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词类活用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面山而居】一般“面”是名词,在此用作动词。意为:面向着。【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般“箕畚”是名词,在此作状语。意为:用箕畚。【吾与汝毕力平险】一般“险”是形容词,在此用作名...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积累文言字词。⑵通过愚公的言行来把握其性特征。2、过程与方法:⑴讨论探究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⑵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认识这篇寓言故事的思想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愚公身上...
《愚公移山》问题探究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读了此文后,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2、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包含着什么深刻的道理?《愚公移山》是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立志移山,终于搬...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 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⑵ 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⑶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⑷ 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
《愚公移山》字词解释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叟】老头。【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这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句,先说“甚矣”,有强调的意味。甚矣,太过分了。惠,通“慧”,聪明。【其】加在“如……...
《愚公移山》阅读提示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有神话色彩。学习时,要着重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注意愚公、智叟二人命名的深长意味和对话的不同观点。...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的】1、重点学习下列文言词句:实词──方、仞、阴、阳、惩、君、汝、孀、龀、长息、穷匮、加(增)、何苦、亡(以应)。虚词──且、焉、诸、以。句式──省主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倒装句(甚矣,汝之不...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的】1、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2、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3、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教学设想】从第五册开始,文言文集中编排单元。这给学习文言文带来...
《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很高兴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一篇课文,《愚公移山》,请大家看这个题目,其实就其中的“大”和“小”而言,这样四个字的排列似乎不是很合理,合理的应该是这样一种排列。...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2、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3、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曾有一位哲人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要向学生“灌水”,而是要“点火”,只有这样教育才有意义。《愚公移山》一文我...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的】1、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2、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3、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读准下列...
《愚公移山》词语古今异义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河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汉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乃,并今义:曾经【投诸渤海之尾】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虽我之死】古义:...
手法多样,形象鲜明──谈《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形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而寓言中最让人难忘的恐怕还是文中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一、由表及里,突出愚公的人老志坚。如果说开头写二山既高又...
《蒹葭》的朦胧之诗美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
对命运宣战──《愚公移山》读后感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铭刻在世世代代的信仰之中,被华夏儿女乐此不疲地传诵,筑起了无数人孩提时对神幻的向往,融入了岁月沧桑之后的深思熟虑。“愚公移山”,大智若愚;河曲智叟,大愚若智。在太行王屋面前,嗤笑讥...
《愚公移山》课时训练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愚公移山》选自《 》,体裁是 ,本成语故事说明 了 的道理。作者 ,名 ,郑国人,战国前期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2、给加粗的字注音:始龀( ) 穷匮( ) 厝( )万仞( ) 魁父( ) 亡以应( )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语:⑴ 始一反...
《愚公移山》素质教育新学案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1、整体感知:《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故事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体...
《愚公移山》时代背景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本文选自《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