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态度”抓住本质──《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一例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正在进行中。老师问:小说主要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你能按照“在家时、离家后、海滩相遇”这样的顺序,用三个单音节动词把他们的“态度”概括出来吗?问题一提出,学生...
《心声》中心思想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本文作者通过区公开课上李京京执意要朗读课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朴,特别是铭记亲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形象。启示教育工作者应当尊重、关爱每一个个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批评...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生:“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
又看《苔丝》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极偶尔的,我从晚上众多的电视频道中寻找到了中央台电影频道重播的《苔丝》。十多年里,这是我第三次看这部电影。我已经不记得第一次看它的时间是八二年还是八三年了。如果是八二年,那么距今是十七年的漫长时段。...
《心声》课文赏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双线交织是本文最突出的结构特色:课文的明线是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学校要上公开课,内容是小说《万卡》,非常喜欢这篇小说的李京京要求朗读课文,遭到老师的拒绝。李京京心里很不服气,他不仅自己努力练习,而且还去...
“福音书”的效应──我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法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以菲利普夫妇对待兄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本质。在教学时,我抓住课文中对菲利普夫妇态度变化的缘由──“福音书”来教学生理解课文。在教学时...
女儿“调动”黄蓓佳创作之路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黄蓓佳年岁不大,但她的少儿作品却整整影响了两代人,早期的《小船,小船》、《唱给妈妈的歌》、《芦花飘飞的时候》写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个时候她正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有一天向江苏的《少年文艺》投了一篇《星空...
《心声》强化练习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阅读实践】一、阅读下面的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程老师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课上要求大家表情朗读。大家把讲义拿出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每个人都拿出讲义,端端正正摆在面前。&ldquo...
《心声》结构分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已经打过放学铃了”到“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写李京京要求在公开课朗读课文被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理由拒绝。第二部分(从“回家的路上&...
《心声》人物形象分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程老师】1、“程老师总喜欢拖那么几分钟”,你对程老师拖堂怎么看?老师上课拖堂,虽说是一种认真负责的表现,但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这种做法耽误了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学生不一定能理解。最好能按时上下课。2、...
《心声》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理解心声的含义。【教学重难点】1、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2、学习作者心理、动作描写。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方法】授讲时不必划段落层次,从理解作者思路入手,先让学生默读全文,找...
《心声》主题思想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通过以上对“心声”含义的分析,作品的主题也可概括为:通过写李京京渴望表达亲情的心声,呼唤教育工作者尊重每个学生的真情,批评教育战线存在的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2、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3、学习通过表情、行动、心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教学重点】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的】1、人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2、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3、理解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提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设想】1、学生自己理出小说情节...
《心声》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本文,让学生了解别的孩子的家庭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2、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提高学生概括故事的能力。3、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小说的能力,提高文学修养。【教学重点...
解读小说主题的多维性,珍视学生独特阅读体验──谈《我的叔叔于勒》教学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时,我首先根据通常的说法把小说的主题概括为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间的金钱关系。课始,我通过“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的精巧构思,指导学生讨论了菲利普夫妇的...
《我的叔叔于勒》三次“对话式”教学案例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课堂实录】师:阅读了课文后,你认为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呢?生:贪婪、自私、势力的人。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师:你认为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生:于勒年轻时是一个浪荡子,被送到美洲,发了财,成了全家...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杂谈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如何实现“对话式”语文教学〗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发现一些学生在阅读课文后,误把于勒当做小说的主人公。我没有简单地教给学生结论,而是遵循以上特性精心设计了问题:从情的发展过程看,谁是主...
画了一枚铜钱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莫泊桑不愧为法国短篇小说之王。其精美之作,无不深刻、多彩。《我的叔叔于勒》即是一例。对于这篇洋洋洒洒数千言的小说,即便教师不教,学生也能读懂。于是我在板书上动了一点脑筋。如果把一篇课文比作一条龙的话...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莫泊桑是一位擅长揭发剖析人物内心的小说家。他不是在人物的外貌上下功夫,而是深入到内心去揭开丑恶的灵魂。心理的揭示,又不是靠直接的心理描写。从人物语言看,菲利普的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