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课外拓展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老舍的语言风格1.北京韵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话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以北京为背景,例如,《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这些作品的语言,都富有浓郁的...
《北京的春节》精品教案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第一课时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1.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
《手指》课文简说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之三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2、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
《北京的春节》课文原文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zhōu)。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
《藏戏》课文原文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还是从西藏高僧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之二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1、“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
《藏戏》课文简说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据可考的就有275个剧种。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第一课时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1.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
《北京的春节》(A、B案)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A案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3.学习课挠兴承颉⑾曷缘玫钡男捶ā?br>学习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
《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内容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在闽西南和粤(yuè)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pā)”的客家民居。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pì...
《各具特色的民居》精品教案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
六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案 2020-11-11 1 六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
《顶碗少年》教学案例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一、读“连接语”,明确学习任务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
《手指》一课一练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练习一、照样子写词语。随时随地()()直直落落()()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平静的()()的月光刻苦地()()地款待三、指出下列各句是联想句还是拟人句。1.小虫子在田野里唱歌。()2.桂林的山真险啊,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去。()3.我...
《手指》词句解析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一、对句子的理解1、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
《手指》精品教案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学习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
《顶碗少年》教材解读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1.课文简说。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
《手指》课文原文 2020-11-11 0 六年级语文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