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通过《范进中举》的阅读,不难看出,吴敬梓巧妙地运用独具匠心的讽刺手法,对范进及其周围形形色色的人物进行了无情的嘲笑和鞭挞,将其种种丑态暴露无遗,表达了作者对封建...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的】1、探讨小说中的讽刺艺术;2、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协作交流能力;3、写作模仿创新能力。【教学重点】探究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教学难点】如何在小说中运用讽刺艺术(通过对比、夸张的手法达到讽刺效...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4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不断提高古典文学修养。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3、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4、学习香菱虚心好...
《智取生辰纲》电视剧本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1、统一片头。2、林中路上黎明:十几个军健各挑一副担子,远远走来,均是脚夫打扮,杨志和谢都管及两位虞侯随行。谢都管一身客商打扮,两虞侯扮做随行跟班的,挂着朴刀,又拿着几根藤条。杨志戴一顶凉笠儿,着青纱衫,穿缠带麻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词句综合运用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四字短语】地大物博 埋头苦干 舍身求法 前仆后继自欺欺人 不足为据 为民请命 怀古伤今【仿词句】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
《智取生辰纲》古今异义词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强人】古:强盗,今: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作为的人。【计较】古:计策。今:计算比较,争论,算计、筹划。【胡乱】古:索性、干脆。今:任意,马虎、随便。【吹嘘】古:嘴里嘘气;今:吹牛。【尴尬】古:容易出麻烦;今:处境困难,不好处...
《杨修之死》中心思想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时汉中争夺战的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的情况,记叙了杨修被曹操杀害的经过和原由,生动地表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想性格,也揭示了曹操的性格,即十分奸诈,又深谋远虑。...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2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先破后立的驳论方式。2、学习鲁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民族自信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反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2、难点: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2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设计理念】1、知识铺垫: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2、口才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快乐竞答:在娱乐中学习,以“抢答比赛”的形式,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深刻的、全面的去考虑问题...
《智取生辰纲》环境描写的作用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环境描写有提供背景,烘托气氛,烘托人物感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在本文中都有体现,主要表现为推动情节发展,文中写热的不下二十处之多。1、开篇写改变时辰,“辰牌起身,申时便歇”,是杨志怕劫匪早凉来打劫,而...
《杨修之死》看人际交往的原则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初中语文,有一篇文章《杨修之死》是节选自《三国演义》的。从杨修之死的原因探索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杨修之死,死在不慎交际,没能很好地处理好与曹操的关系。好为人师,持才放旷的性格造成了他人际关系处理...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读本文,培养学生阅读古白话的能力。2、分析杨修的死因。【教学重难点】1、重点:⑴ 培养学生阅读古白话的能力。⑵ 分析曹操、杨修的性格特征。2、难点: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教法学法】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理解探究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联系全文,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说明“状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能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并在学习、分析相关资料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理解。2、培养学生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尽量做到有理有据。3、探讨、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探讨小说刻画人...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的】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2、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性格。3、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4、让学生认识到做事有头有脑的重要性。【教学设想】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内容,对于本课学...
《范进中举》作品的战斗精神与现实主义手法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作者塑造范进这个形象的目的在通过范进中举的故事来反映当时科举制度下一般庸俗人们的思想和感情,功名富贵不但腐蚀了读书人的心灵,也严重地毒害了社会人心,使人们遇昧无知、庸俗、可怜,对封建统治阶段疯狂崇拜,对...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1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任务】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4、走进...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1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的要求】1、学习本文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达到强烈的讽刺艺术效果的方法。2、感知艺术形象。【教学过程】一、导入忘不了在冷漠笑声中走完人生之旅的孔乙已,他的人生悲剧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初步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2、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进一步明确鉴赏人物的方法。3、学习香菱苦志学诗的勤奋与坚韧的精神。【教...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知识延伸 2020-11-17 0 九年级语文 直接驳论点的写法: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作者在反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点后,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正确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