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4日上午第二节课前,学校钟校长见喊,说要听一节课。随后一行人来到班上,不久第二节课开始了。照课堂进度,我要上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上节课结束的时候留下来的,还没有展开,所以这节课便进入这篇课文。
在师生共同问好之后,即要求学生将书翻到课本的第40页,明确今天所学习的篇章。不过,在此之前,我有几句话想说说。我们前面刚刚学过古文,是吧?学生同声说“是”,我问他们“上古文感觉如何?”,有一部分学生说“不好”。我当然知道这里多少有一点嗲味,便再问了一句“是这样的吗?有没有一点变化?”而他们又说没有。我再次追问“真的没有吗?”这时大家杂然而说有些。于是我说,哎,这就对了。但我也知道,这变化不是很大。以前初中的时候,你们的老师都是怎样讲古文的?当然,我也知道,这样的问法存在着一个危险。就见学生说“都是老师先将译文发给我们,对照阅读”。
“好不好呢?”“好。”部分学生回答说。当然,我知道这回答是有意的。于是又问:“真的好吗?”有一部分学生想了想后说不好。我说,确实是不好。前面几节古文上下来,有一些变化,但变化不大。这使我想起了一位人物,他的古文之好,真令人景仰,他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待学习古文的态度。大家看看会是谁?学生齐声是“梁启超”。
这样课堂便回到课文上来了。为什么要兜这样一个圈子,这里有一点我的意图,暂不说它。而接着说:“哎,对啊。我们今天就来感受一下这位人物。作者梁实秋先生,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现代文学家,并翻译过《莎士比亚全集》的。”就见很多学生一脸的惊讶和敬佩。然后,我结合课文的题目中涉及到的“演讲”一词询问他们对“演讲”知多少,于是课堂上七嘴巴舌地说开了,最后归结到“滔滔地说”、“说得很动听”、“有感染力”等内容上来。随即便让学生放开喉咙阅读这一课。学生读得很认真,投入。我边巡行,作扫视课堂状,边在黑板上板书“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待学生读罢。然后是让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而我也走下讲台与个别学生进行一点交流。有些学生作诡秘状,笑而置之,不提。
接下来的环节是“走进文本”。让一些学生起来发言。坐教室前排的一个学生说他感觉梁启超先生很“古怪”……我便问他怎么个“古怪”法,顺便黑板手书“古怪”二字。这名学生将课文的一些句子读了,“‘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他也有一点喽!’又很谦虚又很自负。”我问他这便是感觉他很古怪?他回答说,与一般的演讲不一样。又让他接着说。
他又找到了一个地方,读道:“他博文强记,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嗯,还有,他演讲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张口大笑,痛哭流涕。”
我对全体学生说,大家看,噢,在倒数第二段,倒数第三段。然后对他说,这说明什么啊?回答说,演讲时很投入,很专注。在做了即时的鼓励后,我便在在黑板上手书“投入”二字。又问一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是什么意思?旁边有学生小声说“手舞足蹈”。我说,哎,就是“手舞足蹈”的意思,这里的几个字都作动词。“张口大笑”,都知道,好,那“痛哭流涕”是什么意思?有学生说“痛哭流鼻涕”。于是我作了一下纠正,不当作“‘痛哭流鼻涕’。流涕是‘流泪’的意思。你们初中学了《出师表》,有‘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吧,(生答)哎,就是‘落泪’的意思。‘涕’作‘鼻涕’解在汉代就有了,但不常用。”就字词,我又问了一句,“不能自已”是什么意思?学生于是犹豫,思考起来。旁边有生说“不能控制自己”。我说,是的。“不能控制自己”,这“已”本是“止”的意思,这里可以引申为“控制”“克制”。并在黑板旁边手书二词。然后说,“那好,这几组词语活画出启超先生演讲时的专注投入的情态,仿佛就在眼前啊”。
然后再回到文本,“还有呢?”学生说:“感到他气质非凡。”于是我便在黑板手书“气质非凡”四字,又问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学生示意第三段。我便让一个学生来读──“随后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又出现了问题,便及时作了一下更正(“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这名学生有些不好意思。我说:“没什么的。这一节非常传神。如何‘风神潇洒’啊?”他说:“感觉长得潇洒。”“何以见得?”我问。有学生指着照片示意。
我说,对啊,我们来看看书上启超先生的照片。丰姿俊朗啊!忽然想起了他演讲风采,于东南亚募捐演说,为一大批大姑娘、小媳妇追随事,又一想,作罢。我说,“穿着肥大的长袍”,不像我们现在穿着这样……便笑着,并作比画状。众笑。“大家再看看‘左右顾盼,光芒四射’,眼睛有神,反应敏捷,魅力四射啊!……我读这里的时候,也是很激动,如果启超先生现在还活着,真想一睹他的风采,然后聆听他的精彩的演说啊。特别是现在古文已经岌岌可危的时候,古文教学甚至走入荒漠的时候,真想从先生那里获得一些教益和启迪啊。”
然后又问学生还有没有可谈的。他说就这些了,我便让他坐下。然后问“哪位接着再来?”已有生举手了,在教室后排。我便走了过去。这名学生也是识读──“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印象。”
问:“谈谈你读这里的感受,或者说你对启超先生有怎样的了解?”答曰:“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又问:“好!还有呢?”答曰:“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又问:“你读这里的感受如何?”答曰:“我觉得这里倒要谈谈他的政治。”
这时教室前面有生议论声,以目视之,静了下来。我说,好!启超先生是时代的风云人物,是在那一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是处在那一时代的政治高度上。大家说说政治与学术有没有关系?学生齐声说“有”。当然,关于政治与学术的关系,这方面他们还只是有一点朦胧的感受,我便补充说,“有研究表明,(如余恕诚《唐诗风貌》等,课堂不表。)政治与学术是深有关系的。比如,我们知道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成为唐代的文学精华,就是与他们的政治高峰体验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启超先生的学术也是……?”“时代的高峰。”杂然相说。
“是这样的,竟是这样的精彩啊。还有没有呢?”至于梁实秋先生淡化政治事,或文章语意侧重,皆不表。我问他还有没有可说的,他说没有了。我示意他坐下。但他刚刚坐下,随即又举手。我笑着让他再说。“我觉得‘“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他也有一点喽!”’显得很幽默。”
“‘幽默’二字好,能够见出人物的风神来。”于是我在黑板上手书“幽默”二字。接着又对大家说“那‘古怪’二字上面要加上引号了,是吧?”学生相许,便在黑板加了。
这一环节下来,大家对课文便有了一定的感受了。然后我选了一个地方,名曰“勘察现场”。再次阅读之后,我说,“现在来看看启超先生的演讲有关内容。我们来看看《箜篌引》。大家读后可有什么感受?”有学生小声说“有感受”。我便示意他说说。但他却说“我……我说不清”。我说“没关系的。能说多少是多少”,他说“还没想好”,我让他坐下。然后说:“大家将书翻到41页第二段,齐读一遍。”学生齐读之后,我便巡问还有没有可以谈谈的地方。学生望着老师,无语状。
我知道这对他们来说是难了点,于是我说,这可能难了些。便悲慨地读起来,“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河!”梁实秋先生甚至二十多年后自己亲身有了一番经历后才深有感触的。然后作大声而深情地读文章41页第二段有关文字,并在“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处加了力。
然后问,“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这“中”是什么意思啊?这时有学生小声“不清晰”。我说,是“内心”的意思,并手指比画。“同学们想想,这究竟是何等的悲慨苍茫了。可以想见当初启超先生的演讲究竟是怎样的……”
又有学生小声说是“悲剧”。我眼前一亮,随即说:“是的。悲剧,‘活画出一出悲剧’,请大家在这一句下面划上一线。这里的‘公’是谁?‘河’能否可渡?为什么还要渡河?为什么竟让诗人悲慨不已?这‘公’与谁有关系?诗歌所说的政治事,还是爱情事?到底是春秋、战国,还是后代发生的历史事件?等等,问题很多,这些还请大家课后去查查资料,就算课后作业吧。”
这则故事在《乐府诗集》卷二十六引晋崔豹《古今注》里说:“《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本来想引而发之,不发。
我接着又语调深沉地说,“人生啊,有多少人生的感受,只有他亲自经历了才有深刻的感受,梁实秋先生感受到了,还是在二十多年后,那究竟是怎样的苍茫而悲慨啊!”
这时在后排陶康楠同学,突然举手。这正是我所期待的,便马上止言,走过去请他说。他颇为激动地说:“我觉得梁启超先生演讲中读出里面的悲慨苍凉,也是跟他政治上的曲折经历有关。戊戌政变的失败,以及后来发生的很多事件都在这首诗里。”我也显得很激动,连说“好”。“你的理解很好,也很深。任何人都是带着他自己的体验来读作品的。你读出了梁启超先生!我们前面还讲政治与学术的关系,这里你读出了,很不容易啊!启超先生的坎坷曲折一生似乎都在这一首诗里。唉!”
然后我又挑出了一个词“表演”,来深化对于课文的理解。我说,大家看看有一个词,叫“表演”。随手将“表演”手书于黑板上。“请你们说说,对这一词有什么理解?不看书,要从你们自身的理解来看。”学生说,做样子给人看,又说,做得很好看。于是大家又议论起来。
就在热烈的议论之中,我冷不丁地问:“我想问问大家,这是不是真的‘表演’呢?”有学生说“不是”,又有小声说“做秀”。然后我放大声音说:“是的,是‘做秀’。‘做秀’是什么啊,是做假,做得表面很好看。我们已经在影视里见过多少演员在‘做秀’,又见过多少人在‘做秀’,像‘超女’什么的……”学生大笑。我问“大家看看我今天有没有‘做秀’?”学生笑说“有”。再问:“真的有吗?到底还是没有呢?呵呵。做秀,也许有,但不多。你们看,我今天也有一些汗呢。”学生又笑。
“基本上不做秀,是不是?”“不是。”学生又笑。我说:“不能这样的。上古文如果说不很理想的话,前面的诗歌,是不是也像今天这样的?”学生笑而认之。
“这就对了。真实好啊。……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关于‘表演’,我还想说一点。说实在的,我所感动的地方,除了第三段外,就是倒数第二、三段了。一个人在演讲的时候,是那么投入,那么入情,(读)‘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掏出手巾拭泪,听到的人不知有许多也泪下沾巾了!……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天下有几人啊!他将政治视为自己的人生舞台,他现在又将学术视为自己人生挥泻的舞台,我真正感受到了那是他生命之花的绽放啊!”说罢,将“生命的绽放”五字写在黑板上。
我又说,而更让我感动的是,“听过这演讲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想想现在的古文,我们同学对待古文的态度,你们以前老师对待古文的态度,唉,真是有很多话要说啊。学生眼睛望着老师,静静地,感动状。
最后一个环节是“回现场景”,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或者说,梁启超先生的印象如何。不表。
课后还有“余波”。正当我收拾好,刚出教室门,有一个学生过来。向我提了一个要求,想当担任语文课代表。吃惊地问:“不是有课代表吗?”答曰:“我也想担一担。”再问:“为什么要担呢?”“我现在好想好好地学习语文!”他颇为激动。
这一课上下来,也颇有些“状极愉快”的感觉。不是说这一课有什么精心的设计。其实设计是没有的──几乎没有。我向来讨厌这“设计”那“明确”之类。课堂不能再是备课的简单复制,课堂有课堂作用的机理。
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学会直面文本和自己的学生,而所有的落脚点都必须放置到“语言”上。语言从来都是活的,而意识像清水一般流淌于其间,如果教师不能感受到这一点,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学会感受到这一点,如果教师在讲授文本的时候,总是要借助于这样那样课前精心准备的“过渡工具”,如果教师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而时时节外生枝,那么,我们的孩子相信至今对于“语言”为何物还是茫然的。
令我欣慰的是,我的这些孩子已经知道一点在文字里穿行的意思,竟然也能够感悟到启超先生语言的某种“幽默”,甚至能够突发奇想而领悟到启超先生在读《箜篌引》时的悲凉慷慨。可谓为这一节课的最大收获。而这一点上,我并没有将所谓的资料发给他们,一切都源于那四句诗巨大的语言张力。而一节课是不是好,其实是非常其次的事情。我在想,如果当时将《箜篌引》资料给了学生,当他们知道了资料里面的一些细节,那么,他们还会去将注意力集中在启超先生的身上吗?毕竟,这一篇文章是传写启超先生的啊。所以,教师必须学会在课堂上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放弃在课堂上的引导。而引导有多种,究竟哪一种是切当的,是要选择合乎即时课堂语境的,可能还需要教师的灵机把度。
记得姜广平说,阅读是一种冒险,而课堂,对教师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语言这种东西,看似简单,其实需要花费极大的心力去经营的。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学会玩味语言,当你不断地将语言的浅表层的浮躁撇除后,那静静流淌的泉波就显现在你的眼前,像银练,像彩带。我无法形容这种语言给我带来的感觉。当我在十多年前读到梁实秋先生女儿编写的《梁实秋散文集》时,读到这篇文章,尤其是读到那首《箜篌引》时,感觉到无限的悲来。其承转之妙,是可以用一生来解读的。启超先生的读,实秋先生的读,由于境遇的不同,不可能是一样的,而二十岁读,五十岁读,肯定也是不同的。这样说来,其实是我们读者用尽自己的心血在沃灌着作品──这样一个无限张力的文本。
但是,我的课堂重心其实并没有放在对这首诗的解读上,虽然解读这首诗对于理解启超先生是有用的,然而,我是生活在今天,正如前面已经说到,每个人的时代境遇是不一样的,那么,他所关注的点与问题也不可能是一样的。对于我来说,我所关注的是,古文在今天的岌岌可危之势,我们教师必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来扭转这种颓势,所以,我要多谈行文的第三段和倒数第二、第三段。而文本恰恰又给予了我这样的机会。我相信灵魂是不灭的,而启超先生仍然可以照亮我们这个时代。显然,在今天,这个课堂上,我的某种企图是达到了。我的孩子们被我的努力,尤其是实秋先生的语言魅力所深深地打动了。但实秋先生却是静静地,在一旁观看着,我是知道的。
这一节课堂,也颇有些幽默与解嘲的味道。当然,课堂需要真实,这是我一贯的做法。通过这样朴实的课堂,只想说明,只要教师带着真诚的心灵走进课堂,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我们的课堂便不会是一个个虚假的叙事和放逸式的狂欢。我甚至觉得课堂上要凸现学生的价值导向,不能仅仅挂在教师自己的嘴上,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去。将孩子的任何一点感受到放大到可以见到的位置上,按照他们的理解方式进行课堂运作,并帮助他们进行阅读上的理解与拓展,这样才不悖于新教育价值的实行。
这一点,与老师们所津津乐道的设计相比,课堂里学生似乎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需要指出的是,文本是开放,而课堂也是开放的,课堂从哪里开始,其实并无问题,所谓因风起浪,或因棋说法,讲的就是因悟起解,自然而然。关键是,一定要从当下着眼。所以我对很多课堂花哨的导入便不以为然了。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将一次企图成功地暗渡──《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记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