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简介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其特点是:1、内涵上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思考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我价值,体现诗人的主体意识。2、艺术上意象迭加,扑朔迷离。朦胧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蕴隽永。它强调...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反思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以读带讲:以读促品是本课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这里,通过几遍层次和要求不同的朗读促使学生抓住诗中形象,理解诗歌感情,领悟诗歌内涵,读和品互为方法和结果。2、青春时代应该是诗的时代:可是很多同学误以为诗歌的...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素质教育新学案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学习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2.理解本诗运用反复手法在创意境及抒情上的作用3.理解诗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学习难点】探究...

偶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在大海的深蓝色的浓雾里,一片孤孤的帆儿闪着白光。它在寻求甚么,在这遥远的异地?它抛下了甚么,在那自己的故乡?波涛在汹涌着,海风在呼啸着,桅杆弓起腰来发出轧轧的声动,唉,──它不是在寻求幸福,它也不是在逃避幸福!它...

《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书写·读音】1、给带点的字注音:锦幛( ) 荇藻( ) 蓬蒿( ) 憔悴( )蘸着( ) 掠过( ) 蝼蚁( ) 灰烬( )2、辨字组词:障( ) 彻( ) 悴( )嶂( ) 沏( ) 粹( )蒿( ) 蓬( ) 沾( )篙( ) 篷( ) 粘( )【理解·积累】3、本诗押韵,但有变化朗读诗歌,找出所押...

我思想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万年后小花的呼唤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来震撼我斑斓的彩翼...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实用教案】〖创意说明〗戴望舒是著名的“雨巷”诗人,十分注重诗的音乐美,这首《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样也体现着他对诗歌韵律的追求,因此,教学可从“朗读”切入。充分朗读之后,“个性解...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依据】“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带给读者的首先是一股震撼人心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这是诗人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用爱和恨、痛苦...

《我用残损的手掌》 同步练习题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我用残损的手掌》 同步练习题 1.下列词汇中,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用来显示敌占区沦亡景象的有() A.“灰烬” B.“奇异的芬芳” C.“那么细,那么软” D.“血和灰.阴暗” E.“没有渔船” 2.下列各...

《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基础巩固题】1、给加粗的字注音:灰烬( ) 锦帐( ) 荇藻( ) 蓬蒿( )憔悴( ) 蝼蚁( )2、写出下列形近的字读音并组词:蝼( ) 蚁( )偻( ) 仪( )髅( ) 议( )蒿( ) 藻( )缟( ) 澡( )槁( ) 躁( )3、解词:锦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入语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导入一:一千多年前,爱国诗人陆游临死因不见王师北定中原,满腔悲愤地写《示儿》:此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千多年后,爱国诗人戴望舒身陷囹圄,受伤致残,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保持了...

关于诗歌的常识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诗歌:是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2、诗歌的特点:诗歌具有形象性、抒情性、概括性和音乐性等特点。3、诗歌的分类:按表达方式分,诗歌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体裁分,诗歌分为旧体...

关于舒婷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生平: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生,福建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创作室工作。现为中国作...

舒婷与“朦胧诗”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中国的“朦胧诗”兴盛于八十年代初。最早的发轫之作是舒婷于1979年发表在福州《兰花圃》上的一批诗,其中有后来被广为传颂的《致橡树》《这也是一切》等。其时真名叫龚佩瑜的舒婷还是厦门灯泡厂的一名女...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朗读指导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知识考点归纳】1、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探究诗歌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我”的情感历程。【典型考题分析】例题:诗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重难点点拔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诗一开始就进入高潮,这是舒婷诗的一贯手法:第一节头两句是平衡句,寓有音响和色彩的描绘;三、四句则缩短,不描绘;五句却伸长,行短意紧,强度超过前面四句,于是主词(祖国)出现。2、第四节前两行,十亿分之一是小,九百六十万平...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学习思路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全诗共四节,整首诗如一条涌动的河流,思路连贯流畅,情绪由低沉而直至高亢。这首诗的思路理解是多元的,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从这首诗意象的选择使用上来分析,二是从诗人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