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在前后对照中展示人物性格变化,突出中心意思的写法。
3.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济衰败、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级观念酿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悲哀。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八十六岁的贺知章返回离开五十多年的故乡时,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20世纪20年代,“我”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又会有何感触呢?今天我们学习鲁迅根据自己的回乡经历写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乡》。简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乡》就选自《呐喊》。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阴晦( ) 萧索( ) 祭祀( ) 秕谷( )
愕然( ) 寒噤( ) 惘然( ) 恣睢( )
2.背景介绍
(1)请问鲁迅的故乡在哪?对鲁迅的故乡你了解多少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了我们一些关于鲁迅故乡的信息,从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到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可以看出鲁迅的故乡如何?
【明确】
浙江绍兴——不仅景美,而且人淳朴、善良、友好。
(2)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是他对故乡的什么情感?
【明确】充满着留恋、喜爱、思念之情。
(3)在这一篇《故乡》中,作者抒发的是这种留恋、喜爱、思念之情吗?为什么?
【明确】不是,因为故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很糟糕。
(4)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应不断发展变化进步,可为什么故乡会越变越糟了呢?联系课文背景思考。
【时代背景】1921
年,辛亥革命,赶跑了一个皇帝,却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5)提问:课文中的“我”是不是鲁迅呢?
【明确】当然不是,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我才是真正的鲁迅。
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思考:
(1)请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叙写了“我”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
(2)小说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组织材料的?你能试着概括出小说的情节吗?
【明确】依据时间的顺序,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晨”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完)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
(3)了解小说中的人物:课文中写了故乡哪些人,试说说自己对这些人物的印象分别是什么。,小说主要写了谁?
【明确】 闰土 杨二嫂
闰土: 少年时,健康活泼,富有活力,勇敢机敏; 中年时,憔悴不堪,呆滞麻木,
杨二嫂:年轻貌美;中年时,贪婪自私,势利泼辣。
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好的文章总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它会让你或欢喜或悲哀,或豪情万丈,或悒郁满怀。《故乡》是一篇很好的小说,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被多个国家收入教科书中。上一节课,我们读了一节课的课文,那么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怎样的心情?在课文结尾,文中的“我”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师板书:悲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学生读课文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故乡的景、故乡的人。
1.故乡的景色又有着怎样的变化?
【明确】
童年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是一个寂静而又富有动感的世界:它是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总之,“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实际是少年“我”美好心灵的反映,是少年“我”与少年闰土和谐心灵关系的产物。
现在的故乡: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没有一些活气。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齐读,感受)
【过渡】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如果说故乡景色的悲凉可能会影响到“我”的心情的,而故乡的人的变化却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2.课文中写了故乡哪些人,主要写了谁?
【明确】
3.使我悲哀的闰土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写了他的变化。请细读课文,看看闰土二十多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明确】
少年闰土 | 中年闰土 | |
外貌 | 十一二岁 紫色圆脸 毡帽、银项圈 红活圆实的手 健康壮实 | 脸色灰黄 皱纹深 极薄的棉衣 眼肿得通红 破毡帽 手粗笨开裂 |
语言 | 语言朴质生动 热情纯真 | 说话吞吞吐吐 只是摇头 谦恭又含糊 |
动作 | 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 说话脱口而出, | 迟钝麻木 |
对我的态度 | 友好热情 纯真平等 | 恭恭敬敬 呼“我”老爷 |
对生活的态度 | 天真活泼 无忧无虑 勤劳能干 | 满脸愁苦 麻木迟钝 愚昧迷信 |
4.什么原因使闰土前后判若两人,难道仅仅只是岁月流逝的痕迹?)找出课文中的原文回答: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明确】多子—多子多福的封建意识。
饥荒——天灾。
苛税,兵,匪,官,绅——人祸(帝、封双重压迫的具体体现)。
【归纳】表层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深层原因:封建礼教封建等级观念。辛亥革命没有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各派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各据一方,连年混战,也就是文章所说的兵匪官绅。战争给农村带来了灾荒和歉收,再加上地主阶级的苛税,导致了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由于受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使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得满脸愁苦、麻木迟钝,但善良忠厚、勤劳朴实。
5.杨二嫂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作者也是通过对比,写出杨二嫂的变化。细读课文找出杨二嫂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的关键词语,分析一下杨二嫂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
二十 年前 | “终日坐着”人称“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 嘴唇也没有这么薄”“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 说明杨二嫂年轻漂亮,安分守己。 | |
二十 年后 | 外貌 描写 | 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 说明杨二嫂老丑而瘦 |
语言 描写 |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 表现杨二嫂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 |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 |||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 |||
动作 描写 | ……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
6. 杨二嫂为什么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明确】因为农村小城镇的破败、贫困的生活,小市民市侩的恶习使杨二嫂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如果说闰土的麻木让人同情,那么杨二嫂就令人可叹可鄙了,他们被生活压迫的扭曲了,“我”怎能不悲哀呢?所以这篇文章读起来让人感到特别的沉重。
7.提问:塑造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意义?
【明确】在小说中,杨二嫂是作为陪衬人物出现的,无论是肖像还是动作,都表现了杨二嫂的尖刻、自私,爱贪小才的性格特征,既是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反映当时农村经济衰败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同时也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展示了在这样社会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总结】小说塑造的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他们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俞前后农村生活的破产,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穷困,以及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五.合作探究,疑点追踪
l “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但“我”不失望,“我”憧憬着美好的故乡,“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l 小说为什么要描写宏儿和水生呢?寄予了作者怎样的希望?
【明确】作者寄希望于下一代,希望下一代能过上没有隔阂的新的生活。
l 难句理解
1. 小说中有两处写到“高墙”:
①“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②“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明确】第①处的“高墙”是实写,句子的意思是说“我”和“我”的朋友们孤陋寡闻,很单纯无知,很少与外界联系。第②处的“高墙”是虚写,是比喻的说法,指“我”与闰土之间隔着的“厚障壁”,即封建意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隔膜。
2.“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作者特意写“我在走我的路,”有什么用意吗?
【明确】有,这句话有双重含义。一层是实写走在离乡的异地谋生的路上。第二层,与下文联系起来思考,这里的“路”正是指“我想”的内容,也就是“希望”。因此,这句话在结构上统领下面的三段文字,在内容上提示下文。
3.“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这段话强调了实践的意义。空有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注重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无的。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希望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这个比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4.“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迫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对这句话应怎样正确理解?
【明确】这句话反映“我”一方面有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的茫远。因为任何作家都受世界观的制限。当时共产党还没成立,鲁迅并没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的“路”,因而“我”对路的憧憬不免朦胧。
六.课时小结,作业布置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那么,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故乡》教学设计33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