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认识和会写2个生字:舍、君。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能默写古诗。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微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初为人师时,指导老师总是这样提醒我,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地体现老师的主导性。例如在教授一篇课文之初或讲读一段文章之前,老师应该精心设计好几个问题,然后在上课时一并抛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去学习课文,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3、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4、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28个字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依依之情,同时又有一种开阔大气的意境。这节课的目的,既想教给学生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又希望学生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在教学设...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低年级古诗教学应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就从方法步骤(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与培养目标(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
魔力课堂来源于精彩评价──听戴建荣老师《送元二使安西》有感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我常常寻思着:为什么看着平时并不活跃的一群孩子,在名师的课堂上,却像变了个人,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且思维活跃,妙语不断,真像着了什么“魔”?为什么名师有如此的“魔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理解诗意。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并背诵。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孟浩然小传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孟浩然小传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前半生主要是在家闭门苦学,灌蔬艺竹,为乡里救患释纷,曾一度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才到长安,求仕失望。在江淮吴越各地漫游了几年,重回故乡。张九龄作荆州长史,曾引他作过短期的幕僚,最...
《古诗两首》释句导读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古诗两首》释句导读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
《古诗两首》结构分析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第一首诗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经消失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朋友间的深厚情谊跃然而上。第二首诗前两行写送别的时间、地点,表面写景实写别情,后两行直接表达饯行时依依惜别之情...
《古诗两首》开心积累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代诗人孟浩然南下吴越,一路观光游览,曾在建德江停舟过夜时写下了一首久诵不衰的绝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当时,诗人远离家乡,在外漂泊,自然会有些离愁别绪,那“新愁&rd...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理解三首古诗,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李白吗?哪位同学能够起...
作文:改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黄鹤楼旁,两个人正手牵着手缓缓而行。他们就是李白和孟浩然,这一对情同手足的朋友。今天,孟浩然将从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了。他们步上黄鹤楼,遥望着遥远的扬州城,尽管看不见,可他们多么希望扬州城近在咫尺,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设计思路】这首古诗大致按照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读通读熟。再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教...
莫道前路无知己,只缘未到春深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后感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王国维先生在其名著《人间词话》中提出并用词句精彩的阐释了治学的三种境界。初读时,正值血气方刚少年时,不免心生向往。然而,年岁渐长,种种梦想逐渐尘封于繁琐的生活中。幸而,在神圣的教学圣坛里,年少的梦想复活...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案例 2020-11-09 0 四年级语文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动于高适与董大知己相别的感人情景,今天,让我们再走进清雨纷纷的渭城,领悟王维的送别情怀。(板书课题。)(开头的设计实际上就是为了后来引导学生感悟两首诗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