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3.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二)教具: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溢水杯、烧杯、水、小桶、弹簧秤、细线、石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如何用弹簧秤测出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要求学生说出方法,并进行实验,说出结果。     
            3.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下面来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2.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实验:实验         1。     
①简介溢水杯的使用:将水倒入溢水杯中,水面到达溢水口。将物体浸入溢水杯的水中,被物体排开的这部分水从溢水口流出。用空小桶接住流出的水,桶中水的体积和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相等。
       ②按本节课文实验         1的说明,参照图12-6进行实验。用溢水杯替代“作溢水杯用的烧杯”。教师简介实验步骤。说明注意事项:用细线把石块拴牢。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不要使石块触及杯底或杯壁。接水的小桶要干净,不要有水。     
   ③将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课上出示写好的小黑板)并写出实验结论。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由几个实验小组汇报实验记录和结果。         
       总结得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相等。         
说明:如果换用其他液体来做上述实验,结论也是一样。即使物体不是浸没,而是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也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学生实验本节课文中的实验2。     
       ①明确实验目的: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         
       ②实验步骤按课本图         12-7进行     
       ③将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并写出结论。(出示课前写好的小黑板)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几个实验小组分别汇报实验记录和结果。         
       教师总结得出:漂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说明:实验表明,木块漂浮在其他液体表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也等于木块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4.教师总结以上实验结论,并指出这是由2000多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的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板书:“二、阿基米德原理         
            1.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教师说明: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数学表达式,即:         F                   浮              =G               排液              =ρ               液              ·         g·V                   排              。         
       介绍各物理量及单位:并板书:“         F                   浮              =G               排液              =ρ               液              ·         g·V                   排              ”         
       指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强调物体全浸(浸没)在液体中时         V           排          等于物体的体积,部分浸入液体时,V           排          小于物体的体积。     
       例         1:如图12-3所示(教师板图),A、B两个金属块的体积相等,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教师启发学生回答:         
       由于,         F           浮          =G           排液          =ρ           液          ·g·V           排          ,A、B浸入同一容器中的液体,ρ           液          相同,但,V           B排          >V           A排          ,所以F           B浮          >F           A浮          ,B受到的浮力大。     
       例         2:本节课本中的例题。     
       提醒学生注意:         
       (1)认真审题、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的物理量。    
            (2)确定使用的物理公式,理解公式中每个符号所代表的物理量。在相同的物理量符号右下角写清角标,以示区分:     
            (3)解题过程要规范。     
            5.教师讲述: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体积是1米           3          的氢气球,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等于这个气球排开的空气受到的重力。     
       板书:“         2.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浸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气体受到的重力。”         
       三、小结本节重点知识: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计算浮力大小的公式。         
            四、布置作业:        本节课文后的练习         1~5各题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发布于2021-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