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论鲁迅:我与他的心相通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余广人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终生不曾见到过鲁迅,鲁迅也终生不曾见到过毛泽东。在这种互未谋面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心心相通,主要是在共同的事业和共同的理想的基础上所形成...
郑振铎论鲁迅:不朽的鲁迅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他对朋友──只要他是朋友──的鼓励与帮助,是我们所最不能忘记掉的。他为秋白刊行了他的海上述林,在临死的时候...
鲁迅生平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881年农历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1886年入私塾,从叔祖玉田先生初诵《鉴略》。1888年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夭,当其病笃时,先生在屋隅暗泣,母太夫人询其何故,答...
中国人难道已默认自己是一个弱者?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中华民族在唐朝以前还有一些强者的心态,但到了近代,中国人已经在心中默认自己是一个弱者,再也没有了强者的竞争挑战心态。中国人的弱者心态,较为明显地表现在四个方面。我们这个世界可以分为无生命的自然界和有生...
信任陌生人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我们可以轻松而温馨地品味母亲冲调的一杯热茶,而往往谢绝列车上坐在身边的路友的一焙香茗;我们可以轻易地相信朋友不经意间的一句调侃,却对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的忠告感到满腹狐疑。这真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屡...
文学知识:议论文的开头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写作指要:应试写作,也是时间的竞赛。据在人大附中对某些考生的调查,考生用于作文的平均时间仅仅40分钟左右。在此时间内要完成一大一小近千字的作文,实非易事!对某些考生来说,如果按平时作文那样迟迟不动笔,那么时间上...
我们的自信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评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这是一篇时文。鲁迅先生针对当时国内普遍存在的抗日悲观论调进行了有力的反驳,给那些消极无为者以最有力的反击。作者先从当时国内的有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现象入手,依据此谬论顺势而下,肯定了...
文体知识:杂文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杂文的特征:杂文有什么特征呢?从广义杂文来说,公认的有三条:一曰“杂”,二曰“文”,三曰“理”。“杂”主要是指它的知识性,“文”是指它的文学性,“理&rd...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 积累字词,学会运用。⑵ 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把握其内容。⑶ 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⑷ 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 习惯。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精神。2...
鲁迅与佛教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一代文豪鲁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文化的滋养,他的人格力量与创作成就跟佛教有着重要的关系。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时已37岁,在此之前,主要是为日后的创作打坚实的基础,其中佛教思想和佛...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文题解通】一、导读关于读书问题,古今中外有很多人议论过,但常谈常新。《短文两篇》都是谈读书,但见解独到。读《谈读书》如同沐浴在智慧的阳光下,读《不求甚解》如同聆听长者的谆谆教诲。二、作者1、弗兰西...
《短文两篇》教学杂谈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大多数教师都很重视新课的导入,好的导入往往起到画龙点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法不同,导入新课的方法也不同。谈话讨论法:教师引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话题,然后激活学...
《谈读书》教学反思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我本人很喜欢《谈读书》一文,因此和学生一起学习本课时,我觉得特别轻松愉快,在引导学生通读、熟悉文本的基础上,我选择了欣赏读书名言这一角度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使学生不仅探寻了语言的美点,而且从中感受到了求知的...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读《中国人的智慧丛书》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写下这个题目,心中立刻便有了一种不痛快。谈中国人的智慧,常常使我激昂,不能平静。大概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一种古老的文明赓续至今,葆有它的活力和生机,这已是绝无仅有。就...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关资料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备课札记(陈根生)】一鲁迅杂文的一大特色是小中见大,“格局虽小”,内里却“有着时代的眉目”。这是由他的革命的创作思想所决定的。他在谈到自己写杂文的目的时...
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初见鲁迅先生的人,人人觉得他端庄严肃,似乎不易亲近。1927年10月,鲁迅从广州来上海定居,刚刚安顿好住处,即去北四川路底经营日文书籍的内山书店买书。店主内山完造这样描写他最初的印象:“一个……穿蓝...
二十至四十年代对鲁迅的批驳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20年代对鲁迅的批驳】1919年:陈铁生:“鲁迅君何许人……脑海里似乎有点不清楚,竟然把拳匪同技击术混在一起。(《驳随感录第三十七条》,原载1919年2月15日《新青年》6卷2号)1924年:成仿吾:&ldquo...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指导思想】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3、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常识;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设...
《谈读书》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材分析】《谈读书》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短文两篇》第一篇,该单元的大多数课文是阐述求知问题的。学习本文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