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叶,作为新时期第一只报春的乳燕的朦胧诗,在1981年左右达到了它的鼎盛期。以后的几年间,年轻的诗人们虽各自仍保持着一定的创作高度,但作为一个流派却已渐趋式微。北岛象一个孤独的智者,在遥遥的地平线上依然艰难地跋涉;舒婷一搁笔即是三年,当她复出时诗坛已是另一番风景;顾城继续述说着他那童话王国的故事;而江河和杨炼,则在前期史诗意识的烛照下,又开始向历史的深层掘进,力图寻求这种整体意识的源头和潜在形态,最早预示了向古老的东方文化回归的迹象,促成了以契入文化和历史为特征的后期朦胧诗的形成。如果说他们曾经以群体的形式最早出现于《今天》,那么最后一次以集群形式的展现,则是在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所举办的现代诗群体大展中。这是一次“最后的晚餐”,而梁小斌可谓是一位“犹大”式的反叛人物,他写了《诗人的崩溃》一文,宣告了朦胧诗的最终解体。

在客观地描述朦胧诗后新潮诗的衍变时,我们忘不了以江河为源头的后期朦胧诗或文化诗。后期朦胧诗或文化诗萌芽于一些诗人对东方现代史诗的探求,这在早期的江河那里就有比较自觉的意识和追求。江河在1980年左右就曾呼唤史诗,他先前的《纪念碑》、《祖国啊,祖国》,就已内蕴着一种史诗的气魄和特质。但是,那时朦胧诗的整体追求是寻觅西方新异的声音,因此,即使是江河也不能一味地留连在古文化遗址之上。有一段时期,诗人江河曾一度辍笔,读着中国的历史、神话和诗歌,并一次又一次在广阔祖国的名山大川间神游,终于在1985年奉献出《太阳和它的反光》这组现代中国的古老神话。由此,一个饱蕴着独特的中国文化特质的意象群落组成了现代史诗的象征世界,诸如盘古开天辟地,羲和驭龙巡天,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使我们从中真正体验到了原始的生命意象。

后期朦胧诗主要包括前期的现代史诗和后期的新传统主义与整体主义诗歌,它是朦胧诗一次深入地自身变衍。在艺术的方式上,朦胧诗适应主体的表现要求,多采取意象手法,这里自然包括变形意象和象征意象。意象的密植、跳跃,意象间的递嬗、流动,这一切均致力于营造知性的空间张力场的效应。后期朦胧诗只不过把这种意象手法用到了更宏阔的艺术形式中,其意象的繁富、流丽与辉煌,更有过于朦胧诗,象征也从先前较多的单主题象征而深入到多主题象征。其发展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并也有某种程度的超越,但从总体和本质上看,它依然归属于朦胧诗范畴。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江河与朦胧诗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