己总是不希望比自己欣赏的人差”。

我缓缓说到:“同学们,我真佩服你们的真诚和勇气,我看到了你们的成长,也感受到了你们心中的美好,那么你们想不想获得幸福的生活呢?”

他们激动的答到:“想──”

“你们想不想以后有一段浪漫而幸福的爱情呢?

又是一阵排山倒海的回答:“想──”

看来今天的情景铺垫较为成功,他们愿意袒露心扉,我很高兴能够倾听这花开的声音,在这互动的课堂中,学生的发言已超出了我的预料。他们心中的爱情是很美丽的,这两句回答包含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突然间我又紧张了起来,生怕他们过早的把向往变成现实。多么美丽的憧憬啊,我真不希望他们在以后的爱情道上有任何曲折!多么希望他们能树立良好的人生观,爱情观!

于是我试探着问到“那你们认为哪一个年龄阶段进入爱情最合适呢?

“25岁,那时完全可以投入进去了;不!三十岁,因为人生是三十而立……”。听到大家的争论我的心情慢慢放松下来,之前我们回避爱情,总认为学生讨论爱情是丑恶的,是不阳光的,是不成熟的,其实并不然,他们的爱情观念在世俗严厉的目光中,只是缺乏表达的机会。今天他们终于发自肺腑的谈论了自己的看法。这个时候我感觉已经和大家融进了一起,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的我抛出了最想提出的问题:“我们将如何正确对待爱情。”

他们讨论更加激烈了:“我们现在可以去悄悄的欣赏某个人,但不可以有其他想法,因为学习才是我们的重任。”

“我认为异性交往还是要保持距离,特别是女孩子的矜持。”

文章的最后一段说了:“我们应该以人的方式去对待爱情,还要善待爱情,所以我们对待爱情也应该是理智的慎重的,决不能草率行事!”

“文中说,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你在成为智慧的人的时候,我想智慧的意思很多,至少我们现在涉入爱情就不智慧了”,这是文章的观点,我把它写在了黑板上,并让同学们把智慧圈了起来。

听到他们的谈论我终于轻松了起来,对待这个问题他们不仅有自己的见解,而且还找出了文中对待爱情的观点,并进行深刻的分析。通过本课学习,我发现学生对待爱情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不理想,同学们的理智超出了我的预料,他们向往爱,更会把握好爱!他们有颇为成熟的看法,有理智的追求,所以我觉得我们初中教学不应该回避爱情的话题,相反和学生敞开心扉来谈,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课后,我布置了作业:以爱情为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这堂课充满了激情和心声,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课文的内容很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身理发展的需要……其次,把发言权交给学生,对学生的发言予以了及时的评价,倡导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这种氛围下真正成为了课堂上学习的主人。再次对待这样深沉而羞涩的话题我进行了由远及近的情境营造,在这个过程中我努力和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深入学生实际先排解学生心理的忧虑和恐惧,尽力营造一种互动、轻松、宽容的情境。通过情境的层层展开,让学生真诚袒露自己的心扉,逐步揭开爱情面纱,最后达到树立正确爱情观的目的。所以一堂课的情景营造是至关重要的。

课堂的余音还在缭绕,年轻的心仍在悸动,朦胧的爱情已掀开盖头。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掀起“爱情”的盖头来──《致女儿的信》教学案例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