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出师表》中的“试用”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初中语文第六册《出师表》:“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课本对句中的“试用”未作注释;1988年6月版的教学参考书将“试用于昔日”译为&ldq...

刘备的荆州战略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刘备的荆州战略,在其事业的成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荆州既是他事业发展建国称帝的基础,也是他事业受阻不能如愿兴复汉室的关键,可谓成也荆州,败也荆州。刘备的荆州战略,基于诸葛亮的《隆中对》。诸葛亮在隆中与...

三顾茅庐无其事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三国时代,刘备求贤若渴,曾经亲到隆中,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共图大事。这一故事,陈寿的《三国志》中已有记载:“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

三顾茅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解词】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后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拜访。【释义】顾:拜访;茅庐:草屋。【出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例子】我住着半间儿...

刘备第一次见诸葛亮是“三顾茅庐”吗?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写刘备“三顾茅庐”聘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建功立业的礼贤下士态度,写得有声有色,把刘备对诸葛亮的尊敬,关公、张飞的居功不服,描绘得维妙维肖,趣味横生。这段三顾茅庐故事,是罗贯...

谈谈《三国志》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

刘备三顾茅庐了吗?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千百年来,“三顾茅庐”成为求贤若渴,尊重人才的代名词。然而,魏人鱼豢所著《魏略》认为,诸葛亮归附刘备乃是“亮诣备”的结果。当时,刘备依附荆州牧刘表,屯兵于樊城。刘表懦弱无能,不晓军事,曹操...

论陈寿的历史哲学思想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陈寿的历史哲学思想是极为复杂的。他相信天命,以天命来解释三国时期历史演变的动因,甚至将一些历史事件发生乃至一些历史人物的兴衰成败也视为天命。他又强调人事,看到了君主对于治理国家的决定作用,认为君主治理...

西晋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233年(蜀汉建兴十一年)出生于安汉县城(今南充市顺庆区)内,297年(西晋元康七年)卒,终年65岁。陈寿出生时,正是魏、蜀、吴三国鼎立对峙,战争频仍之际,还在他出生之前,父亲即已投入到军旅之中,后来逐渐做到了高级统兵将领马谡的参军。...

三国战略观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前言】三国时代在中国历史上独具魅力。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在这短短几十年里,人才辈出,将星闪烁。三国中的君主都堪称明君,手下集中了大批的名臣勇将,斗智斗力,演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而罗贯...

《出师表》中的“桓、灵”二帝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出师表》中有这样的句子:“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历史上的桓帝和灵帝到底是怎样的昏君呢?桓帝刘志公元146年,权臣梁冀因质帝指责他是“跋扈将军”,竟将质帝毒死...

谈《出师表》的潜主题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公元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上伐魏之前,向后主刘禅进表陈情,这就是为陆游盛誉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前出师表》(以下为和教材标题一致,一律称《出师表》)。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出师表》时代背景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诸葛亮的战略目标始终是联吴抗曹。他原来规划了两条进军路线:一条是“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另一条是“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个“钳形攻势”的构想本来是可行的。后来吴国...

《出师表》练习题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 ,字 ,狼玡阳都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前后 次出师北伐曹操,死于军中。本文选自 。二、生字崩殂( ) 陟( )罚臧否( ) 以遗( )陛下 长( )史 费袆( ) 裨( )补阙( )漏 性行( )淑均 夙( )...

《出师表》鉴赏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地之策。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唯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灿然于文苑。这是因为孔明之作...

《出师表》难句例解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刘盼遂先生《中国文法复词偏义例续举》说“存亡”偏于“亡”义。因此有人认为“存亡”是偏义复词,意思在“亡”,亦即“危亡”,并且说...

《隆中对》多义词辨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为】好为“梁父吟”:作动词,可译为“唱”谓为信然:译作“是”以弱为强者:作动词,可译为“成为”贤能为之用:表示被动读阳平,可译为“被”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出师表》字词解释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先帝】称已经去世的皇帝,这里指刘备。先,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称。【创业未半】创建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刘备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但到临死天下仍处于三国鼎立之中,所以这样说。【中道】中途,半路上。【崩殂】古...

读歇后语,看诸葛亮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三国时候,魏国与吴国、蜀国之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吴蜀两国的兵器数量远远不够。蜀国军师诸葛亮向吴军都督周瑜立下军令状,保证3天内造出10万支箭来。按照常理来讲,3天造10万...

运筹帷幄诸葛亮,雄韬伟略《隆中对》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南)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隆中对》以诸葛亮对刘备的“问计”所做的回答为主要内容,充分的展示了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