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奇特,别具一格──谈《游褒禅山记》的构思艺术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王安石于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去舒州通判之职回家探亲,归途中游览了此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了此文。这篇文章名为游记,实则说理,构思奇特,别具一格。它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
《赤壁赋》教学设计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2、理解作品的情感表现,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3、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4、熟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作品的情感表现,体会景、情、理...
《赤壁赋》教学设计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2、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3、深入挖掘文章深层的悲。【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乌台诗案&r...
《游褒禅山记》试析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王安石在执政之前的作品。作者所游的是“褒禅山”,而所记的是褒禅山的“华山洞”。作者游华山洞时,发现“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从而认识到一条客观...
《赤壁赋》教学设计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体会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2、品味和鉴赏写景、抒情、议论相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课时】二课时。【预习设置】1、提前要求学生熟读成诵。2、你所了解的苏轼。(本文意蕴深...
《赤壁赋》教学设计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2、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教学设想】1、把握这...
《赤壁赋》教学设计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3、背诵全文。【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方式】点拨。【教学设想】1、此文是辞赋,特别注重音韵美,应先向学生讲明这一点,并让学生反...
《赤壁赋》教学设计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3、熟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1、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2、语言运用的妙处。【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
《赤壁赋》教学设计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教学目标】以赤壁赋为范本与突破口,理解苏轼的成熟与伟大,引导学生直面生活的坎坷与挫折。【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著名作家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这样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
《赤壁赋》教学杂谈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以“立人”为中心,实现精神的自我成长──“新课标”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运用“体验”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提供一条审美体验的路径。“体验”是指由身体活...
《赤壁赋》课堂实录及反思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师:讲《赤壁赋》不能不讲“乌台诗案”。(板书)苏轼与王安石同一时代,两人私交甚厚,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尤其“不敢默视”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王安石罢相...
游山探奇 阐明事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赏析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游褒禅山记》是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式的说理文章。作者以游褒禅山的见闻为喻,阐发了富有哲理性的见解,说明了在生活中要实现远大抱负,成就一番事业,或者是做学问,都必须具有坚强...
《赤壁赋》教学反思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二中学 薛业忠 本文的教学应该说没有什么新意。课上完之后,我总觉得这一课太平淡,就这么结束太草率。也许是新课改的思想在激励着我吧,我想还是应该对这一课进行探究。于是我利用晚自习的一...
《赤壁赋》课文导入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导入1】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
《游褒禅山记》的结构特点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前期作品,写这篇游记时他正在舒州通判任上,才三十四岁,政治舞台上还没有露头角,但已有与山争险、与海争深的志气。本文名为游记,其实正如《古文观止》评语所云:“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
《游褒禅山记》有关资料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自幼随做地方官的父亲王益转徙于新淦、庐陵、新繁、韶州等地,至景祐四年...
《游褒禅山记》注释商榷二则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1、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某教材注释:“窈,通窍,穴窈,本即穴窍,此处借指洞穴,亦即山洞。‘有穴窈然即有洞穴的样子。”此注释不确。《说文·穴部》:“...
《游褒禅山记》“古书”新解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到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书”,按教参的解释是“古代的书籍”,其他古文选本...
《赤壁赋》课文助读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1、开篇点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以简练的文字点明游览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给人物活动安排了一个特定的环境。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的小序。2、月夜江色:“清...
《赤壁赋》中心意思 2020-11-18 0 高一年级语文 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闻,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作者在“乌台诗案”遭到巨大的挫折后,虽身处逆境却仍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