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的启迪──以《再别康桥》为例浅谈诗歌教学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提起诗歌教学,大家都有自己的妙招,我今天就我这一个月的教学经验,班门弄斧,结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谈一谈自己对诗歌教学的一点想法。提起诗歌教学,大家普遍感觉难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们先从诗歌这种...
康桥再会吧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康桥,再会吧;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我当年辞别家乡父母,登太平洋去,(算来一秋二秋,已过了四度春秋,浪迹在海外,美土欧洲)扶桑风色,檀香山芭蕉况味,平波大海,开拓我心胸神意,如今都变了梦里的山河,渺茫明灭...
《诗两首》写作特点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一、《雨巷》写作特点1、全诗采用象征手法,描绘江南小镇“雨巷”的图景,诗中的“雨巷”、“独行者”及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无不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共同构成具有象征性...
《草原的早晨》评课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这是一堂气氛热烈的语文课,本来,草原对于江南水乡的学生来说是相当陌生的,教学时,教师普遍感到要让学生感悟到草原之美,并进一步把感受到的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十分困难的,往往会出现教师反复引导,学生反应冷淡...
《诗两首》最妙的词语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一、《雨巷》1、能否将第四节“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中的“飘”字改为“走”字?为什么?不能。因为这个姑娘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想像出来的,想像中的人物是没有&l...
《象鼻桥》教学设计之一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一、教材简说小桥被大雨冲坏了,两岸的小动物过不了河,很不方便。后来,两只大象站在河的两岸,用长鼻子架起了象鼻桥。动物们又感动又惭愧,合力架起新桥。这是一个意在颂扬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精神的动人的童话故事,以...
听《草原的早晨》有感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前不久听了李君老师执教的《草原的早晨》一课,深有感触。这节课真可谓是一节图美、乐美、情美的语文课1、图美课一开始,李老师用美丽的草原图片,Fash动画生动地刻画出了大草原宁静、悠远的意境,把学生的注意力一...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4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多媒体播放草原风光片。导语:那还等什么,咱们赶快学课文吧!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自读全文。㈠学习第1自然段。1、谁来给我们读一读。师:你觉得她哪些词读得特别好?2、细品第一段。⑴抓...
《草原的早晨》教学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苏教版第二册《草原的早晨》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第一自然段写草原在黎明的鞭声中醒来。一共有两句话&ldquo...
《未来的桥》品评交际教学设计之一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指导思想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口语交际课的基本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开放、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初步引导...
《未来的桥》品评交际教学设计之三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准备:1、训练学生拨打“114、119”;2、先看老师的桥还是自己的桥:过程:这几天孩子们可忙坏了,又画了桥,那你们一定知道我们这节课跟什么有关?(生:桥)好,你们就已经给这堂课起了个名啦,就叫桥吧!老师也跟你们一样...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之六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与课题响应又引发学生思考。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字。认识1个偏旁。2、正确、流...
《诗两首》有关资料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1、戴望舒(吴子敏)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现代诗人。出身于职员家庭。在杭州宗文中学求学时即喜爱文学,与杜衡、施蛰存一起切磋诗歌艺术、办文艺刊等。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并于翌年就读于...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之二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教材简析《小松鼠找花生》是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20页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与课题呼应又发学生思考。教学理念...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之一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教学要求1、认识“找、生”等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字。认识2个偏旁“夕”“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3、知道花生...
《再别康桥》意象解读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意象是指凝结着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即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事物凝聚一体的艺术形象。它可以存在于诗文字里行间,也可以浮现于言外之意,抑或两者兼而有之,教学《再别康桥》一诗时,引导学生从解读意象的角度去品...
荐读《十五夜望月》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提示】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梦乡。诗人在万籁...
寻梦人的忧伤──徐志摩《再别康桥》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1928年的深秋,诗人徐志摩在再度游历英国后乘海轮归国,在茫茫的大海上,他回想此次游历的感受,不禁诗情勃发,写下了名篇《再别康桥》。康桥,今通译剑桥,是英国学术、文化、风景胜地。正如徐志摩当初把意大利文化名城佛罗伦...
人教版《小松鼠找花生》第二组教学设计四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出示多媒体画面:小松鼠)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瞧,它是谁?2、齐读课文,它东张西望在找什么呢?有没有找到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标...
《草原的早晨》教案3 2020-11-10 0 五年级语文 一、复习检查1、读下面的句子,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1)学校运动会上,我班的王小明小朋友得(déde)了第一名。(2)公园里的菊花开得(déde)真美啊!(3)春笋从地(dìde)里冒出来。(4)小白兔难为情地(d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