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中心思想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一、《谈读书》《谈读书》就读书的问题发表了种种看法,正面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具体的读书方法,同时归纳推断读书的重要作用,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以此鼓舞人们多读书。本文观点丰富,见解...

《短文两篇》学法引导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短文两篇》学法引导1、《谈读书》文中有不少文言词句,借助诵读,扫除文字障碍,并摘录文中的名言警句,学会运用。2、《不求甚解》是一篇采用驳论手法的杂文,可以通过编列课文结构提纲的方法,体会作者在批驳中阐明自己...

《不求甚解》结构层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作者在第一段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在第二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l...

《短文两篇》学习要点及方法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知识改变命运,阅读塑造性格。本课的两篇文章都是谈论读书和求知的。《谈读书》的作者培根,这位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以他“丰富的阅历、高度的想像、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在人类思想史上...

《短文两篇》词语解释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怡情】使心情愉快。【傅彩】(给言辞)增添光彩。【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矫】做作,不真实。【学究】迂腐的读书人。【范】这里是衡量、检验的意思。【鄙】看不起。【诘难】诘问,为难。【寻章摘句...

《短文两篇》整体感知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谈读书》这篇随笔,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既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又阐述了读书的方法,还告诉大家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的道理。本文写法也不同一般,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对世人进行...

《短文两篇》词句综合运用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四字短语】高谈阔论练达之士大而无当全神贯注孜孜不倦天资聪颖欺世有术诸如此类不求甚解狂妄自大咬文嚼字观其大略因小失大豁然贯通开卷有益【比喻句】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

论幸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不容否认,一些偶然性常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命运──例如长相漂亮、机缘凑巧、某人的死亡,以及施展才能的机会等等;但另一方面,人之命运也往往是由人自己造成的。正如古代诗人所说:“每个人都是自身的设计师。&...

论婚姻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成了家的人,可以说对于命运之神付出了抵押品。因为家庭难免拖累于事业,使人的许多抱负难以实现。所以最能为公从献身的人,往往是那种不被家室所累的人。因为只有这种人,才能够把他的全部爱情与财产,都奉献给唯一的...

书生之外的邓拓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966年4月,邓拓、吴晗、廖沫沙因合撰杂文集《三家村札记》而被定为“三家村反党集团”,一时间,全国上下愤怒声讨“黑帮”的报道不绝于耳。1966年5月18日凌晨,邓拓写完了给北京市委和妻子的两份遗书,小心地...

论青年与老年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一个年岁不大的人也可以是富于经验的,假如他不曾虚度生活的话;然而这毕竟是罕有的事。一般说来,青年人富于“直觉”,而老年人则长于“深思”。这两者在深刻和正确性上是有着显著差别的。青年...

杂文四则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自读提示】读《燕山夜话》中的杂文,要注意它与鲁迅杂文的区别。鲁迅战斗在30年代的黑暗岁月,他的杂文主要是用来对付敌人的。《燕山夜话》中的杂文发表于60年代初,是用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问题...

背筐拣粪法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凡是读过名著《燕山夜话》的人,无不惊叹作者学识渊博,同时也产生一个谜:作者是凭什么绝招儿收集到那么多资料的呢?解铃还得系铃人。这个问题还是请《燕山夜话》的作者、杰出的理论家和宣传家邓拓来回答吧!邓拓说:&l...

读书之乐须尽欢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此处的“读书”自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念书”,后者是上学的意思。屈指算算,与我同龄同历之人大多将短短不足30年生命的大半奉献给了所谓的念书上学──愚顽如我就在学校厮磨掉了20余年光景。...

培根《论学问》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水天同译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在娱乐上学问的主要的用处是幽居养静;在装饰上学问的用处是辞令;在长才上学问的用处是对于事务的判断和处理。因为富于经验的人善于实行,也许能够对个别的事情一...

论友谊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亚里士多德曾说,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①。没有比这句话更把真理与谬误混为一谈了。如果一个人脱离社会,甘愿循入山林与野兽为侣,这也许表明他的确有几分兽行。那么在他身上恐怕是并不能找到什么神性的。...

爱因斯坦读书法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出的“一总、二分、三合”读书法,可资借鉴。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

《短文两篇》写作特色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谈读书》是一篇随笔。培根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随笔对英国以至世界的影响都很大。他的随笔,风格流畅,笔法灵活,语言警辟。本文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全文好似一篇谈话,富于针对性,是一位洞察世事人情的饱学之士,对...

先读序文和凡例──王力读书法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一本散溢着油墨清香的新书,一般读者拿到手,往往迫不及待地跳过目录,直接读起正文来。可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王力却不是这样,他拿到一本书后总是一丝不苟地先读序言和凡例。有些书的序言装在书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