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材分析】《芦花荡》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战争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四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
到文本的深处漫溯──《芦花荡》教学实录及反思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刚刚从课堂回来,仍沉浸在《芦花荡》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觉得这节课在对话的深度上作了不少突破。师: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自尊”集中体现在第55~63段“复仇”这件事上。课文是用第三人称写的,你能不...
《芦花荡》重难点讲解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1、老头子的英雄性格:⑴ 他有着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你什么也靠给我。”⑵ 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
《芦花荡》中心思想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这篇小说记叙了一个老头子护送两个女孩子去找革命队伍的动人故事,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具有英雄气慨、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自信自尊的抗日老英雄的形象,高度赞扬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爱国热情。...
《芦花荡》词义辨析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范围 范畴】这两个词都是名词,都含有“周围界限”的意思。但“范围”多用于具体事物,如“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而“范畴”多用于理论、概念等抽象事物。...
《芦花荡》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材分析】《芦花荡》是以白洋淀地区军民抗日斗争为题材的小说。小说在飘逸精巧的叙事中蕴含着一股讴歌抗日军民的激情。小说的主人公是“老头子”。分析这位老英雄的思想性格,首先要把握他的爱与...
《芦花荡》结构分析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8段):描写苇塘的优美风光和一位充满爱国热情、老当益壮的抗日英雄。第二部分(9~10段):一个女孩子受伤,老头子非常愧疚,决心给她报仇。第三部分(21~54段):老头子诱使敌人进入圈套。讨回了血债,...
《芦花荡》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 积累“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等词语,掌握字音、字形和词义。⑵ 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⑶ 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
《芦花荡》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2、理清记叙的要素,把握故事情节。了解小说的特征。3、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揣摩雅致隽永的环境描写的妙处,品...
《芦花荡》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2、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教学重点】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课前...
《芦花荡》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 感知老头子的英雄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⑵ 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揣摩景物描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
《芦花荡》教学设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创意说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设计着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形象再到景物描写艺术手...
小说的文体特点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主要特点是:用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对环境做具体描写。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
《芦花荡》有关资料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作者介绍(郭志刚)】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12岁在安国县城上小学时,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对他有很大影响。他一直相信艺术为人生的主张。孙犁14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
中国抗日战争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日本帝国主义一直在步步为营的进行征服中国的战争准备。随着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统一指日可待,日本加快了侵略步骤,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东北建立伪“满洲国”。1932年制造上...
白洋淀的两个文学流派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叶绿花香、水秀人灵的白洋淀,在现代文学史上孕育出两个文学流派:一个是50年代前期孙犁、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形成的荷花淀派,一个是70年代前期芒克、多多、根子、林莽、方含等形成的白洋淀诗群。前者早...
《芦花荡》学法指导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阅读小说,要抓住人物这个核心要素。这篇小说人物形象鲜明,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贯穿故事始终,全文情节以及老英雄的传奇色彩,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另外,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充满水乡气息,富...
《芦花荡》问题探究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1、本文体裁?这种体裁的三要素是什么?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2、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几句话进行概括。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
关于芦苇荡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芦苇荡曾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战士打击日伪和养伤的天然屏障,当时大片的芦苇荡与农田、村落交织在一起,浩浩荡荡,一望无际。现在还存有200亩左右,仍见当年“春来碧水绿芦接蓝天,鱼欢鸟歌;秋到金谷白玉铺沃土,花放...
《芦花荡》同步练习 2020-11-17 0 八年级语文 一、测测你的注音速度苇塘( ) 竹篙( ) 撑船( ) 疟子( )寒噤( ) 舀( ) 拧( ) 蹿( )仄歪( ) 飒飒( ) 泅( ) 张皇( )二、你能给下列词语一个合理的解释吗(相信你,没错的!)① 编算: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寒噤: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蹿: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张皇失措:___________________三、超级“模仿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