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案例
一、背景与主题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几年的教改实践中已渐渐被广大教师所了解和接受,但我们知道,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才是课改的关键。由于新课程理念给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开放度,教育教学没有了固定化的模式,这让很多教师大伤脑筋,甚至有点无所适从的感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都在努力承担起课程开发者的角色,重视对客观存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是对课堂上非预期的生成性课程资源还不够关注或缺少应对经验,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学生丰富、独特的心灵体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课堂的生成性成就了课堂的丰富性、开放性、创造性与鲜活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我一直努力尝试着将课程预设和课程创生有机地融合,用心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建构的生动情境和鲜活的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姿多彩。
二、情景描述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我在反复阅读和思考之后,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通过朗读来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并认真地预设了教学方案,为配合教学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教学课件。第二天,我胸有成竹地走进教室,开始了我的教学进程。我首先引用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和几组春夏秋冬不同景物的图片导入新课,意在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交流了老舍的相关资料之后就进入阅读环节,我利用自己朗读的优势,配上抒情的钢琴曲让学生听读课文,同时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济南冬天的景物和济南冬天的特点。
在感知文本的同时,我用多媒体课件打出济南冬天的相关景物以及“无风、响晴、温情”的特点,当“温情”两字一出现,有一位学生突然大声说“错了,错了”,这时我才发现由于我一时的疏忽,把“温晴”的“晴”打成“温情”的“情”,打字出错的情况偶尔会出现的,所以我也没在意,就低声的跟学生说了句“真不好意思,我这么粗心。”正当我准备继续上课时,班里一个“捣蛋分子”大声地叫了一句“哎呀,还真是温情脉脉呀!”全班学生顿时哄堂大笑。当时我很气恼,但又不好当堂批评,否则会影响全体学生的学习情绪,正考虑准备怎么处置时,我忽然灵机一闪,“‘温情’非常符合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的景物的特点,为何不借用‘温情’一词来解读文本呢?”于是,等学生恢复平静后,我说:“某某同学的理解能力真不错,他已经很好的解读了作者在文中描写的景物特点了。知道是他刚才说的那个词吗?”学生一脸迷惘,一位调皮的男生说:“老师,是不是‘温情’?”(这时,只见那个“捣蛋分子”难为情地低下了头。)许多学生在底下窃窃地笑。
我微笑着问:“‘温情’一般用来形容什么人?”学生拉长声音回答说:“女人”。我顺势提出“用它来形容济南的冬天可以吗?请找出依据说明。”本来异常兴奋的学生突然沉默了,我的心也一下子提了起来,脑子快速思考着:如果学生不解此情,该怎么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正担心这个问题是否能完成我预设的目标时,一位文学素养不错的女学生缓缓地举起了手,她说:“我觉得很恰当,因为文中的好多比喻都跟女性有关。”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然后,她举出第
3
段中的比喻句“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她分析说:“首先这个比喻很形象,‘顶’字写出雪少,就像护士头上的帽子,松树的样子又跟穿着和服的日本女人很像,其次日本女人在我们的印象中都是很温柔的,那么日本的护士肯定是非常善良并且满含温情的,可见济南冬天山上的景物是充满温情的。”我被她的丰富的想象力和突出的理解能力感动了,就适时地评价说:“徐志摩《沙扬娜拉》中‘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的日本女人的无限柔情在老舍的文章里已被你解读得淋漓尽致了。”并且我当场鼓掌表扬她对文字的分析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原来是这样。”一位学生高兴地说。
这样,思维的导火索很快被点燃了,学生们纷纷举手,思维异常活跃。她自己也很兴奋,还想再举例子,结果有一个男生表示不满,说应该把机会让给别人。看着他踌躇满志的样子,我就把机会让给了那个男生,他找出了“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分析说:“害羞是斯文温柔的女孩子的特点,粉色就是女孩子害羞时的样子。这个句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济南小山温柔秀气的特点。”他还没讲完,另一个学生不停地喊“老师,老师,我讲。”并把手高高地举到我眼前,我被他的热情感染了,就让他回答问题。该学生分析了“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他分析出“花衣”是女孩穿的,很符合山上“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特点,“水纹”让人想起了水波,而且他还引用古诗“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来分析水纹的温情,济南冬天白雪覆盖下的小山充满似水的温情,济南白雪覆盖下的小山实在太动人了,可见作者非常喜爱济南的冬天。我被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高超的解读能力震撼了,他们居然能够引经据典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地阅读。在我富有激情地表扬和鼓励下,他们大胆地分析了第二段中的“小摇篮”“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他们说:“这是母亲的呵护和慈爱,母亲是女性,这是母亲的温情。”他们还分析了第五段中的“蓝水晶”“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等都和女性的温情有关。……
这一堂课,学生满怀激情,教师激情满怀,在动态的课堂生成中充满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在和教师、文本的对话中感悟文本的内涵,感悟语言大师的语言的魅力,感悟作者内心的情感。成功而完美的实现了教师预设的目标。这一切却是在教师不经意的错误中动态生成的。
三、反思与探究
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师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一瞥一笑都可能造成教学的“一波三折”,引出无限精彩,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收获。这种精彩,虽然无法预约,但是可以捕捉、可以放大,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成意识和高超的调控艺术。作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课程观,机智应对教学偶发事件,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1
、妙手偶得,妙语生花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信息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要有生成意识,但还必须能及时捕捉这些“闪烁不定”的教学资源,筛选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建构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差异的,当然不能要求学生都在教师的指挥棒下统一行动,一旦出现偶发事件,教师就要凭自己的教学机智,用“妙手”及时抓取有效资源,进行深入提问,引导学生擦出思维火花,促成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让妙语如花闪烁于整个课堂,生动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上述案例中的“不和谐音符”不仅扰乱了教学秩序,而且打乱了教师原先的预设,但教师并没有忙于责备,而是将错就错,及时抓住“温情”,用自己的妙语别具匠心地过滤了消极影响,用自己的教学机智不仅调控了课堂秩序,而且将消极因素成功地转化为有利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和教师对话、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实现了个性化的解读,学生妙语如珠,使课堂成了学生展示才能的平台,顺利而且精彩的完成了预设目标。所以,语文教师要及时修练“内功”,在接受新理念的同时,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学生观,认真学习,积极反思,提高自身素质,为课堂教学做好知识储备,为课堂随机事件做好应对准备,为自己提供更丰富更广阔的课程资源。
2
、精彩留给有准备的人
课堂要想有精彩的生成,首先得要有成功的预设。但这个“预设”指的是开放的预设,而不是教师精心严密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与教师的原先的教学思路不吻合的情况,如果一味地按照思路亦步亦趋地进行教学,那一定会落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潭。所以这种开放的预设应该是大预设,教师在先进的理念下认真地阅读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一旦出现“意外”时就能够从容镇定地处理和筛选教学资源,让“意外”也能出彩。同时,教师脑海中始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树立尊重学生的意识。这堂课的生成是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的。上课之前,我在反复解读文本之后,经过仔细思考,按照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去预设目标和教案,在预设时我已经对文本的语言和情感有了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所以当课堂上出现“意外”时,我能及时地把握住大方向,成功地完成了预设的目标。其实,这就是开放的预设。而且,在捣乱分子制造意外有损教师形象的时候,为了全体学生的课堂,我并没有当堂批评指责,而是用自己的语言委婉的告诉他这堂课的学习目的,既维护了该生的人格尊严,又维护了自己的形象,才能让其他学生思维在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自由驰骋。可见,这种看似偶然的精彩,其实背后隐藏着必然。
3
、为有源头活水来
现在的语文课堂不应是死气沉沉的分析,不应是教师慷慨激昂、口若悬河的讲解,语文课堂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阅读面广、语文素养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旁征博引,课堂上往往生成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堂课如果没有学生的精彩表现,没有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也是很难达到如此精彩的生成的。古诗曰:“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才能对文本的语言文字细腻性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引经据典的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才能使语文课堂气氛活跃,让语文课堂成为展示才能和培养能力的平台。大量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它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滋润学生的心灵,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引进源头活水,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清水流淌。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济南的冬天》教学案例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