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教学对象分析

中学生,正处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用人类美好的、高尚的、无私的思想和感情去熏陶,母爱就是这众多感情中最真实、最纯洁的感情。然而,因家长文化程度的差异,很多家庭的家教方式粗暴简单,不能让学生理解母爱和亲情。因而,特别需要从描写母爱的艺术品中唤醒学生心中的感激母爱之心,然后才能去发现母爱,回报母爱。

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活动以母爱为中心,“母爱”是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不朽的主题,有文学的、影视的、歌曲的、绘画的等,表现形式千姿百态。然而母爱有时又是狭隘的、短视的,造成了一些溺爱,本项活动特意安排了理性地看待母爱,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客观的评价自己的母亲,客观的认识母爱;为了巩固活动成果,教材安排了实践性环节,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母爱;为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安排了口语交际:采访自己的母亲;作文:记母亲对自己无尽关怀的小事;为顾及特殊家庭的学生,特别是单亲学生和留守学生,又设计了亲情的主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或亲人)表达感情,学会理智的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多侧面地认识母亲(或亲人)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和亲人的情感。

教学策略

1.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音像制品烘托母爱氛围。

2.展览投影学生收集的文字、绘画作品,多角度感知母爱。

3.学生口头交流与书面表达相结合。

4.鼓励学生将感恩之心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媒体

1.教材

2.电脑和多媒体投影设备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一)调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1.教师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兴趣特长,为划分学习小组作准备。了解学生可借助以下几种途径。

① 查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

② 问卷调查学生,如:姓名、年龄、住址、家长姓名、职业、家庭成员姓名及职业、个人兴趣特长等;

③找部分学生了解,或深入个别家庭走访。

2.在调查中要特别关注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如:单亲家庭、留守孩子等,尽量把他们分在一组。

(二)明确活动任务之一:道不尽的母爱。(分组活动)

1.师引导:“母爱”的主题在各种艺术作品中都有表现,我们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作品资料,了解这些作品,我们将发现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感情世界。

2.学生结合教材“活动一:道不尽的母爱”明确任务:

①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格言、新闻报道等文字作品。

②搜集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音像制品。

③搜集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或有关亲情的作品。

3.依据学生家庭背景及兴趣特长,按自主结合的原则分成三个组,其中一组是特殊家庭学生。

4.各组选出小组长,负责本组的成员联系,及时检查、登记搜集资料的情况。

5.组织小组内讨论交流:搜集资料的方法及计划。

6.教师作总结性归纳与指导:

①可以在家找;

②可以到亲戚朋友家去找;

③可以在网上查,然后打印或下载;

④星期天进城到书店去找,然后复印下来;

⑤几个同学可联合起来找。

(三)明确活动任务之二:剪不断的脐带。(人人参与)

1.师引导,我们的母亲(或亲人),与我们长期相处,然而我们了解他们吗?找个时间与母亲(或亲人)聊聊天,采访他们,进一步了解母爱(亲情),体会母爱(亲情)你会有更新的发现。

2.学生讨论:采访中你准备谈那些内容,采用什么形式?

3.教师作指导性归纳总结:

内容:

①母亲(或亲人)的生活经历,喜怒哀乐,对事业和生活的梦想和追求;

②母亲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的甘苦;

③母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④母亲(或亲人)对孩子的希望和要求;

⑤母亲(或亲人)现在的身体状况和工作情况。

形式:

①找一个空闲时间,对方比较愉快的时刻来谈;

②可以找一找母亲(或亲人)往日的照片,结合照片讲一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③以聊天的形式来采访,先在心中把要谈的话题排好条理,不要过于庄严,营照一个和谐轻松的气氛,更有利于了解母亲;

④访谈结束后,迅速整理好采访记录,为写作做准备。

4.学生采访结束后,将记录交给家长做评语,评价学生采访的方式是否恰当,是否容易让人接受,记录整理是否全面,真实,通顺。

(四)、明确活动任务之三:多角度看母亲。(人人参与)

1.师引导:母爱(亲情)犹如阳光和空气,我们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觉,回首往事,我们才幡然醒悟,母亲(或亲人)那寻常小事却富含着深爱,我们应用心去深入地体察母爱(或亲情)。

2.以书面形式从生活中举出几件倾注母亲(或亲人)无尽关怀的寻常小事,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二、教师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说明本次活动的内容以及程序、目的,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三、一周后开展活动。

(一)教师整理学生搜集的材料,制订活动步骤。

1.学生在小组内汇报展示搜集的材料,组长作好分类,整理与登记以上报老师。

2.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评价搜集成果:

①该同学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与能力;

②在搜集资料,编辑整理方面的水平与交流的效果。

3.根据各组整理记录后的材料,教师制订详实可行的活动步骤。

4.设计活动计划表,印发学生,以便在活动中作好记录。

(二)开展活动一:“道不尽的母爱”

1.师展播有关“母爱(或亲情)”的音像制品。

①VCD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母亲》《白发亲娘》《父亲》等。引导学生结合歌词、画面在音乐旋律中感知对母爱的颂歌,即及时记录下感人的歌词。

②电影片段展播《妈妈再爱我一次》。

③投影绘画作品:油画《父亲》、《大地――妈妈》引导学生从人物外貌感知人物包经风霜的经历,一世的辛劳。

2.师展播学生搜集的有关“母爱”的文字作品。

①格言:“儿行千里母担忧”“天地宽大,父母恩大”等。

②故事《鹿跳峡》。

③诗歌《献给母亲的歌》。

采用朗读、齐读、读后说感受等形式开展,同时用笔记下自己最感动的部分。

3.师总结:尽管时代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但母亲那真挚温柔的感情却是一致的。接下来,让我们去感受属于自己的那份母爱、亲情吧。

(三)开展活动二:“剪不断的脐带。”

1.多媒体投影显示活动项目:了解我们的母亲(或亲人)

2.按5~8人一组,(特殊家庭学生一组),分小组交流采访结果,采访形式,采访感受,感受千姿百态的母爱(或亲情)。要求边听别人说,边用笔记,记下千姿百态的爱。

3.学生评出采访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的同学,交流经验。

4.师总结:母亲对孩子的爱虽都是一样的深挚,但他的表现方式却有多种多样,下面,看看狐狸母亲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的?

(四)开展活动三:“多角度看母亲”

1.多媒体投影显示狐狸母亲的故事:狐狸母亲在自己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配以动画、声音)

2.学生观看,思考后发言:你怎样看待狐狸母亲的这种行为?

①太残忍,小狐狸太可怜了;

②严厉的爱,有利于小狐狸的成长。

3.师小结:母爱是伟大的,忘我的,但有时却是狭隘的,短视的,溺爱便是如此,对孩子是有害的。爱就是对成长负责,对未来负责,我们应防止溺爱对意志的侵蚀。

四、巩固活动成果,开展活动四:“抱得三春晖”

1.根据活动感受及记录,结合自己整理的材料,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注意抓住典型事件,借助细节描写,表达中心。

2.在小组中间交流: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些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选出说的好的同学发言。

3.星期天回家将孝心化为行动,家长为学生的行动打分,下评语,上交评比。

教学评估与反思

本次“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活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工具性的特点。学生以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实地采访,进行思考与探究,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培养了语文交际能力。同时,通过生动丰富的资料,使学生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了母爱,并以实际行动回报母爱。

然而,活动中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一是单亲孩子和留守孩子问题。他们缺少对人间温情的深刻体验,因而在活动中不是太积极,虽将他们特意分成一组,但效果还是不太好。教师在生活中学习中应多给他们以关怀与鼓励。二是农村学生能接触到的文化资源贫乏,搜集资料工作难度大。一些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父母有一定文化、一定修养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支持;而据学生反映,大多数家长文化条件有限,对提供一些文化方面的资料无能为力,对于学生的采访也表现的不够热心。然而,许多学生还是克服了困难,基本上完成了小组分给的任务。虽然艰难,但锻炼了学生,增长了才干。针对这一类情况,我们应该多开展这种学校家庭 社区三结合的实践活动,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