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⑵ 了解《战国策》。2、能力目标⑴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⑵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设计简说】《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它生动地记叙了邹忌婉辞劝说齐王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修明政治的故事。文章叙事完整,曲折动人,说理充分而富有鼓动性。这是九年级学生继上学期学了《唐雎不辱使命...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难点讲解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别致精巧的层次结构: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很别致,从头到尾一直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妻、妾、客是三层:“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层:“宫妇左右”“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4、提高借助语境...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知识教育目标:⑴ 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⑵ 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⑶ 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2、能力训练目标:⑴ 培养学生快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设计简说】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而“活动式教学”的基本理念正是在于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的文言句式。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3、掌握劝谏的技巧。【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文中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
《愚公移山》有关资料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
《邹忌讽齐王纳谏》写作特色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情节完整,人物生动。全文只有300多字,情节却相当完整,对人物刻画讲究,如齐王在文中只两个动作,贤君形象却跃然纸上。2、巧设比喻,以小喻大。以生活小事来说明纳谏的重要,娓娓道来,人情人理。3、叙事简洁,剪裁巧妙。如邹忌...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法指导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本文语言不算艰深,篇幅也不长,要反复朗读,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第一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并突出“私我”“畏我”“有求于我”三句话。第二段是邹忌讽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说理艺术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在封建社会,一个臣子想要劝谏至高无上的“圣明国君”革除弊政,除害兴利,谈何容易,有时甚至惹祸上身。韩愈这位文学泰斗、一代名相,就是因为在谏迎“佛骨舍利”事情上的“一封朝奏”...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一、实词过关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修: 。 昳丽: 。2、朝服衣冠,窥镜服: 。 窥: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 。4、朝于齐朝: 。5、王之蔽甚矣蔽: 。6、面刺寡人之过者刺: 。7、谤讥于市朝谤: 。 讥: 。谤讥: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分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邹忌是齐国有辩才的策士,善鼓琴。齐威王二十一年(前338),忌以琴见威王,三日后拜为相。当时齐国有名的辩士淳于髡和门徒七十二人都瞧不起他,故意以很多含义隐微的难题难他,邹忌都应答如流,使众人倾心折服。一年后,又封...
《邹忌讽齐王纳谏》固定句式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它表示的是“……与(和)……比,哪一个……”【吾与城北徐公孰美?】孰……这两句都是比较相关两项得失高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背景知识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
《邹忌讽齐王纳谏》难句解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今齐地方千里。直译为: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解释为:“地方”是两个单音词。地:土地,领土;方:方圆。今常指“某一区域”。翻译时要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此句言齐国土地辽阔。2、群臣吏民能...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2、引导学生辨析文中出现的常用词语。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及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⑵ 了解《战国策》。⑶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⑷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的】1、继续学习文言中一些实词、虚词的用法。2、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道理和表明见解的方法。【教学重点】文中出现的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教学难点】本文第二段邹忌以自己的事情设喻,劝说齐王纳谏是...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及分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 雷 俐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该怎样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的关系呢?我们批判了以往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