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摸底练习试卷】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软实力”的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学者约瑟夫·奈在其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力量的本质》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面对前苏联、中国、欧洲、日本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美国可以少用“硬”而多用“软”,运用包括美国文化的吸引力、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在内的软实力,作为一种同化行为的权力,来继续维持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地位。
今天,中国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关注,同样是基于对中国文化在未来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这一考量。从这一角度看,文化软实力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与“他者文化”的遭遇中所彰显出来的创生力量。而一个民族文化的创生力与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在增强。
费孝通先生曾认为,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自身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对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就此来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指的是在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对未来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如何健康发展的自觉。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要知道“我从哪里来”,即对我们民族文化传统有自知之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岁月中所形成的核心价值系统,是我们面向未来创建新文化的“理由”。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贵和持中,自强不息”。全球化时代我们强调文化的主体性、本土化,须知本土文化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核心价值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建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伴随着国家硬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也得到了全面而迅速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文化贸易和经济活动都面临一个和国外资本同台竞争的问题,如果不建构文化软实力,不仅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输出有问题,影响力受到限制,而且还会被别人占领本土市场,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
(取材于邹广文《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建构路径》)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化软实力”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软实力是相对文化“硬”实力而言的一种说法。
B.文化软实力可以确立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地位。
C.文化软实力是一种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D.文化软实力是由一个民族的文化创生力量彰显的。
2. 根据“材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指什么?(3分)
材料二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创造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国古代渐渐形成了全民族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恕、廉、勇等。
在当今中国,所有文化和社会问题,说到底,都与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情复杂,发展不平衡,矛盾积累多,正处于社会转型、变革激烈的时期。特别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蜂拥而来、真假难辨,使中国社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难度越来越大,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反映全国各族人民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很难确立共同的理想信念、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动国家健康发展。因此树立全民族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尤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警示作用。
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他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没有价值判断标准、莫衷一事、不讲原则、不知取舍的民族和国家,势必浑浑噩噩、良莠不分、无真理正义可言,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可能赢得国际尊重。
(取材于张国祚《学习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大思路》)
3. 根据“材料二”,对当代中国“树立全民族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包括仁、义、礼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B.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情复杂,发展不平衡,矛盾积累多。
C.是确立共同理想信念、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动国家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D.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有助于赢得国际尊重。
4.“材料二”中的加点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审时度势 B.莫衷一事 C. 浑浑噩噩 D. 良莠不分
材料三
通俗艺术软实力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是以通俗艺术为资源的一种文化软实力。全球信息化的加速,公共广场的出现,使通俗艺术成为沟通世界的媒介。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本土文化,代表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是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文化标志与符号。然而,传统文化由于其特定的历史阶段性,其语言表达、价值观念、生活理念、伦理道德规范、行为模式等方面与现代社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就有一个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问题。通俗艺术软实力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人们也许不熟悉小说《红楼梦》中那个“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但人们绝不缺乏对于林黛玉的想象,因为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中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的形象已经深入千家万户。
再如,武侠类型电影使全世界公众看到中国功夫的神奇,同时功夫本身就传达着刚柔相济,内敛而不张扬,重修为品性、惩恶扬善等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品德。从《少林寺》到《英雄》,从少林功夫到太极功夫,中国的功夫片从国内走到国外,也引起好莱坞的关注,美国梦工厂出品了动画巨制《功夫熊猫》系列,其主角“阿宝”是一个憨态可掬的中国国宝大熊猫,他实现梦想的过程突出了中国文化的特质——阿宝要成为“神龙大侠”并克敌制胜、拯救功夫的关键是要做到“内心平静”。这显然是对道家“至虚极,守静笃”的虚静【1】说的演绎。当阿宝静下心来,在水上做起左右抱球这一太极的经典动作时,中国文化便由中国的使者大熊猫呈现在全球公众面前。
(取材于王一川《文化艺术与文化软实力》)
注释:【1】虚静: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其本质是以和谐的心态来创造和谐之美。
5. “材料三”中《功夫熊猫》的主角阿宝做到了道家“虚静说”提倡的“内心平静”而成为“神龙大侠”,下列选项中的语句,不属于道家思想的是(2分)
A.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C.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6.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各项不属于“文化软实力”的一项是(2分)
A.“贵和持中”思想 B. “百度”搜索引擎
C. 电视剧《红楼梦》 D. 电影《功夫熊猫》
7.建构文化软实力有什么意义?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4分)
8.本大题的三则材料对你理解“中国文化软实力”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简要说明。(5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
①夫士戒乎有意耀其才也,有运才之本存焉。有意耀其才,则无论其本拨而神泄于外,而其才亦龊龊碌碌,无纤毫之用于天下。夫惟杜机葆贞,凝定于渊默之中,即自弢【1】其才,卒不得不显。盖其本立,其用自不可秘也。今夫花萼蕃郁,人睹木之华,而树木者固未尝先溉其枝叶,而先溉其根,何也?所培在本也良玉韫于石不待剖而山自润明珠含于渊不待摘而川自媚莫邪藏于匣不待操而精光自烁人不可正睨者何也有本在焉其用自不可秘也。
②而晚代文士,未窥厥本,呶呶【2】焉日私其土苴而诧于人。单辞偶合,辄气志凌厉;片语会意,辄傲睨千古。谓左、屈以外,别无人品;词章以外,别无学问。是故长卿摛藻于《上林》,而聆窃赀之行者汗颊矣。康乐【3】吐奇于春草,而耳其叛逆之谋者秽谭矣。下逮卢、骆、王、杨,亦皆用以负俗而贾祸,此岂其才之不赡哉?本不立也。本不立者,何也?其器诚狭,其识诚卑也。故君子者,口不言文艺,而先植其本。凝神而敛志,回光而内鉴,锷敛而藏声。其器若万斛之舟,无所不载也;其识若登泰巅而瞭远,尺寸千里也。故方其韬光养嘿【4】,退然不胜,如田峻野夫之胸无一能。而比其不得已而鸣,则矢口皆经济,吐咳成谟谋;振球琅之音,炳龙虎之文;星日比光,天壤不朽。岂比夫操觚属辞,矜骈丽而夸月露,拟之涂糈土羹,无裨缓急之用者哉!
③盖昔者禹、尹、虺、召之徒,皆备明圣显懿之德,其器识深沉浑厚,莫可涯涘。而乃今读其训、诰、谟、典、诗歌,抑何尔雅闳伟哉!千古而下,端拜颂哦,不敢以文人目之,而亦争推为万世文章之祖。则吾所谓其本立,其用自不可秘者也。信乎器识文艺,表里相须,而器识狷薄者,即文艺并失之矣。虽然,器识先矣,而识尤要焉。盖识不宏远者,其器必且浅浮;而包罗一世之襟度,固赖有昭晰六合之识见也。大其识者宜何如?曰:豁之以致知,养之以无欲,其庶乎!
(取材于袁宗道《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注释:【1】弢:掩藏。【2】呶呶(náo):多言,即唠叨。【3】康乐:即谢灵运。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4】嘿:同“默”。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则无论其本拨而神泄于外 无论:更不必说
B.而树木者固未尝先溉其枝叶 树木:种树
C.口不言文艺 文艺:写作的学问
D.则矢口皆经济 经济:经世济民(的道理)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而树木者固未尝先溉其枝叶 B. 呶呶焉日私其土苴而诧于人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然力足以至焉
C. 则吾所谓其本立 D. 信乎器识文艺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夫惟杜机葆贞
只有杜绝机巧保住纯真
B. 回光而内鉴,锷敛而藏声
回转光采而照亮内心,收敛锋芒而隐藏名声
C. 星日比光,天壤不朽
像星星和太阳比光亮,像天与地一样永垂不朽
D. 大其识者宜何如
扩大自己学识的人应该怎么样
12.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②段“左、屈以外”中的“屈”指战国末期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
B.第②段中的“康乐”与“谢公宿处今尚在”中的“谢公”指的是同一个人。
C.第②段中的“卢、骆、王、杨”指“初唐四杰”卢照邻、杨炯、王勃、骆宾王。
D.第③段中的“训”、“诰”是《尚书》中一些篇的省称,《尚书》是“四书”之一。
13.请把最后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4.请用“/”给第 ①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5分)
15.孔子认为读书学文的基础是做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而作者认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请谈谈你对这两种看法的认识。(6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8题。
沁园春 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1】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须豪客,【2】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3】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4】,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注:【1】刘克庄:南宋词人,其词继承了辛弃疾的爱国主义传统及豪放风格。【2】牛角书生:用隋末英雄李密少年时牛背上读书遇权臣杨素事。虬髯豪客:用虬髯客张仲坚遇李靖,折服于李世民事。【3】燕然:即燕然山。《后汉山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4】磊块:一作垒块,《世说新语任诞篇》云:“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首三句连用三个数词,塑造出作者年少时精通韬略、武艺高强的形象。
B.“曾请缨”与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的“请缨”,都指投军报国。
C.“折腰”反用陶潜作彭泽令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事,暗指自己今日不得志。
D.“怅”两句写出了词人未能出击强敌、勒石纪功而草草南归的歉疚之情。
17.下片“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自己内心的感慨。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9分)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孟郊《登科后》)
B.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乙亥岁》)
C.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梅尧臣《东溪》)
D.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氓》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氓”婚前婚后的不同态度:婚前是“总角之宴, ”;婚后是“ ,至于暴矣”。陆游《钗头凤》中运用这种手法抒发被迫离异的痛苦:上片忆往昔夫妻偕游的美好情境,“ , , ”;下片写夫妻被拆散后唐婉的憔悴,“春如旧,人空瘦, ”。
18. 刘克庄此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借用古人古事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试比较这两首词,简要分析其塑造的自我形象或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
四、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阅读老舍《四世同堂》的节选部分,完成19-25题。
北平陷落了,瑞宣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出来进去,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他失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出了屋门,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一低头,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眼前黑了一小会儿——天还是那么晴蓝,而北平已不是中国人的了!他赶紧走回屋里去。到屋里,他从平日积蓄下来的知识中,去推断中日的战事与世界的关系。忽然听到太太或小顺儿的声音,他吓了一跳似的,从世界大势的阴云中跳回来:他知道中日的战争必定会使世界的地理与历史改观,可是摆在他面前的却是这一家老少的安全与吃穿。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不能再去出力挣钱。父亲挣钱有限,而且也是五十好几的人。母亲有病,禁不起惊慌。二爷的收入将将够他们夫妇俩花的,而老三还正在读书的时候。天下太平,他们都可以不愁吃穿,过一份无灾无难的日子。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平日,他已是当家的;今天,他的责任与困难更要增加许多倍!在一方面,他是个公民,而且是个有些知识与能力的公民,理当去给国家做点什么,在这国家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在另一方面,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平日就依仗着他,现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一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作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
出来进去,出来进去,他想不出好主意。他的知识告诉他那最高的责任,他的体谅又逼着他去顾虑那最迫切的问题。他想起文天祥,史可法,和许多许多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想起杜甫在流离中的诗歌。
老二还在屋中收听广播——日本人的广播。
老三在院中把脚跳起多高:“老二,你要不把它关上,我就用石头砸碎了它!”
小顺儿吓愣了,忙跑到祖母屋里去。祖母微弱的声音叫着:“老三!老三!”
瑞宣一声没出的把老三拉到自己的屋中来。
哥儿俩对愣了好大半天,都想说话,而不知从何处说起。老三先打破了沉寂,叫了声:“大哥!”瑞宣没有答应出来,好像有个枣核堵住了他的嗓子。老三把想起来的话又忘了。
屋里,院中,到处,都没有声响。天是那么晴,阳光是那么亮,可是整个的大城——九门紧闭——像晴光下的古墓!忽然的,远处有些声音,像从山上往下轱辘石头。
“老三,听!”瑞宣以为是重轰炸机的声音。
“敌人的坦克车,在街上示威!”老三的嘴角上有点为阻拦嘴唇颤动的惨笑。
老大又听了听。“对!坦克车!辆数很多!哼!”他咬住了嘴唇。
坦克车的声音更大了,空中与地上都在颤抖。
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带着它的由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宫殿,坛社,寺宇,宅园,楼阁与九条彩龙的影壁,带着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桥梁,与四季的花草,带着它的最轻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不为什么,不为什么,突然的被飞机与坦克强暴着它的天空与柏油路!
“大哥!”老三叫了声。
街上的坦克,像几座铁矿崩炸了似的发狂的响着,瑞宣的耳与心仿佛全聋了。
“大哥!”
“啊?”瑞宣的头偏起一些,用耳朵来找老三的声音。“呕!说吧!”
“我得走!大哥!不能在这里作亡国奴!”
“啊?”瑞宣的心还跟着坦克的声音往前走。
“我得走!”瑞全重复了一句。
“走?上哪儿?”
坦克的声音稍微小了一点。
“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旗下活着!”
“对!”瑞宣点了点头,胖脸上起了一层小白疙瘩。“不过,也别太忙吧?谁知道事情准变成什么样子呢。万一过几天‘和平’解决了,岂不是多此一举?你还差一年才能毕业!”
“你想,日本人能叼住北平,再撒了嘴?”
“除非把华北的利益全给了他!”
“没了华北,还有北平?”
瑞宣愣了一会儿,才说:“我是说,咱们允许他用经济侵略,他也许收兵。武力侵略没有经济侵略那么合算。”
坦克车的声音已变成像远处的轻雷。
瑞宣听了听,接着说:“我不拦你走,只是请你再稍等一等!”
“要等到走不了的时候,可怎么办?”
瑞宣叹了口气。“哼!你……我永远走不了!”
“大哥,咱们一同走!”
瑞宣的浅而惨的笑又显露在抑郁的脸上:“我怎么走?难道叫这一家老小都……”
“太可惜了!你看,大哥,数一数,咱们国内像你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又有些本事的人,可有多少?”
“我没办法!”老大又叹了口气,“只好你去尽忠,我来尽孝了!”
这时候,李四爷已立起来,轻轻的和白巡长谈话。白巡长已有四十多岁,脸上剃得光光的,看起来还很精神。他很会说话,遇到住户们打架拌嘴,他能一面挖苦,一面恫吓,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因此,小羊圈一带的人们都怕他的利口,而敬重他的好心。
今天,白巡长可不十分精神。他深知道自己的责任是怎样的重大——没有巡警就没有治安可言。虽然他只是小羊圈这一带的巡长,可是他总觉得整个的北平也多少是他的。他爱北平,更自傲能作北平城内的警官。可是,今天北平被日本人占据了;从此他就得给日本人维持治安了!论理说,北平既归了外国人,就根本没有什么治安可讲。但是,他还穿着那身制服,还是巡长!他不大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
“你看怎样呀?巡长!”李四爷问,“他们能不能乱杀人呢?”
“我简直不敢说什么,四大爷!”白巡长的语声很低。“我仿佛是教人家给扣在大缸里啦,看不见天地!”
“咱们的那么多的兵呢?都哪儿去啦?”
“都打仗来着!打不过人家呀!这年月,打仗不能专凭胆子大,身子棒啦!人家的枪炮厉害,有飞机坦克!咱们……”
“那么,北平城是丢铁了?”
“大队坦克车刚过去,你难道没听见?”
“铁啦?”
“铁啦!”
“怎么办呢?”李四爷把声音放得极低,“告诉你,巡长,我恨日本鬼子!”
巡长向四外打了一眼:“谁不恨他们!得了,说点正经的:四大爷,你待会儿到祁家、钱家去告诉一声,教他们把书什么的烧一烧。日本人恨念书的人!家里要是存着三民主义或是洋文书,就更了不得!我想这条胡同里也就是他们两家有书,你去一趟吧!我不好去——”巡长看了看自己的制服。
李四爷点头答应。白巡长无精打采地向葫芦腰里走去。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将将:是“刚刚”的意思,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
B.恫吓:“恫吓”的“吓”与“吓唬”的“吓”读音相同。
C.铁:在文中是“一定”“必须”的意思。
D.无精打采:不振作的样子,“采”也可以写作“彩”。
20.下列诗句与其吟咏的对象,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望惟留三别恨,秋兴只为九州潸——杜甫
B.但使南疆猛将在,不教倭寇渡江涯——文天祥
C.若非丞相扬州死,谁报高皇养士心——史可法
D.曾经幽默丹青手,写尽皇都民俗情——老舍
2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平陷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瑞宣陷入了矛盾与苦恼中。
B.听到老三要离开北平,瑞宣口里阻拦,心里却是非常支持的。
C.李四爷因为与白巡长关系好,因此敢于公开说“我恨日本人”。
D.白巡长不肯亲自去传烧书的命令,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22.根据第一段内容,概括瑞宣的心理活动。(5分)
23.下面两句话中的感叹号,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①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作亡国奴,他不能受!
②你……我永远走不了!
24.文中多次写到天空晴朗,作用是什么?(3分)
25.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5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6.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近年来,一些草率粗鄙、恶意中伤、肆意泄愤的网络低俗语言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恶劣的影响。请你为校宣传栏写一段话,倡议大家抵制网络污言,文明使用语言。要求:观点鲜明,语言有号召力。
②高一年级要求阅读《平凡的世界》、《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一些同学不知如何阅读这些长篇名著。请你将自己的阅读经验写出来,为这些同学提供帮助。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③五月,有劳动节、青年节、母亲节;五月的校园,有读书节、歌唱节、戏剧节……“红五月”,记录着青年的成长,燃烧着青年的热情。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对“五月”的感情。
27.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 2017年3月,谷歌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以4:1的比分战胜韩国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显示出人工智能的强大力量。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AlphaGo的开发者西尔韦希望大家不要只看对弈的胜负,而更应该关注AlphaGo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变化;IBM中国研究院研究总监苏中则认为人工智能会是人类一个强大的“秘书”;也有人担心人工智能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应尽早规避潜在的风险。
未来,人类将如何与人工智能产品共享生活?请你展开联想与想象,以“我与人工智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任选一种人工智能产品(如机器人、语言识别系统、图像识别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作家高洪波说:“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客厅,是浓缩的历史,是穿越时空的风情图画,是历史学家、考古工作者费尽千辛万苦带你享受的瞬间快乐。”
据统计,俄罗斯每年去博物馆参观的人数是7500万,超过了全国人口的一半;美国每年每人进博物馆的次数是8次,而中国人大约3年进一次博物馆。
2017年9月,故宫举办包括《伯远帖》、《清明上河图》等书画珍品在内的“石渠宝笈特展”,引起强烈反响,很多参观者宁愿排6个多小时的队也要一睹国宝真容。2017年3月,首都博物馆举办“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纪念殷墟妇好墓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引来热切关注。尽管每天个人预约名额已增至5000人,仍然无法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
以上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唤起了你怎样的记忆?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可议论,可记叙,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高三语文摸底练习试卷发布于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