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知识归纳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叙事诗:叙事诗是通过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进行抒情的诗歌。它融虚实与抒情为一体,诗人的思想感情不是直接抒发,而是通过具体事件、任务、环境的描述,融化在其中得以抒发的。叙事诗的诗人应具有对...
说《琵琶行》 2020-11-17 2 九年级语文 《琵琶行》,白居易“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与元九书》)”的感伤诗。老师一袭素妆旗袍,“闪亮”登场,其意似乎在提示: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宜以庄重典雅的装束,拉近老师、学生...
浅谈柳永的词与人生道路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柳永字耆卿,生卒年代至今仍不可考,仅知约为:987?~1053?一位名词人为什么生卒年代不可考呢?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在历史上他不为统治阶级和正统文人所喜爱,所以他的事只在一些地方志、野史及笔记小说中有零星记载。如今,在柳永的...
《柳永词两首》学法指导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知人论世: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想谒见此时正好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介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他就写下了《望海潮》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
透过《过秦论》解析贾谊人生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二十二岁前的贾谊,生活在一番风平浪静中。西汉初年,一切从刚刚结束的战争废墟中重建,方兴未艾的封建经济复苏,给了贾谊安定的生活学习环境。腹有诗书气自华,倘若再能得遇贵人扶持,自然是平步青云,在这一点上贾谊是幸...
《琵琶行》辑评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岂以殿中论事,抗直于怒时,虽暂解于裴度一言,而(唐)宪宗厌薄之心,究不能释,因而借以出之耶?呜呼,此青衫之泪所难抑制者也。──[清]蒋士铨《四弦秋·序言》《琵琶行》,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
《长恨歌》与《琵琶行》的比较阅读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这两首诗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是主题都具有双重性。《长恨歌》既对唐明皇的荒淫误国,杨贵妃以色邀宠有所批判,特别是在诗歌的开头;又对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感情有所同情,甚至歌颂,特别是在他们的爱情发展成悲剧之后...
我读《琵琶行》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写儿女情感之事最为精彩,意境真切而凄美,读后不为所动,一定是冷酷之人。如诗中所述不是虚构,我为白居易叫好,你发配江川,失魂落魄,但你识得琵琶女,一个精于音律,重情重义的人儿,你在他乡逢知已,情...
《琵琶行》词语解释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予】我。【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九江郡】隋置,唐代叫江州或浔阳郡,治所在现在江西九江。【司马】州...
《琵琶行》主题思想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这首诗是一首叙事诗,主要记叙白居易贬谪江州时,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一事。诗中主要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前者为主,后者为宾。既表达了对琵琶女晚年沉沦遭遇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的凄凉心境。...
《琵琶行》特殊句式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互文】主人下马客在船: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主人下马”和“客在船”在文义上互文见义,相互应和、补充。并非只有主人下马,也不是只有客人在船上,而是主人和客人都下马...
《琵琶行》典型例题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例一: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话中,对自己的过去是如何评价的?错解诊析:诗中从“自言本是京城女”到“梦啼妆泪红阑干”都是琵琶女的自述身世内容。其中“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难句解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直译为: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解释为: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元和,唐宪宗年号。予:我。左迁:贬官、降职。古代尊崇右,以右为比较尊贵的地位,而将贬官、降职多称为“左迁”。...
《琵琶行》课文赏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这是一首抒情性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全诗结构上可分为五部分,分别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为下列五幅图画:第一幅:江头夜送客图。“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物,渲染了一种...
《琵琶行》结构分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结构分析】这首诗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犹抱琵琶半遮面”)写遇到琵琶女的经过:江边送客,正苦于没有音乐的时候,偶然遇到了她。第二部分(“转轴拨弦三两声”至“唯见江心秋月白”)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况,详...
《琵琶行》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白居易及行这种文学体裁;2、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3、体会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4、背诵全诗。【教学重点】1、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中的出色...
《琵琶行》诵读提示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琵琶行》在用韵上很有讲究:1、诗的开头共有四联,第一联和最后两联用的是入声韵,只有第二联用了平声韵;结尾三联全用入声韵。这就显示了全诗的基调:凄凉、压抑。2、诗中换韵频繁(共18次),除琵琶女自叙身世和诗人倾诉内心...
《琵琶行》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总体思路】本设计是问题式,由三个问题组成。即:1、谁解琵琶声;2、谁解青衫泪;3、谁解风物意。【实施步骤】1、谁解琵琶声:提问: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确实,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
《琵琶行》知己意识深层内涵简论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琵琶行》作为千古名篇,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感叹与探究,本文将从知己意识的角度讨论其所包含的深邃意蕴。一白居易在谪居浔阳城的孤独中,深深地体味了其人生经历,并不断进行着反思。孤独本身即是一处丰润的精神...
《琵琶行》中的“思”字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人教版高中教材第三册《琵琶行》第二段第五句为:“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课文注释:“思,悲,伤。”乍看似乎合理,但查阅有关资料,却从未发现“思”有“悲,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