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刿论战》是侧重于记事,还是侧重于写人?

我所见到的一些参考资料和分析文章,都没有明确地说这篇文章是侧重于记事,还是侧重于写人。但从他们具体分析的文字来看,有时是看作侧重于记事,有时则当成侧重于写人,前后是矛盾的。例如,三段的大意一般都是这样概括的:第一段,写战前的政治准备,第二段,写战争的经过,第三段,写战后总结胜利经验。这显然是把它看作侧重于记事的文章。但是在分析写作特点时却又说:《曹刿论战》的重点不是记叙战争,而是记曹刿对战争的高见卓识,记他采取的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这显然又是把它看作侧重于记人的文章了。

究竟应该怎样看它呢?我认为《曹刿论战》不是侧重于记事,而是侧重于写人,因为它的重点是记叙曹刿的言行。我们逐段来看。第一段,先略写曹刿请见鲁庄公的缘由和经过,再详写曹刿和鲁庄公的三问三答,重点在于突出曹刿对赢得战争胜利的根本条件的看法。曹刿认为,冤狱少,民怨就小,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才

“可以一战”。这正是他的高见卓识,正是他比“肉食者”高明的地方。作者在这一段里主要是赞颂曹刿的这一点,并不是记叙战前如何进行政治准备的。鲁庄公的三答,不过是标榜他平时的“德政”,而不是介绍他专门为这次战争进行政治准备的情况。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引用这篇文章时,倒是说过这样一句:“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那是从分析以弱胜强的战例的角度说的,意在说明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作为一篇选进语文课本里记叙文来分析,就不能照搬毛主席的这句话。我们是分析、归纳文章的段意,不是分析、总结一次战例。第二段,虽然简略地记叙了作战的经过,但是作者描述的重点却是曹刿的言行,读者最感兴趣的和集中思考的重点,也是曹刿两次说“未可”、“可矣”和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行动。而不是“齐师败绩”、“遂逐齐师”等战况。这里尽管尚未点明曹刿这样说、这样作的原因,但读者很自然地会想到:曹刿必有道理。因而油然而生敬佩之意。这一段实际上是埋下了伏笔,为下一段曹刿“论战”做了准备。所以,第三段是对第二段的补充交待,说明曹刿采取这种战略战术的道理,并不是什么“胜利后的总结”。文章用“公问其故”引出曹刿的“论”,是要进一步表现曹刿的高见卓识和军事才能,比第一段更加有力地说明他比“肉食者”高明。总之,写战前问条件,方战养士气,初胜察敌情,既胜论战术,都是突出曹刿这个人物。因此,《曹刿论战》的侧重点是写人,而不是记事。明确了这一点,概括段意和分析写作特点就会一致起来,不致前后矛盾。

二、应该怎样评价曹刿?

我所见到的一些参考资料和分析文章,一方面肯定了曹刿的深谋远虑、高见卓识和指挥才能。另一方面又说他是“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样的评价很值得商榷。我认为只肯定他的见识和才能是不够的,说他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更是不恰当的。《曹刿论战》里的曹刿,除了见识和才能值得称颂外,还有两点也不应该忽视。

一是他的爱国精神。在“齐师伐我,公将战”这样的关系到鲁国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曹刿要求见庄公,说明他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关心鲁国胜负。当他问清了“何以战”之后,还是不放心,又进一步提出“战则请从”的请求,要给鲁庄公当参谋,当助手。这种以主人翁姿态主动积极地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爱国精神,是很值得赞扬的。

二是他的勇毅精神。一个普通的人物入宫见国君,又是过问这么重大的国事,这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入宫的后果如何,很难预料。其乡人劝阻他不要参与,恐怕不一定是看不起他,很可能是为他担心。但是曹刿置个人于不顾,未听劝阻,还是毅然地进宫了。这种勇毅精神更是难能可贵的。

然而,这样一位可敬的曹刿,却被扣上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的大帽子,这是很不公平的。面对外国强敌的进攻,曹刿挺身而出,主动为鲁庄公出谋划策,最终击败了齐师,这首先是符合鲁国人民利益的,因此曹刿的行动应该肯定,无可非议。如果一定要对曹刿的行动作“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的阶级分析,那么曹刿的聪明才智也就不值得赞扬了。连抵御外敌都要当作“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加以批判,那么我们的古人还有哪一个有爱国主义思想可言呢?

三、应该怎样看待鲁庄公?

鲁庄公是《曹刿论战》里另一个重要人物,但是许多分析文章都把他忽视了,即使有提到他的,也是把他当作反面人物捎带贬低几句。我认为,忽视他不对,片面地贬低他更不应该。我们应该全面地、正确地看待《曹刿论战》里的鲁庄公。鲁庄公固然有鄙陋的一面(这里不详说了),但是也有可称道的地方,这就是他们的民主作风。从文章的记叙来看,曹刿不过是个非“肉食者”的下层小人物,而鲁庄公则是一国之君,一卑一尊,地位相差可谓悬殊矣!然而,当外敌当前,曹刿出于一片爱国之心,请求见庄公,庄公热情地接见了他。曹刿入宫后劈头就问:“何以战?”简直有点质问的口气,鲁庄公不仅不反感,还很耐心地一次又一次地作了答复,并且答应了曹刿“战则请从”的请求。与之同乘一辆战车,言必听,计必从,结果“齐师败绩”,鲁军大胜。战争结束后,鲁庄公还谦虚地“问其故”。鲁庄公允许非“肉食者”参与军国大事,不自以为是,虚心听取下层普通人物的意见,这在那个时代确实是一种难得的民主作风,是应该肯定和称赞的。试想,如果不是这样一个鲁庄公,曹刿岂不是徒有爱国热情?其聪明才智又怎能得以充分发挥?我们不应因为他是一个国君,就不愿和不敢说他几句好话。文章是这样表现他的,我们就应该这样评价他,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第1期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关于《曹刿论战》的几个问题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