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片断及反思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教学片断】师:是啊,不光是“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当作者已是人到中年,当她已是人在台湾,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人生感触。比如,当她再一次想起那挂在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当她再一次想起那...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实录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一、课前谈话看北京城的旧照片。二、出示课题,明确基调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北京旧景。北京以前称北平。在台湾有一位著名的女作家林海音女士,她的童年、少年、青年时光就是在我们刚才所看到的胡同、四合院里度过...

《古诗词三首》教学案例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童年的你们,正赶上了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甚至是新奇有趣的。可...

《清平乐·村居》教学札记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

《牧童》教学反思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本周进行了第二单元的语文教学,第一课便是《古诗三首》的教学。进入了五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已经不再感到陌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也不再感到生涩,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以复习古诗的学习方法,从而引导学...

《清平乐·村居》教学研究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指导思想】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究,与学生自发的探究有很大的区别。语文具有工具性,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语言,这...

小记《古诗词三首》习作练笔──习作中的改写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把古诗改写成散文,能增强学生对古诗的感受能力,深化对古诗的理解。把古诗改写成一篇散文,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所以更是能培养学生的习作技能。本课的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师:中国的古代文学是博大精深的,尤其是古诗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朝的辛弃疾的词。生:读课题。师:有谁知道辛弃疾吗?生:辛弃疾是爱国诗人。生:他发动过群众,抗击过金国。师:介绍辛弃疾。生:读课题。师:你发现了什么?生:分...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师:看一幅图,起个名字。生:村居。生:安乐村。生:幽雅之居。师:不用“村”、“居”。生:平安乡。生:幽闲乡。生:农家乐。师:看的这幅画,就是根据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清平乐...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辛弃疾现存词有六百多首,是唐宋词作家中存词最多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风格也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这首小词,便全然不同于他那些激昂慷慨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杂谈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让学生写起来·仿写,实现迁移〗课文中有许多新句式值得学生学习,也有许多描写方法、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值得学生借鉴,教师要舍得停下来,让课堂静下来,让学生写起来,学习如何表达。如教学《冬阳·童年...

《冬阳·童年·骆驼队》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一、课前交流课前准备情况师:同学们,课前你做好了哪些方面的准备?生:查看了林海音的有关资料。……生:查看了老北京的有关资料。老北京和现在的北京不一样……生:读熟了课文。师:读得正确...

《祖父的园子》相关链接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在萧红不到1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广泛...

《祖父的园子》课文理解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祖父的园子》课文理解1、文章开头的描写:“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提示:祖父的园...

《清平乐·村居》教学片段与反思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教学片段】师:下阕写出了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在豆地里除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正在趴着剥莲蓬。三个儿子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四人一小组各抒己见,还有的同学拿着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