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博”中国文物多是掠来品 失窃展厅仍开放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本月1日,大英博物馆传出消息,价值超过10万美元的中国文物在东方展厅失窃,昨天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相关专家。同时,记者从大英博物馆获悉,东方展厅目前仍对外开放。失窃展厅仍对外开放昨天下午,记者反复拨打大英博物馆的电...

哭泣的圆明园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蹫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

希腊巴特农神殿简介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巴特农神殿位于雅典老城区卫城中心,建于公元前447~438年,由名建筑师与雕刻师菲迪亚斯承担神庙设计。巴特农神庙是多立克式建筑艺术的登峰造极之作,有“希腊国宝”之称。神庙外部呈长方形,长228英尺,宽101英尺,有46根多立...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感悟文章意蕴。3、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像能力。【教学重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蜡烛的特殊意义。【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文背景知识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1、作家作品:雨果,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剧本《克伦威尔》,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2、背景知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1850~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5月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材分析】《蜡烛》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作品。作品刻画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文中只有关于她的动作描写,没有语言描写。透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可以感受人物的心灵,感受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的至情至爱。作...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的】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用心理活动刻...

《蜡烛》个性化阅读教学案例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1、在阅读中筛选信息,把握故事的要素,理出时间线索。2、阅读之后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把握文章主旨。3、想像老妇人的内心活动,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4、品味文中内涵丰富的语句。5、积累词语。【教学课时】一堂...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材分析】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可以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学习这篇课文,要...

《蜡烛》导语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设计一】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惟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位苏联青年...

《蜡烛》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的】探究文中南斯拉夫母亲的心理活动,感受她的内心世界,学习课文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南斯拉夫母亲。【教学重点】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用具】图片。【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拂晓(f&...

拿破仑皇帝简介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指拿破仑三世(1808~1873),即路易·波拿巴。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1852~1870)。拿破仑一世之侄。第一帝国崩溃后长期流亡国外。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后回国,12月当选共和国总统。1851年12月发动军事政变,实行独裁。次年12月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有关资料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作者简介】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生于军官家庭。早期诗作《短歌集》将中世纪理想化,歌颂波旁王朝复辟。后受进步思想启发,逐步摆脱保皇党观点。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

维多利亚女王简介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1819~1901),英国女王(1837~1901),印度女皇(1876~1901)。在位期间,英国工商业快速发展,扩大对殖民地的掠夺(这一时期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几乎享有对世界贸易和工业的垄断地位;被西方史学家称为英国历史上的...

火烧圆明园简介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

雨果怒斥火烧圆明园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雨果(1802~1885)是法国著名文豪。在英法侵略者纵火焚毁我国圆明园以后,1861年11月,他曾复信给一个名叫巴特勒的上尉,怒斥这桩丑行。下面是他复信的摘要。先生,您问我对这次远征中国的看法,您觉得这次远征值得称誉,干得漂亮,而且您很客...

圆明园诗词──正大光明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园南出入贤良门内为正衙,不雕不绘,得松轩茅殿意。屋后峭石壁立,玉笋嶙峋。前庭虚敞,四望墙外,林木阴湛,花时霏红叠紫,层映无际。胜地同灵囿,遗规继畅春。当年成不日,奕代永居辰。义府庭萝壁,恩波水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