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写作特色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作为法国人,雨果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头脑清醒,立场公正,字里行间充满感情。一是以作比较的手法体现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如作者将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当作幻想与理想的代表加以比较,使读...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3、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4、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设想】本单元课文皆为记叙文,如散文.小说重点皆在于“情”,而本文相对而言在“情感”之外还蕴涵着较为丰富的信息量,篇幅适中,较为适宜当堂进行快速阅读训练,然后再通过对圆明园的感性...
第二次鸦片战争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19世纪50年代,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不满足于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从中国掠夺到的权益,要求在《南京条约》的基础上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等国曾两次向清政府提出包括中国全境开放、鸦片贸易...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清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挑起这场战争。次年英法组成联军,12月攻陷广州。1858年5月英法舰队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达纲练习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1、给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① 惊骇( ) 应该( ) 咳( )嗽 ② 琉( )璃 梳( )子 疏( )松 ③ 绸 duàn( ) duàn( )炼 duàn( )落④ 制 c&...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词语解释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晨曦】晨光。【富丽堂皇】宏伟美丽,气势宏大。【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也说丰功伟业。【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
解放日报:国宝,除了回购还能做什么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泱泱中华,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先民的智慧,创造了无数瑰丽多姿的文物珍宝。然而,在以往的岁月沧桑演变中,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大量的文物流失海外或辗转异国。用高额巨资购回一些流失海外的国宝,是社会进步、国力上升...
拿什么拯救文物流失之痛?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英国大英博物馆新闻发言人汉娜·波顿日前证实:10月29日,馆内东方展厅里的15件中国文物被盗,这些文物制作于唐朝、宋朝和元朝(公元700年~公元1400年间)。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主任张永年得知此事后,连说震惊,&ldquo...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自读理解卷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自读目标】1、了解圆明园艺术成就和侵略者的罪恶。2、了解对比结构和反语修辞手法对表现中心的作用。【试卷内容】一、整体感知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板书。答: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主题探究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当我们深入研讨这封信时,我们会被圆明园的富丽堂皇,被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所折服,同时也被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所激怒。试探讨文章的主题。参考: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之举,立场非常明确,态度...
圆明园含经堂遗址考古发掘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对前后施工时间达150年之久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整体保护和园中文物发掘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昨天,在含经堂考古发掘现场,市文物研究所靳枫毅研究员向记者介绍,含经堂建筑群由涵光室、渊映斋、淳化轩、三友轩、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重难点讲解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圆明园的本来面目很多人不曾目睹,但要把它的美丽描绘出来,可以借助对比与想像。信中正文部分第三段就采用了这些手法将圆明园的美丽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下面就是对课文中这一段的鉴赏。作者先作总评,称圆明园...
《蜡烛》教学设计──一切景语皆情语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的的感人之处。2、品味文章中细腻的描写,领会物象与其内在情感的联系。3、认识战争的残酷性,感悟内在的人性美。【教学过程】一、物象导入要求学生用“蜡烛&r...
一代名园惨遭焚毁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1860年,英法舰船200只,侵略军16000余人闯至天津大沽口外。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委曲乞和,无心抵抗,致使侵略军长驱直入,进逼京城。咸丰皇帝仓皇逃奔承德,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10月6日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以“八品首...
给学生以自信──西蒙诺夫《蜡烛》阅读教学片段分析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背景】能不能把阅读学习中问题的发现权交给学生,这是我在教学中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这节课我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全组先合作研究讨论,然后到全班交流。【片段过程】我把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并命名为甲组、乙组。上...
圆明园全面恢复山形水系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由于历史原因,园内西半部的地形、地貌和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此次恢复山形水系主要在西部景区进行,占地131公顷。从圆明园管理处获悉,该园将于明年全面恢复山形水系,重现皇家园林风范。目前,规划方案基本敲定,正由国家文...
罗马大角斗场简介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亦称“科洛西姆”。古罗马最大的角斗场。著名的罗马建筑文化古迹。建于公元70~82年。在意大利罗马。古罗马帝国统治者在此以驱使奴隶相互搏斗或同猛兽搏斗为娱乐。平面呈椭圆形,长径188米,短径156米,四周为看台,外...
巴黎圣母院简介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一译“巴黎圣母大教堂”。巴黎著名的天主教堂。1163年兴建,1250年完成。教堂平面宽约47米,深约125米,可容近万人。中厅很高,为侧廊高(9米多)的3.5倍,圣坛上部当中的尖塔高90米。正面一对塔楼高约60米。是欧洲早期哥特建筑与雕刻...
《蜡烛》教学课例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设计说明】《蜡烛》写的是1944年9月19日,红军决定偷袭贝尔格莱德萨伐河上的一座桥,一位名叫契柯拉耶夫的战士牺牲了,为了尽快攻占那座桥,红军没来得及埋葬他,一位老妇人亲手埋葬了他。本文特点是人物思想感情集中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