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背景:
1、阅读就是以他人的情感体验来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以他人的思想境界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说到底是一种对话,是编者、作者、文本、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复杂对话。在这诸多的元素之中,文本是关键,它是架设在编者、作者、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成为语文课关注的焦点。而解读文本不应该脱离品悟语言,语言承载思想,表达情感,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话语方式,通过品味揣摩语言,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世界,是语文教学的正确途径。
2、鲁迅作品的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说实在话,中学生中大多数人对鲁迅并不喜欢,没有好感,认为他性格古怪,动不动就骂人,整天横眉冷对,缺少宽容之心,心地狭窄;而很多人更不喜欢他的语言风格,认为晦涩艰深,不好理解……青少年学生对鲁迅的陌生和拒斥,与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概念化处理是有密切关系的。一个理应为民族所珍视的思想者,一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活生生的人日渐远离年轻的一代,不能不引起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反思。
英国诗人蒲柏有这样几句诗:“自然以及自然法则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降临于世!于是世界一片光明。”──其肃穆庄严的语气和无可争辩的力量,唤起人们对崇高与伟大之物的遐想!与鲁迅相遇,与一个杰出的伟人的心灵进行直接的交流和感应,就是引领灵魂走向崇高和伟大。
3、《记念刘和珍君》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篇鲁迅作品,也是一篇传统篇目。这篇文章以1926年北洋军阀段琪瑞执政府血腥虐杀青年学生为背景,熔哲理、激情与批判锋芒于一炉,充分展示了一个伟大思想者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当一个政府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践踏社会公理和正义,抛弃道德良知,违背法律尊严,倒行逆施,大肆屠杀无辜民众和爱国学生的时候,面对人类历史上空前野蛮、残暴的罪恶,以鲁迅为代表的一部分进步文人悲愤喊出“我控诉”的最强音,揭露真相,鞭挞丑恶,表现出难能可贵的道德良知和敢于担当的勇气,把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对社会责任和正义的坚守与维护的可贵形象定格在历史深处。
鉴于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高中语文学习应该具备的各种习惯、规范和方法还比较欠缺,因此,教学这篇文章,我将其简化处理,抓住能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络的重点词句,联系学生初中所学语文知识,品悟揣摩,借此引领学生对鲁迅不屈于专制邪恶的精神与人品产生爱与敬重的感情,像鲁迅一样去爱其所当爱,恨其所当恨。
课例回叙:
第一步:
介绍背景。除课本注释外,简要讲述两点:
1、这时期的“政体”: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国初年,军阀争权夺利,政治混乱不堪,从1912年到1928年,17年间,北洋政府换了47届内阁,长不过两三年,短的只有一天。
2、此时的鲁迅在北平已经居住10多年,其间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他看惯了“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是不管政府如何变,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军阀仰仗外国势力,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鲁迅深刻地看到了这一点。
第二步:
检查预习:
鲁迅曾称三一八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一天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这一天后又发生过哪些事?他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语言评论这件事?
学生分组汇报所收集的材料:惨案发生后,很多文化人都给予了高度关注,鲁迅也一连写成了多篇文章,一再表现出对枪杀事迹的意料不及,越是如此,越说明段政府的无耻和凶残。据三一八请愿参加者回忆,学生请愿时是很遵守秩序的,当请愿队伍发现段祺瑞不在政府,准备转去段公馆请愿。正在转移时,卫队突然开枪,造成血案。
鲁迅把三一八叫作“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可是他没想到这以后,又有许多可爱的青年被虐杀,一年多后的四一二,他的学生又一次被杀,几年以后的龙华,柔石等五位杰出的青年又被杀……
第三步:
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还有一些,找出来加以体会。
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第二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四节:“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第五节:“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第七节:“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一此记念刘和珍君!”
面对暴行,说还是不说,怎样说,都在严酷地检验着一个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和勇气。课文中这些翻来覆去叙说的话语,能够让人深切地感到鲁迅心中的悲慨痛惜和愤激不平之情。
第四步:品味关键语词,理解鲁迅的思想和感情:
如何抓住上面那些重点语句,带领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实实在在地走进鲁迅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是颇费斟酌的事情。从课堂上学生理解这些语句的情况来看,多空洞浮泛之语,少切近实在之辞,很不理想。因此,要求学生把上面那些话语放进具体语言环境中,联系初中所学的语法与修辞等知识具体考虑。
1、第一、二节从内容上可以归为一部分:叙说文章写作的缘起和目的。
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也”“早”这两个副词,表示“写一点东西”是自己内心的一种需要,不仅仅是因为别人的提醒。它是针对追悼会上程君的“正告”来说的,作为教师出席学生的追悼会,这是多么悲惨的事情!更何况这样的学生“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所以,对鲁迅而言,“写一点东西”,是为了安慰生者,更是为了纪念死者──这寂寞逝去的优秀青年。
可是,又为什么“无话可说”呢?“实在”这个副词传达出内心的极度悲愤和无奈。在第3段中,作者一方面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一方面说“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洋溢”“尤”,一实一虚,这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刘和珍等人的死难和恶势力的无耻,让鲁迅深感悲愤,“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第二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也早”“正”这些副词,体现了一种紧迫感,揭示出鲁迅作为一个思想者难能可贵的品质:他不仅仅是痛惜学生的死,愤恨专制的恶,更把批判的锋芒对准庸人。“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的客观原因,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庸人的大量存在。他们或许也有悲痛,也有不满,但是,他们不敢爆发,容易遗忘,而遗忘则是对野蛮的纵容,对罪恶的冷漠,对自我的放弃。“写一点东西”正是为了给庸人以当头棒喝,为了反抗平庸,拒绝遗忘。
由此,一、二两节就把惨案发生以来短暂时间内方方面面的反应写了出来:正义的力量,执政府,卑劣文人,庸人。可以这样认为:鲁迅面对的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权势集团,而几乎是整个落后的、沉睡的、麻木的社会。
2、第三、四、五节从内容上可以归为一部分:回叙死者事迹,揭露当局凶残无耻。
第四节:“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第三节回忆刘和珍生前的几个片段。她热心学生运动,为人正派,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反抗精神,不愧为“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回忆中反复突出了几个关键词:“态度温和”“常常微笑”“始终微笑”──一位可爱的青年。特别是“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作为先驱者,觉醒者,奋斗者,作为学生运动的中坚,在斗争最艰苦的时候,刘和珍是擎大旗的人物,可是从这几句话中又分明能看出她的寂寞与失落。她关注母校的前途,赶走了一个杨荫榆,但旧势力还在,制度没变,还会有新的艰难。在旧中国,反抗恶势力的群众运动往往是“一哄而起”,然后“一哄而散”,鲁迅明白刘和珍的忧虑,但他又能说什么呢?
鲁迅说过,他最感到悲哀的就是可爱的青年的死。国民有爱国的热情,国民有想法要告诉政府,这有什么错?不但遭到杀害,而且还极尽污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连在黑暗中洞若观火的鲁迅也没想到,政府竟然会对徒手请愿的学生队伍开枪,虐杀手无寸铁的学生,甚至包括刘和珍这样温和微笑的学生,作者当然说不出话!
第五节:“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但是”转折掷地有声,高亢激昂,“还有”一词把鲁迅不甘沉默,倔强不屈的性格表现得活灵活现。面对这样的虐杀,政府还振振有辞,文人还为之辩护,国人竟平心静气的麻木,作为一个斗士,鲁迅怎能昧着良心缄口不言?!这一节作者详细地叙说了刘和珍等烈士请愿死难的经过,意在揭穿真相,暴露罪恶,表现段政府的凶残。
3、第六、七节从内容上可以归为一个部分:讲述惨案的历史意义。
这一部分有几句话应该抓住,第六节“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第七节“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鲁迅为刘和珍等烈士的死而悲痛,颂扬她们的英勇壮烈,却并不意味着同意她们的斗争方式。鲁迅看透了反动政权的性质不是靠请愿就能改变甚至推翻的,他深刻认识到反动势力的强大和国民的不觉醒。他以“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一段话告诫民众,要变换斗争方式。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引领爱与敬重的阅读──以《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为例谈初高中衔接发布于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