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2、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

1、抓住文章特点,加强朗读教学,具体从感情基调、文章结构、语言特色、表达方式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现代文的阅读、鉴赏能力。

2、教学重点:

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3、教学难点:

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看课文注释①。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至极,同年(1926)四月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放录音。要求学生做到两点

1、解决生字词:

投影:

洗涤(dí) 惮(dàn) 攒射(cuán) 尸骸(hái) 桀骜(ào) 喋(dié) 绯红(fēi) 浸渍(zì)

2、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快慢、语音的轻重,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这是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让学生把握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是为了记念刘和珍等烈士而写的悼念性文章。作者为烈士的壮烈牺牲而悲痛,对酷杀烈士的段祺瑞执政府而愤恨。

3、试让学生回答,作者的悲愤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投影:

作者的愤怒主要表现在:

1、段祺瑞执政府对手无寸铁的爱国请愿的青年学生居然残酷虐杀,“死伤至数百人”,其惨状令人发指;

2、事后那些无耻的文人立即紧密配合,马上放出“流言”,污蔑学生是“受人利用的”,更加令人怒不可遏。

惨象、流言,强烈地刺激了作者的心,使鲁迅愤怒到无话可说的地步!

作者的悲痛主要表现在:

1、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学生为声援外交,抗议帝国主义入侵而举行请愿时,她们是“欣然前往的”,“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这样一个始终微笑、态度温和的青年学生,为了追求真理而惨遭杀害,作者怎么能不悲痛呢?“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2、当时一般市民,对于刘和珍她们的死,有的保持沉默,有的则作为饭后的谈资,随着时间的流逝,“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对此,鲁迅十分痛心,于是写这篇文章教育大家不要忘记这最黑暗的一天,不要忘记这血的教训,以激励人们的斗志。

统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不可抑制。朗读课文时,必须掌握此点。

三、分析课文结构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⑴ 介绍写作缘由。

⑵ 交待写作目的。

⑶ 回忆认识过程。

⑷ 抒写惊愕、义愤。

⑸ 叙述遇难经过。

⑹ 总结经验教训。

⑺ 热情讴歌赞扬。

2、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对七个部分作进一步的概括:

一~二部分:说明写作本文的起因和目的。

三~五部分:回忆往事,谈对刘和珍的印象,介绍她的为人,随后具体地记叙烈士殉难的经过,深刻揭露杀人者的滔天罪行。

六~七部分:评述革命青年死难的意义,号召革命者用更有效的方法去战斗。

3、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⑴ 读课文第一、二部分。

思考:作者写作本文的起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

起因一:来自群众的要求。开追悼会的当天,程君问“我”,并“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起因二:因为刘和珍反抗黑暗,追求光明。在进步刊物常遭扼杀的情况下,尽管生活很艰苦,刘和珍毅然预订了全年的《莽原》。就此,“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也”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起因三:听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因此写本文,“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写作目的:悼念烈士,揭露敌人,教育“庸人”,激励人们起来推翻这“非人间”。

⑵ 读课文第三~第五部分:

(一名学生读第三部分,集体读第四、五部分)

第三部分:追述作者与刘和珍生前的交往,介绍了刘和珍的高尚品德。这一部分写了三件事:

① 在反杨斗争中,刘和珍“不为势力所屈”,不畏强暴;

② 授课交往中,感受到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性格特征;

③ 驱杨斗争胜利,女师大复校后,有些教职员准备陆续引退,她却“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写出她宽广的胸怀和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

⑶ 第四、五部分:详细叙述了刘和珍等烈士在惨案中英勇牺牲的经过。这两节夹叙夹议,既是对烈士精神的颂扬,又是对杀人者惨无人道的凶残本性的声讨与鞭挞。抓住文中重要语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明确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

“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

⑷ 读课文第六、七部分:

第六部分:用“煤”作比喻和引用陶渊明诗句,评述革命青年死难的意义。

第七部分:总结全文,概括了作者对惨案的看法,论述了烈士殉难的深远影响,鼓舞人们前进。

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与文章开头“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相呼应。这结句,既是作者悲愤感情的真切流露,又点明题目,使文章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4、小结本文结构特点:

全文七个部分,既独立成段,又上下紧密贯通,首尾呼应,脉络清楚,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主旨。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部分。

2、思考文中警句、关键句子的含义。

第二教时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讨论分析灵活而多变化的语言特色

鲁迅是伟大的语言大师。本文运用灵活而多变化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特别是遣词造句,精确得当,警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出色运用,使文章波澜起伏,准确地表达了既真挚又复杂的感情。(试让学生先讨论,然后教师投影:警句及使用反复、反语、对偶、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1、警句:

这是一种言简意赅、富有深刻哲理性的语句。

⑴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直面”,直接面对。“正视”,正面看(用严肃认真态度对待),不躲避。“哀痛者”,为……感到哀痛的人。“幸福者”,为……感到幸福的人。叠用“敢于”,强调了猛士的勇敢精神,同时自然流露出赞颂之情;用“怎样”表明了猛士的“哀痛”“幸福”的程度,这也是对猛士的革命幸福观的赞颂。这两句话连起来的意思是:真正的革命斗士,能够面对黑暗现实,不惧怕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他们为民族的衰亡、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痛苦而担忧,他们是痛苦的,所以说是“哀痛者”;他们又不怕牺牲,勇敢战斗,他们把能为人民而死当作最大的幸福,所以又说是“幸福者”。这两句话是对包括死难烈士在内的革命志士的热情讴歌。

⑵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用反复手法和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复句,指出“沉默”的两条出路:“爆发”或“灭亡”。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世人的呼唤、激励和鼓动,只有斗争才有希望。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更,副词,更加。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暂时还未站起来斗争的人,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的壮烈事件中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志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奋勇前进。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充满感奋之情。

2、反复:

为强调某些内容,或表达强烈、缠绵的思想感情,或突出某一种精神,可以使同一词语、句子或整段文字多次重复出现。

如:本文前后五次写到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反复写她“微笑”“温和”,作用有二。一是写出刘和珍对同志对师友和蔼可亲的温柔善良的性格;二是反衬杀人者的凶残下劣本质和反动文人的寡廉鲜耻。

3、反语:

用反语来讽刺揭露敌人的罪行,这是鲁迅先生常用的一种战斗方法。

(引导学生回忆)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其中“文明人”“伟绩”“武功”都是明显的反语;“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对三个女子的大无畏精神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是对敌人杀人罪行的极大讽刺。

综观全句,其主要意思是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三·一八”大屠杀的野蛮残暴,使历史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5、对偶和排比:

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字数相等的语句,用严密的结构,精练的文字,和谐的音节,互相映衬,给人以凝炼、缜密之感。

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在概括“三·一八”惨案时(课文第七部分),用的是排比句,“一是”揭露当局者的凶残,“一是”痛斥流言家之下劣,“一是”赞扬烈士精神之高贵。语句简练、整齐,气势贯通,概括力强。

6、引用和含蓄:

课文引用了陶渊明《挽歌》的四句话,见课文注释。就上下文语气看,鲁迅引用陶渊明诗句的意思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为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有的句子委婉曲折,意思含蓄,需要认真咀嚼。

如:第一部分两次用“只能如此而已”,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悲痛万分的心情。“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看似有矛盾,其实十分真切地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复杂心情。

7、比喻:

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新鲜。

“忘却的救世主”比喻人们要忘记“三·一八”惨案了;用煤的形成比喻徒手请愿作用不大,等等。

8、用词准确精当: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中国人”泛指所有的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用“浓黑”形容“悲凉”,把较为抽象的感受形象化,同时,自然使人想到这“悲凉”是由社会的浓重的黑暗产生的。表现的感情深沉而强烈。

9、学生背诵警句及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三、讲解本文熔“叙述、抒情、议论”于一炉的表达方式

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对烈士的生平、死难的情况,用概括的叙述作交代;对烈士精神的赞扬和对杀人者罪行的谴责,用抒情手法;对惨案的意义及请愿的作用,则议论的十分深刻。文章第一~第五部分,以叙述、抒情为主;第六、七部分以议论、抒情为主。

以第五部分为例:

首先叙述了刘和珍请愿而遭到惨杀的经过,痛斥了敌人的滔天罪行,抒发了对烈士的崇敬、赞扬之情;尔后用反语讽刺,抒发了对敌人的无比愤怒的感情;最后又用议论抨击了反动派的凶残。叙述、抒情、议论三者交错进行,熔于一炉,而又以爱憎分明的感情为线索贯穿全文,这样写来,条理清楚,感情真挚,议论有据,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战斗性。

第七部分,有记叙,有议论,有抒情,三者融合在一起,语言精练,内容丰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把记叙、议论、抒情融合在一起,有极强的表现力。

学生读课文作进一步体会。

四、学生质疑,教师释疑解答,并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二部分。

2、整理笔记,完成练习册上习题。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2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