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结构分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结构分析】通观小说全文,大概可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到第三段,介绍鲁镇的咸亨酒店,这是孔乙己和其他有关人们活动的社会环境。第一段中介绍了咸亨酒店的格局,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提供了酒、菜价码,特别是...
《孔乙己》主题思想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这篇小说,通过对孔己乙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当时的昏沉、麻木状态。...
《孔乙己》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重点】1、理解本文思想;2、体会精巧含蓄的布局;3、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4、进行语言训练。【教学难点】本文思想的理解。【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鲁迅的小说中,哪一篇最好?学生讨论...
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孔乙己》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小说《孔乙己》完成的是一个简短的记事。写了孔乙己平时到酒店喝酒被人嘲笑的几个场面,以及最后一次在酒店露面。双腿被丁举人打得盘坐在蒲包上,用两手代脚慢慢“走”的样子。从此孔乙己从人们的视线...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浅谈《孔乙己》的思想艺术特色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为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无人企及;作为思想家,他用文笔唤醒旧中国里昏睡的国民;作为革命家,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
《孔乙己》的叙事人称及其叙事结构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鲁迅精致的短篇小说及其杂感散文,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最有语言特色和艺术力量的文学创作。严家炎在研究鲁迅小说的讨论中,提出“复调小说”的说法,认为作品有一种特别的不大容易把握好的滋味,不仅思想复杂...
边缘化身份与模糊性生存──《孔乙己》细读 2020-11-17 1 九年级语文 返顾二十世纪中国文坛,如果说存在真正的经典之作的话,那鲁迅的《孔乙己》毫无疑问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细读《孔乙己》,我们就会发现,小说无论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人物与情节的安排、语言的把握等方面都表现出一种...
“粉板”  无声的见证──析《孔乙己》中“粉板”的三次运用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自己最喜欢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小说以不足3000字的篇幅,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修世态的凉薄,反映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孔乙己的艺术形象极其生...
《孔乙己》主题新探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在《呐喊》中,鲁迅最喜欢《孔乙己》。但是,人们对其主题的认识却意见不一。笔者认为:该文表现了“孔教吃人”的罪恶,吹响了“打倒孔家店”的号角。一、其主题的种种陈说及简析主题应由两部分...
也谈“孔乙己为何不拖欠酒店的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孔乙己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再加上生性好喝懒做,一生穷愁潦倒,弄到“将要讨饭”的地步了,“便免不了偶尔做些偷窃的事”,但又从不拖欠酒店的帐,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比较通行的解释...
关于《孔乙己》的三个新鲜话题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鲁迅,这是一座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大山,冷峻、崔嵬、神秘。我象个贪玩的孩童似地一直流连盘桓其间,今以《孔乙己》作一石块,试图敲开山门、拥抱山魂,不知我是否有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好运道。一、鲁迅与...
中国人的孔乙已情结──暑假读书有感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美的东西让人深思,美的东西也让人留恋。鲁迅的《孔乙己》就是这样。鲁迅说过,在他创作的小说中,他最喜欢的是孔乙已。连日本的一位作家都说:“孔乙已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他们为什么如此喜欢孔乙已这...
以《孔乙己》为例谈小说的教学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小说作品中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的叙述技法等能把广大中学生带入绚烂的艺术世界,使他们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获得美的享受,放松身心,因而小说课教学本应是最让学生喜爱、最有教头的工作。但长期以来却一直存在着一...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写法和艺术形象。2、品味诗歌语言,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3、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增强爱国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学重难点】把握诗中艺术形象的意义及诗人由此...
感受河流 壮我中华──我这样教《黑人谈河流》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我在教学《外国诗二首》(人教版9年级下册第4课)的美国黑人诗歌作家休斯的《黑人谈河流》时,我在板书了课题和作者后,自己示范朗读了一遍,接着要求学生齐读一遍。在学生朗诵的时间,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如下一节诗:我了解河...
“我”仅是旁观者吗──重读《孔乙己》中的“我”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孔乙己》中的“我”,很多时候,我们都认同就是孔乙己命运的旁观者,但细细想来,文学作品中的哪一个人物又何尝不是作家的代言人?再观鲁迅的小说《故乡》,“我”除了是一个故乡变化的见证者,当&l...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 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⑵ 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2、能力目标:⑴ 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⑵ 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塑造和艺术特色浅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著名短篇小说,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的形象。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呢?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呢?下面就这两个问题作简要分析:一、孔乙己的形象特点孔乙己是受封建科...
从“笑”中看《孔乙己》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小说以精练、犀利的笔触叙写了一位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好“喝”懒做、迂腐不堪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小说以“笑”贯穿全...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创意说明】无论是莱蒙托夫笔下的俄罗斯大地还是休斯的河流,都距学生遥远而陌生。因此,本设计拟利用多种形式的课中活动来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诗意。【教学步骤】一、学习莱蒙托夫《祖国》1、朗读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