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何许人也?──《草船借箭》教学谈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草船借箭》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其中有四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即: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在教学时,我以人物为主线,先让学生弄清&ldquo...

《草船借箭》教后反思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先引出“神机妙算”,解词后,抓住“诸葛亮预测到了什么,有哪些巧妙的谋划和安排”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然后是小组...

一次精彩的侧耳倾听──《草船借箭》教学有感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在上周的语文阅读课上,我和学生正在阅读课外读物《草船借箭》。忽然,有学生质疑:“诸葛亮神机妙算,他明明知道周瑜让他三天造十万支箭是有心陷害,为什么还不揭穿呢?”这真是一个好问题!我先引导学生专心研...

放飞学生的天性──我教《草船借箭》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一、突如其来的提问以前,我以为只要上课多提些问题让学生回答,造成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于是问题不分大小难易,统统搬上课堂,师生之间一问一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的思...

《草船借箭》课后发思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草船借箭》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诸葛亮,是文中着力赞美的人物,周瑜称其“神机妙算”。引导学...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草船借箭》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故事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课文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

《草船借箭》教学杂谈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的策略研究·探究:语文教学新亮点·摸索探究教学的新策略〗翻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们搜索到与“探究”有关的词条有10个之众,而与之相关的论述则更多。这是对语...

读《草船借箭》有感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你嫉妒过别人吗?你有过不择手段想让别人比你差的经历吗?我总是以为自己是完美的,但我看了一个小故事后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东吴的周瑜心胸狭窄,十分嫉妒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一个恶念便由然而...

读《草船借箭》有感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自古以来,总有那些人,看到别人有才干比自己强,不是发奋努力赶超人家,而是怀着嫉妒心,不择手段地去陷害人家,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是这样的人。《草船借箭》讲了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高自己一招,便心怀...

《草船借箭》教学案例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教学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的重要凭借之一,同时又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和创新智能。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

一箭三雕──《草船借箭》片断赏析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教例】师:初读了课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第二小节是一段精彩的对白。我读提示语,一、二组读周瑜的话,三、四组读诸葛亮的话。想一想: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中的计算──《草船借箭》片断赏析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案例】导读《草船借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演算”,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周瑜心胸狭窄,逼人之“急”,和诸葛亮神机妙算,处事之巧。师:周瑜妒忌诸葛亮,给诸葛亮出了一个什么难题?生:要诸葛亮10天...

大巧若拙因材施教──《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一、《草船借箭》的破题开篇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大家一起说,学哪一课?生:《草船借箭》(教师板书课题)。师:谁知道这个“箭”是什么样子?生:前边是一个三角形的铁头,中间是一根竹竿,后面有翎毛。师...

神机妙算,以智取胜──《草船借箭》导读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草船借箭》讲的是周瑜设计,妄想谋害诸葛亮,诸葛亮巧施妙计,草船借箭,周瑜自叹不如的故事。读了全文,大家都佩服诸葛亮才智过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文章是怎样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一、将计就计周瑜妒忌诸葛亮的...

《草船借箭》续写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周瑜虽然在江边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但事后还是对诸葛亮怀恨在心……一天,周瑜对诸葛亮说:“军师,最近几日对岸赤壁的曹兵老来骚扰我们,使我们...

还学生的自主感悟过程──《将相和》教学随笔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虽已下课,可孩子们仍三一群、两一伙情趣盎然地表演着、讨论着。这是教学传统课文《将相和》后,教室里出现令人欣喜的一幕。如此情景的出现,是因为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整体把握了课文后,老师让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