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把握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初步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内涵,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体会赋比...
《蒹葭》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2、学习《蒹葭》,边想象边体会句意。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4、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教学重难点...
《〈诗经〉两首》教学实录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依据】《关雎》是“周南”的第一首诗,《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抒情意味、意境呈现和比兴叠韵,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关雎》描...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识记古代文言实词,积累常用词意义。2、用自己语言赏析诗歌,体会细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发挥想象力描绘浪漫的爱情场景。【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查字典,熟读课文。2、老师...
从《蒹葭》课例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它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极大程度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古诗文教学由于作品精美、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在整个语文阅读教学中比例最大。《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教学要...
《关雎》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材分析】本诗是《诗经》的首篇,运用“比兴”和反复咏叹的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本诗还注重音韵和谐,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教学目标】1、用自己的感情去体会诗歌。2、感受诗中...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 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⑵ 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⑶ 反复朗读,直至成诵。2、能力目标:⑴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
《关雎》琐议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引言】自有《诗经》,两千多年来,多少诗人、墨客、专门和不专门的学者留下无数有关《关雎》的著作和论述,若想在《关雎》这里再有所挖掘,已是不易。然而,向诗中一些局部打量一下,也还可以有几句话说,虽然不成系统,似...
《〈诗经〉两首》素质教育新学案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1、整体感知:《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可以说是一首爱情诗。着重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蒹葭》是《诗经》“秦风...
含蓄幽远而意蕴丰富的《蒹葭》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我们很难想象,在秦国这个粗犷尚武之邦,竟有这等玲珑剔透、缠绵悱恻之作。清代王运在《湘漪楼说诗》中甚至说它是“千古伤心之作”,它是如...
王者之风,后妃之德──《关雎》的另一种解读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关雎》是《诗经·国风·周南》的第一首民歌,篇名来源于它的首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周南》是十五国风之一,指周代南国的民歌。南国,泛指洛阳以南到江汉一带的区域。《关雎》是一首...
《〈诗经〉两首》重难点讲解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关雎》:⑴分析第1章(1~4句)的内容和写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水鸟雌雄和鸣,相呼相应,在那水中的沙丘之上,象是恋人同唱着欢悦的情歌一样。“关关”,形容水鸟和鸣,叠字象声;同时声中见意,示雌雄相...
《〈诗经〉两首》名句欣赏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诗写的是一个青年男子见到河洲上双双对对和鸣的雎鸠,很自然地联想到那美丽的姑娘该是自己的佳偶。这种感情可谓热烈,这种追求可谓大胆。诗句以眼前雎鸠和鸣之景,引...
《〈诗经〉两首》多音字注音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好:hǎo(好逑)hǎo(好恶)参:cēn(参差)乐:lè(钟鼓乐之)cān(参加)yuè(音乐)shēn(人参)yào(仁者乐山)...
《〈诗经〉两首》词语解释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关关雎鸠】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关关,拟声词。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洲】水中的陆地。【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逑】配偶。【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流,捞取。【寤...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赋、比、兴的手法。2、想象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在加工,培养一定的能力。3、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对祖国文学的感情。【重点】想象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在加工,培养一定的能力。【难点】了解赋、比、...
《〈诗经〉两首》结构分析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结构分析】1、《关雎》:全诗可分为三章。第一章(前四句)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这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因为...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 初步了解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⑵ 初步了解赋、比、兴的手法。⑶ 了解朗读《诗经》四言诗的节奏,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2、能力目标: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一定的想...
《囚绿记》有关资料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作者简介】(陈雷)陆蠡(1908~1942),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1919年进浙江基督教蕙兰中学,1921年转入浙江之江大学附中,开始阅读文学作品并尝试写作。1926年考入之江大学,1928年转学到上海劳动大学机械系。1930年任教于杭州中学。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