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泰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角色(jué) ?戛然(jiá) ?徇私枉法(xún) ?刚毅木讷(nè)

B.砚台(yàn) ?承载(zài) ?经济杠杆(gǎn) ?百折不挠(náo)

C.挨次(ái) ?谙习(ān) ?稗官野史(bài) ?刚愎自用(bì)

D.宝藏(cáng) ?谄媚(chǎn) ?韬光养晦(tāo) ?一诺千金(nuò)

【答案解析】1、B(A xùn C āi D z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迄今 ?锋芒必露 ?营私舞弊 ?恣意妄为

B.报负 ?觥筹交错 ?兵荒马乱 ?幡然悔悟

C.缘分 ?以儆效尤 ?言简意赅 ?融会贯通

D.申述 ?一脉相承 ?指手划脚 ?俯首帖耳

【答案解析】C(A必-毕 B报复或抱负 D划-画)

3.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人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学者认为,清明节成型于大唐盛世,是清明节、寒食节、上已节三者____而成的节日。当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整个时代呈现出____的气象。查阅典籍可以发现,唐代的正史、野史、诗歌文论中____清明的记载比比皆是,向我们展示了时人过清明的真实____。

A.融合 蓬勃向上 ?关于 图景 ?B.融合 ?朝气蓬勃 ?对于 情景

C.融汇 朝气蓬勃 ?对于 情景 ?D.融汇 ?蓬勃向上 ?关于 图景

【答案解析】A(融合—若干种事物互相渗透,合为一体;融汇—融合汇集。蓬勃向上—繁荣旺盛;朝气蓬勃—多形容人。关于—突出相关性;对于—强调针对性。图景—描述或想象中的景物;情景—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笼罩在螺旋藻上的一系列保健光环多为忽悠,其子虚乌有的“保健功效”完全源自生产厂家的过度宣传。

B.现今,因不满意物业服务而解聘物业公司实行小区业主自治的情形已屡见不鲜,但事实上情况大都不尽如人意。

C.园林管理、消防等多家部门近日通报,山区暮春旱情严重,存在诸多火灾隐患,如不从长计议,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D.当前木地板市场挂羊头卖狗肉的不良商家不少,专家告诫装修业主,购买产品时一定要认清购买的品牌。

【答案解析】C(从长计议:慢慢地多加商量。这里误认为是“未雨绸缪”或“从长远利益早作打算”。)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撰文说,如果世界各国不采取及时措施,全球将面临淡水危机,由此可能引发“争水之战”的悲剧。

B.有些国家用传统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能源问题,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增加能源需求品头论足,鼓噪“能源威胁论”。

C.短期出国游学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正规高端的海外研修平台,使其获得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学课程体验,并有助于个人素质。

D.专家提醒,家长应尽量避免给孩子购买颜色特别鲜艳的玩具,因为这些玩具可能会诱发孩子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的疾病发作。

【答案解析】B(A语序不当,“及时”就调到“采取”的前面;C成分残缺,“个人素质”前增加“提高”;D句式杂糅,可删除“发作”。)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6—8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企业、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的双重角色。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地步,它可在几秒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1分钟就做出反馈,其实时性、现场感与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带来的已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各地,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其传播和诠释。

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2017年1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开通10余天,粉丝数量达到16万多,有千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截至3月8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并解救被拐卖儿童6个。

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话题、关注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公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透视中国的“微博热”,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摘自《现代传播》2017年第4期)

6.下列有关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的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

C.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决定着公共舆论的走向。

D.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答案解析】C(C“并决定着公共舆论的走向”错。文章谈到国内新的舆论机制时说:“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故应是微博对公共舆论有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决定。)

7.综观全文,下列不属于“微力量”主要体现的一项是

A.传统媒体、政府机构、企业、人物等人驻微博,加快了社会信息化进程。

B.微博主要给传统媒体在媒介传播方式和新闻传播主体两方面带来了改变。

C.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改变了当前国内的媒介生态。

D.微博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了影响。

【答案解析】A(本项是原因,不属于“微力量”主要体现)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

B.“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实说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且对社会有所改变。

C.微博信息形式、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D.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的一部分,促进了社会交往,对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了重塑。

【答案解析】D(A“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错,为外加信息;“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也错,有违事实。B“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错,不合文意。根据文意,应是微博的出现引起社会形成新的舆论机制,而不是“微博”本身。C“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错,不能必然地推断。)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2017年新泰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部分试题发布于2020-11-2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