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才能够造就。2、理解课文说理的方法──举事例、提观点、作阐述、得结论。3、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精彩片段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导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引用史实阐述道理,逐层推论,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人若要担当大任、国家若要永存必须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意识。我从人的成才问题入手切入论述部分的教学,与学...

《〈孟子〉两章》有关资料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作者简介】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

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针对春秋,战国时代连年战争、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思想包括如下内容:1、民本主义思想:孟子说...

《〈孟子〉两章》写作特色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hell...

《〈孟子〉两章》素质教育新学案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1、整体感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rdq...

《〈孟子〉两章》时代背景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大的变革。孟子处于各国新兴封建势力先后进行变法的战国中期。据《史记·孟轲荀列传》载:“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强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

《〈孟子〉两章》难句解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⑴ 单句里的判断句。“是”是判断词,不必说是指示代词。“是”跟“非”相对持,“非”作“不是&rdqu...

《〈孟子〉两章》通假字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亲戚湖畔之】“畔”通“叛”,背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指不...

《〈孟子〉两章》结构分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结构分析】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人和”是夺取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的条件的论点。第二部分(第2~3段)用战争中的典型例子具体论证论点,说明“人和”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4段)进一...

《〈孟子〉两章》多义词辨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之】亲戚畔之:代词,他三里之城:助词,的寡助之至:动词,到【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征于色:在生于忧患:由于,在【而】而后作:承接连词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拂士(同&ld...

《〈孟子〉两章》重点难点分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重点:了解文章的论点及论证的过程。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先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从攻守双方的三要素(天时、地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一、直接导入二、确立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背诵、理解词句,把握文意。2、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把握相关文体知识。3、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三、简介作者、作品1、学生交流积累。2、出示孟子《...

《〈孟子〉两章》课文评点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用顶真辞格突出“人和”的重要性。]三里之城[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小)的城。],七里之郭,环[环:围。]而攻之而不胜。[“三里”&ld...

《公输》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材简析】这篇课文记叙墨子在楚国即将大举进攻宋国之际,用巧妙、崐锋利的言辞使战争发动者理屈词穷,又凭借谋略使他们不敢轻举崐妄动,最终阻止了战争的发生。【教学重点】1、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2、生动鲜明...

《公输》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2、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及文章所寓含的道理。3、能背诵课文重点段落。【教学设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读贯穿全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先整体把握...

《公输》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材分析】《公输》选自《墨子·非攻》,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课文记述了墨子制止楚国攻宋的故事,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墨子不仅以“非攻”的主张说...

《公输》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3、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4、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积...

《公输》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重点、难点】1、重点:积累部分实词、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2、难点:⑴ 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⑵ 墨子的反侵略主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 了解墨子及《墨子》⑵ 了解部分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特殊文言...

《公输》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字词句的意思,疏通文意,让学生先整体把握课文。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3、抓住课文的主要环节,理清文章思路,形成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