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取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背景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内容繁多、感情复杂,再加上语言冷峭含蓄,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在教授这一课时,传统课堂多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见解的机会,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对鲁迅先生在文中的情感的体验也是肤浅的。而随着网络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高效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

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我准备利用中央教科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这一试验平台,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对这一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希望以全新的学习方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探讨鲁迅文章的新学法、新教法。

这篇文章的学习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实体课堂进行,以整体感知文章为主要教学内容,并设置了“刘和珍事迹研究”、“《记念刘和珍君》思路研究”、“《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目的研究”、“《记念刘和珍君》情感研究”四个研究课题,四个学习小组分别承担了一个研究课题。第二阶段在虚拟课堂进行,教师把四个课题以论题的形式发布在网络论坛上,每位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成为论题版块的版主,组织组员以发贴、跟贴的形式在网上交流、讨论。

前一阶段的教学完成后,我发现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利用互联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够深入,研究结果缺乏文本依据的支持。针对前期的教学状况,第三阶段的教学回归实体课堂,以学生汇报研究成果为主,教师适当引导,完成对文本的细致深入的解读(本教学设计为第三阶段的单课时的教学设计)。

【本课时教学内容框架设计】

1、抓住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思路,理解文章的主题。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3、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创设氛围

鲁迅先生曾用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来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有一小块。”中国历史正是如此,无数的英烈浴血奋战,社会才得以步步前进,新中国才迎来了今天的祥和和繁荣。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去回顾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流血惨案──一九二六年“三·一八”惨案,让我们怀着景仰的心去纪念为国家的前行而殒身不恤的英灵。

二、发言交流,研讨课题

活动规则:

由论坛版主推荐一名或几名同学进行主报告,主报告人可以打开网络论坛,结合论坛文章发言,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其他组的成员如果对此课题的研究报告有不清楚、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询问或质疑,而这个课题的发言人及课题组的其他成员应予以必要的回答与解释。

活动程序:

课题组代表发言──学生质疑、询问──课题组成员答疑──教师引导、启发──教师总结、板书

预计问题:

根据学生网上讨论、交流的情况,预计学生可能出现如下问题:

1、不能清晰的把握本文的思路,把整理行文思路等同于归纳段落大意。

2、学生将本文的写作目的归纳为三点:赞颂刘和珍君,揭露社会黑暗,唤醒苟活世人。但对当时社会“浓黑的悲凉”缺乏深刻的认识,对“苟活者”的理解有偏差。

3、这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真切的情感,学生能把握作者悲愤交织的感情,但一般看不到作者表现在文中的理性的思考。

设问引导:

1、文章的第一、二部分有一句话前后出现了两次,是否重复罗嗦?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在悲痛的哀悼、忆想中,愤怒的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我只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为什么作者用如此激愤的话语?写“庸人”、“中国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等,表现鲁迅对中国人有那些独到的认识?

3、怎样理解“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有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这句话?鲁迅先生对徒手请愿持什么态度?

三、课堂反馈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虚拟课堂的学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在网络论坛上,同学们对这些问题或有争议,或理解不到位。在实体课堂上,把这些问题呈现出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再认识反馈课堂效果。例如:作者为什么以纪念刘和珍作为写作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话如何理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真的猛士”,应怎样理解?又为什么说真的猛士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四、课堂小结

学生朗读陶潜的《挽歌》。

教师小结:“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青山处处埋忠骨,愿烈士与青山同在,愿忠魂长存在你我心间。

五、布置作业

关于“三一八”惨案,除课本介绍的之外,你还了解哪些?你对刘和珍、杨德群等受害学生了解多少?你还读过其他作家描写和议论这场青年学生请愿运动的文章吗?你怎么看青年学生的请愿运动?查阅有关资料,作些归类、分析,发布在网络论坛上,与同学交流、讨论。

【板书设计】

思路研究 事迹研究 目的研究 情感研究

写作缘起 和蔼善 悼念刘和珍君 爱

生平事迹 渴求真理 揭露社会黑暗 恨

惨案意义 热血青年 唤醒苟活世人 思

五、教学流程图

(略)

六、教学效果评价

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不再只注重结果,更关注学习的过程。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检测,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学生是否能搜集、整理资料,是否能自主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地解决复杂背景中的真实问题,是否具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都成为评价学习、教学效果的参考。与大多数思想内容丰富的作品一样,鲁迅作品的阅读与理解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通过课堂反馈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初步理解,但鲁迅作品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更深入阅读鲁迅的原作,与鲁迅直接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教师的讲解只是一座桥梁,目的是使学生认真地读鲁迅作品,懂得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得到感悟与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如果一堂课能让教师感到鲁迅作品不算太难教,学生觉得鲁迅是可以亲近的大师,我想,也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2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