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人文素质与背诵《论语》《道德经》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说:文理分科只能教出“1/4个人”,这话说得不错。现在教育越来越畸形,为什么自称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们办起教育来越来越背离马克思所说的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呢?真是咄咄怪事。
文理分科,始自上个世纪50年代,那时一切向苏联学习,把以前办得还不错的高等教育搞了一个院系调整,这一大手术伤筋动骨,有些院校至今没有缓过劲来,以清华大学最典型。许多研究性的大学,办成纯理工、甚至是纯工科的大学,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和应付全国统一的高考,于是在高中阶段开始文理分科。我是1957届的高中生,在1959年就开始了文理分科。这种做法不仅在高中时代就剥夺了学理工的同学接触人文学科的机会,而且到了理工科大学或纯工科的学院(如北京的八大学院),再也感受不到人文的气息,一天与符号、公式打交道,培养了许许多多单面人。
这些年来,许多有人文素养的理工科的老教授谈起此事无不痛心疾首,而喜欢津津乐道语文家苏步青如何写得一手漂亮的旧体诗;地矿学“开山大师”丁文江,如何广泛涉猎人文学科领域,对现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诸多问题,都进行过有益的探索。我想,杨叔子先生大约就是这一类理工科教授,不同的是杨先生不仅感慨,而且还在积极地致力于改善。
然而改善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人文科学生的科学理念、科学兴趣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只是少数高校教授的事,甚至不单纯是学校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人文素质应该从孩子的学前就受到关注,家庭是第一关。当然不是逼迫孩子学这学那,而是家中有一种文明氛围。建国五十多年来,受教育面扩大了,受教育的人大大增加,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然而,为什么我们的感觉却是文明下降了呢?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用杨先生的话说怎么就少了点“文气”呢?关键在于人文素质的降低,这不仅体现在学校里,更多的还反映在社会上。
提高人文素质要从小学做起。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谈50年来中小学文科教育之弊,其中提到过去我们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然而,语文难道只是单纯地教学生写文章吗?我认为不是,语文课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举凡传统上优美的诗文,古今中外进步的、具有博大爱心的、有代表性的著述都应该让孩子接触到,篇幅巨大的也可以做一些节选,哪怕尝鼎之一脔。中小学教育有12年,长久地浸润其中,其素质必然会受到熏染。到了大学我主张无论文理医农都要有“大一国文”作为必修课,让学生从成年人的角度理解人文精神,培植人文素养,懂得社会的责任。读这些多了,必然是心胸开阔,“腹有诗书气自华”,杨先生说的“文人气”也就来了。过去研究性的大学所实行的通才教育也是建立在有一定人文素养的中学毕业生基础上的。几十年前痛批过通才教育,后来好像也未为之正名。
当然,这些说起来,好像有些迂缓,但人文素质的“素”,正像《中庸》所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的“素”一样,是一种长期的行为。把外在的东西变成一个人内在的“气”,而且能向外发散,这需要长期的浸润熏染。用一些机械方法让他口诵、默写、甚至倒背如 流,大约也只是“入乎耳,出乎口 ”,“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我欣赏杨叔子先生一些惊世骇俗的大胆作为,例如,他要求博士研究生在上台答辩前先要背《老子》,后又增加背诵《论语》前七篇。过不了《论语》和《老子》关,休想从他手里毕业。这些反映了他对单面的畸形教育的挑战。实际上,这种不满是许多人都有的,大家只是说说就算了,可贵的是他就敢把这种不满化为行动,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实施。如果这种做法作为象征性的行动是值得张扬的,但对他的博士生人文素质提高有多少帮助、对整个教育中的人文教养的缺欠有多大补益是值得推敲的。
1. 下列有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现在中国的教育是畸形的,降低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国现在的教育方式,并不是真正符合马克思教育观的。
B.培养学生的人文素 质,不是短时间的事,也不是少数人的事,全社会都有责任。但家庭应该首先担负起责任来。
C.上世纪50年代起,为适应院系调整和全国统一高考而实行的文理分科教育,弊病颇多,作者是有亲身体验的。
D.作者认为无论是什么专业,都应该把“大一国文”作为大学开设的必修课,这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觉得杨叔子院士就是一位有人文素养的理工科老教授,而与众不同的是,他还是一位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行动者。
B.杨叔子院士要求自己的博士生,除了学好他们自身的专业外,还必须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例如要求他们背诵国学经典。
C.杨叔子院士要求博士生答辩前,先过《老子》《论语》关的做法,是对当今教育的一种补救,但在作者看来,实效可能不大。
D.作者赞同人文教育,认为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长期的,一定要多读、多背、口诵、默写,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人文素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一切向苏联学习,对高等教育进行了院系调整,这一措施伤筋动骨,使得有些院校至今没有缓过劲来。
B.文理分科之后,从高中到大学都剥夺了学理工的同学接触人文学科的机会,再也感受不到人文的气息,培养了许许多多“单面人”。
C.建国五十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同时学生的人文素质降低了。
D.提高人文素质,中小学教育很关键,五十多年来,中国的中小学文科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政治性过强,上成了“政治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守约,字希参,濮州人。以荫主原州截原寨。为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二年四诣阙,陈南方利害,皆见纳用,欧阳修荐其有智略、知边事,擢知融州。峒将吴侬恃险为边患,捕诛之。修复荐守约可任将帅,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居职六年,括生羌隐土千顷以募射手,筑硖石堡、甘谷城,第功最多。
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夏人张两翼来,守约挺身立阵前,自节金鼓,发强弩殪其酋,敌遂退。河州羌率众三万屯于敦波,欲复旧地,守约度洮水击破之,取窖粟食军。羌老弱畜产走南山,左右欲邀之,云可获万万。守约曰:“彼非敢迎战,逃死耳,辄出者斩!”鬼章围岷州,守约提敢死士鸣鼓张帜高山上,贼惊顾而遁,遂知岷州,降其首领千七百人。迁西上阁门使、知镇戎军,徙环州。慕家族颉佷难制,摇动种落,勒兵讨擒之,余遁入夏国。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从征灵武,至清远军,劝高遵裕令士众护粮饷,以防抄掠,不听,果以败还。守约有捍海南咸平之功,亦不录。
进为环庆都钤辖、知邠州,徙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领康州刺史。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河神祠故在南壖,祷而迁诸北,以杀河怒。一夕雷雨,明日,河徙而南,其北遂为沙碛。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召还,道卒,年七十五。
(节选自《宋史?张守约传》,选入时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 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
B.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
C.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
D.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封建时代因父祖有功勋或担任官职而推恩给予子孙入学、受封或任官的权利。
B.路,是仿照唐代的“道”而置,初为监察区,后转为行政区,相当于明清的省。
C.金鼓,是古代交战用于指挥进退的军鼓和铜锣,“金”用以进众,“鼓”用以止众。
D.河神,又称河伯,是古汉族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后来其它河流的神也成河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守约卫国戍边,恪尽职守。任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两年四次入朝陈述南方形势,都被采用;提拔为融州知府,捕杀峒将吴侬,扫除边境祸患 。
B.张守约治军严明,禁杀无辜。河州羌人军队被击败后,老弱的羌人带着牲畜和财产逃命,张守约向全军发布严禁部下前往截杀、劫掠的命令。
C.张守约足智多谋,出奇制胜。鬼章包围岷州,张守约率领敢死队在高山上击响战鼓,竖立战旗,虚张声势,贼兵惊慌得四处张望,仓皇而逃。
D.张守约通晓边务,胆大心细。难以节制的慕氏家族鼓动部落滋事,他率军征伐,将其斩首;高遵裕征讨灵武,不听他防劫劝告,结果兵败而归。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 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2)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元诗,完成8~9题。
登泰山 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 ,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8.与杜甫的《望岳》相比,两诗描写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颈联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人生感悟?(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正如《论语?为政》中所言“ , ”。
(2)李煜《虞美人》中“ ? ”,将抽象的愁思形象化,比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更夸张。
(3)苏轼在《赤壁赋》中借与客人对话,感叹自身如同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显得极其渺小的两句是“ ,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 5分)
11.阅读下 面的文字,完成(1)~(4)题o(2 5分)
重逢
张承志
举目眺望那茫茫的四野呵
那长满艾可的山梁上有她的影子
——民歌
①我们见面时,并没有出现什么戏剧性的情景。索米娅用力拽着牛鼻绳,大步迎面走来。她笑着向我问好:“呵,白音宝力格!我听达瓦仓说你来啦。怎么样,路上累么?工作好么?你还是老样子!嗬——嘿!”她使劲拉着缰绳。
②她牵着首车的一头红花牛,和我并排走着。她并没有哇地哭出来,更没有一下子扑进我的怀里,甚至也没有喊我“巴帕”(蒙语,可译为“哥哥”),她丝毫没有流露对往事的伤感和这劳苦生涯的委屈,甚至在我挡开她,用力挥着三齿耙和平底锨,替她把那四车煤炭卸在学校伙房后面时,也是一样。她随口说着什么,若无其事。
③她变了,若是没有那熟悉的脸庞,那斜削的肩膀和那黑黑的眼睛,或许我会真的认不出她来,毕竟我们已阔别九年。她身上消逝了一种我永远记得的气味,一种从小时、从她骑在牛背上扶着我的肩头时就留在我记忆里的温馨。她比以前粗壮多了,棱角分明,声音喑哑,说话带着一点大嫂子和老太婆那样的、急匆匆的口气和随和的尾音。她穿着一件磨烂了肘部的破蓝布袍子,袍襟上沾满黑污的煤迹和油腻。她毫不在意地抱起沉重的大煤块,贴着胸口把它们搬开,我注意到她的手指又红又粗糙。当我推开她,用三齿耙去对付那些煤块时,她似乎并没有觉察到我的心情,马上又从牛车另一侧再抱下一块。她絮叨叨地和我以及前来帮忙的炊事员聊着天气和一路见闻,又自然又平静。但是,我相信这只是她的一层薄薄的外壳。因为,此刻的我在她眼里也一定同样是既平静又有分寸。生活教给了我们同样的本领,使我们能在那层外壳后面隐藏内心的真实。我们一块儿干着活儿,轰轰地卸着煤块;我们也一定正想着同样的往事,让它在心中激起轰轰的震响。
④下午的诺盖淖尔湖边小镇阳 光明丽。已经放了学的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在索米娅周围又吵又嚷;休息的教师们,乳品厂的临时工,还有蹒跚着串门的老汉,都围着这堆刚卸下的煤评头品足地议论。我发觉索米娅在这里人缘很好,她总是被那些人喊住,谈笑上几句什么。
⑤直到活儿干完了,她领着我回家时,我们还是用这样的方式随意闲谈着。当我们转过学校前面的低缓土坡,顺着湖畔的小路朝那间半地穴式的小泥坯屋走去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嘶。钢嘎。哈拉拖着脚绊,一蹦一跳地奔来。直到马儿蹦跳着来到我们眼前,不管不顾地径自把脖颈伸向索米娅,把颤动着的嘴唇伸到她的怀里,我才明白了这黑马所具备的一切。
⑥我惊奇万分地望着钢嘎。哈拉。它一声不吭地用黑黑的大脑袋在索米娅怀里揉搓
着,双耳一耸一耸,不安地睁大着那对琥珀色的眼睛,好像在无言地诉说着什么。
⑦索米娅用沾满煤末的手轻轻搂着黑骏马的头,久久地抚摸着它,我看见,她的眼睛里盈满着泪水,肩膀在微微地发抖。但是她始终背朝着我,一句话也没有说。
⑧她飞快地收拾着屋子,打开窗子,点燃炉火,涮洗所有的锅碗什物,挨个地给三个男孩洗掉脸蛋上的脏污,把其其格支使得团团转。
⑨泥屋里又充满了温暖,但不是昨夜那种热烘烘、乱糟糟。她烧了一大锅浓浓的酽茶,把大茶壶煨在炉灶旁的红灰上。她找出一罐黄油和一包黑砂糖,煎了很多黄澄澄的小面饼。她把炸饼摆在我面前,那散着诱人甜香的饼上,油花在滋滋地响着。
⑩山那边白音乌拉公社没有送过柴油机发的电来,天黑了,屋里一片昏暗。索米娅点燃了煤油灯。又一个傍晚,我一直盼望着又一直害怕的傍晚降临了。炉灶里的牛粪火闪着桔黄色的火焰。这活泼的暖色点缀了浓暮灰蓝的阴暗色彩,一闪一跳地,把那被严严压实的不安和激动引了出来,像一阵气浪,像一支无声的旋律,在这低矮的小泥屋里愈来愈浓郁地回旋着。
(节选自《黑骏马》)
【注】“我”与索米亚青梅竹马,曾共同喂养过黑骏马钢嘎?哈拉,后因故分离。描述的是他们九年后重逢的情景。
(1)下列对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在阔别九年之后遇到了索米娅,见面时索米娅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这间接传达了“我”内心的伤感和惭愧。
B.索米娅有很好的人缘,她用一贯的开心善良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学校的孩子和其
他人都很喜欢她。
C.始终在一种“随意闲谈”的氛围中展开,叙事不紧不缓,情感不喜不悲,这种安排符合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需要。
D.开篇引用的两句民歌,颇具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既暗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又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E.很少有直接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的语句,结尾部分描绘的昏暗而又不失温暖的静谧
场景,令人回味无穷。
(2)突然出现的黑骏马钢嘎。哈拉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o(6分)
答:
(3)主人公索米娅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①~⑤段详略安排很有特色。请结合全文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安排有什么效果。(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 张国宁
“在西部的漫长岁月中,我像一名埋头耕耘的农夫,一名专注登攀的行者,从来也没有想到在这垂老之年会获得如此殊荣。”
2010年10月20日,何梁何利基金2010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设计大师、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锦秋作为本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唯一获得者,何梁何利基金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女性,发表获奖感言。
中学时期的张锦秋,受文学书籍的熏陶,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填报大学志愿时,父亲分析张锦秋适合当建筑师。张锦秋的兄长当时在学习造船技术,父亲希望两个孩子一个造海上的房子,一个造陆地上的房子。“父亲说得很浪漫,让我觉得当建筑师和当作家一样浪漫,我就应下了了。”她的父亲学土木工程出身;母亲曾就读于当时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大舅父留德学习建筑设计;而姑妈张玉泉更让她直观地感受到学习建筑设计的美妙:张锦秋至今记得,她姑妈家里放着大幅的图纸板,高高的绘图桌,橱柜中摆放着许多建筑杂志……在张锦秋幼年的印象里,建筑设计是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
1954年,张锦秋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61年,她留校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导师是中国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先生。当时他准备全力研究宋代《营造法式》这本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打算让张锦秋参与。她却选择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梁先生当即指派他的得力助手莫宗江担任张锦秋的论文导师。莫宗江对古典园林研究很深,领着张锦秋一干学生,对中国园林进行考察活动。张锦秋回忆说:“每到一处,他边走、边看、边讲,揭示了许多我们看不出或不懂的美景和典故,特别是点评规划设计的成败,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入情入理。从他那里得来的关于古建筑的系统知识,让我受用终生。”
1966年眷,张锦秋告别清华园,来到西安西北建筑设计院,开始了她的建筑设计生涯。
华清池大门是张锦秋设计的第一个作品。古色唐韵的设计风格,让陕西建筑界人士眼前一亮,也使张锦秋深深地体会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大雁塔附近建设的“三唐”工程是张锦秋另一得意之作。通过查阅资料与反复比对,她的设计思路渐渐清晰:大雁塔是唐代建筑,新建工程的风格要与古塔相协调,在高度和色彩上只能起陪衬作用,要具备传统的形式,更要符合现代功能的要求。工程完成后,雁塔刚健、唐华幽深,刚柔相济、虚实相生,成为西安一景。
上世纪80年代,博物馆建设工程被列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项目开始启动,设计任务交给了西北设计研究院,张锦秋被委任为项目负责人。到底要把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什么样子?任务书上只有一句话:博物馆建筑本身,应该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最终,张锦秋设计的是一组唐代风格的宫殿,这个方案获得了认可。
张锦秋说:“唐代最具代表的应该是宫殿。传统宫殿的要素和基本特征概括为:中轴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这是中国古代宫殿的基本格局,因为它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宇宙观,天子就代表宇宙最高,所以它是一个宇宙模型的体现。”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成为了西安和陕西的标志性建筑,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
张锦秋说:“我的建筑创作可以说是在追求一种‘和谐建筑’。在国际化的浪潮中,一方面勇于吸取来自国际的先进科技手段、现代化的功能需求、全新的审美意识,一方面善于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的建筑传统,突显本土文化特色,努力通过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外来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途径,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和谐建筑。”
中国建筑界泰斗、两院院士昊良镛评价张锦秋的建筑成就说:“她的文化根基来自传统,但用于实践不拘泥于传统,继续创新,走向未来。重要之点在于走向未来”。
张锦秋说,一个城市的建筑师要对历史承担责任。
1991年,张锦秋接受了改造钟鼓楼广场的任务。建成后的钟鼓楼广场,被西安人亲切地称为“城市客厅”。在这里,不仅保留了晨钟暮鼓的风格,广场下面还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档商业区。同时,由于地下空问的经营,又使得原来拥挤在破旧平房中的西安老字号焕然一新。对于张锦秋的设计,有人认为太平凡不够震撼,而张锦秋恰恰是把自己的建筑作为古建筑的背景。她说:“凡是破坏西安风貌的建筑张锦秋一律不做。”
她设计的大唐芙蓉园是一座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因其整体规划严整、传统风格浓郁而成为西安新地标之一。有其他城市的领导带着诚意找到张锦秋,希望她在自己的城市也设计一座这样的公园。张锦秋毫不犹豫地加以拒绝:“你们的城市跟唐朝有什么关系?风马牛不相及!”
张锦秋的创作成果得到了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认可。张锦秋的多部作品被世界权威的建筑史专著《弗莱丘世界建筑史》收录;日本、韩国建筑杂志为张锦秋专门出版个人专辑。她多次出国讲学并参加国际建筑展览。
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著名建筑历史教授彼得罗在其《“体用”中国传统的承续与发展》一书中指出:“中国建筑师开始探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语言在当代表达的可能性,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是张锦秋,她是中国第三代建筑师的领头人”。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在何梁何利基金2010年颁奖大会上,张锦秋真诚地说:“获奖以后,我将更加努力和年青人在一起,在祖国的沃土上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建筑开拓、创新、求实、奉献。”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试卷带答案发布于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