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案:人生的境界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能否质疑思辨,关键看你的阅读目的是低还是高。不求甚解,那就什么疑问也没有,有也含糊过去了。旨在透彻理解,疑问就出来了,会发现这里有疑问,那里也有疑问。...

人生的境界4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魏书生上《人生的境界》说明:《人生的境界》是高中语文第五册的课文,魏书生老师上课的对象是初二学生,课前学生根本不知要上哪篇课文,谈不上预习。师:紧张吗?生:紧张。师:语文课前都做些什么?唱歌吗?生:不唱歌。师:愿意唱...

《囚绿记》教案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囚绿记教学目的: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2、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3、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

高二语文故乡教案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赏析指导以我的口吻,展开内心的独白,在抒情诗中是最常见的方式。《故乡》以第一人称我为中心,倾诉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对故乡的向往。在某种意义上,这虽然是一首情诗,诉说着诗人的失恋之苦,但与一般感伤、浮泛的情诗...

邹忌讽齐王纳谏2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自读查疑1.运用工具书,默读课文,疏通文意;2.齐读课文,然后复述大意,概括文章思想;3.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讨论释疑:1.齐读段一:比美离题否?有何作用?《古文观止》有评语: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勘察,正欲于此参出微理...

10那树教案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力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

高一语文下学期教案:邹忌讽齐王纳谏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

12人生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 1.培养概括提炼能力,找出文中对人生所设的四个比喻。 2.分析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作者表达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3.品味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观。 4.练习写作,写出自己对人生的...

10那树教案(1)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设想:】人教版九年级(下)课文《那树》,是台湾作家王鼎钧先生带来的。我们知道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表示人类文明的到来;可当人类砍下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类将走向灭亡...

人生价值的悲剧式拷问──李商隐《锦瑟》赏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终一是,有怀人、咏物、悼亡、自伤身世、...

《琵琶行》课堂实录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师:上课!生同: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的河流,走过了3000年的曲折岁月。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才子佳人,在唐朝就有这样一位皇帝,也许他...

《琵琶行》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白居易,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2、背诵全诗,体会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

《柳永词两首》有关资料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关于柳永】柳永是北宋真宗、仁宗时(11世纪上半期)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继承并发展了民间的和文人的词的优良传统,超过了他以前和同时的词人所已经达到的成就,为宋词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并给后代的词以相当大的影响...

《柳永词两首》要点解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望海潮》是描写北宋时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词。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词作以铺叙见长。首先,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领...

《柳永词两首》译文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望海潮》: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

《苏轼词两首》教学杂谈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巧用电教媒体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二、巧用电教媒体技术,挖掘学生阅读潜能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人的感官接收运用越多,对知识则越容易理解。电教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改善了人脑获取知识...

《柳永词两首》中心意思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望海潮》这首词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2、《雨霖铃》这是一首写离情的词作。通过秋天傍晚的江上景色的描绘,缠绵悱恻地表达了惜别的心情。上阕写送别的情况...

《琵琶行》古今异义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第二年【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是副词和动词构成的两个词,这里是“因此作”的意思今义:表原因的连词【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龄大今义:兄弟排序第一【梦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