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的一节示范课
  编者按:我们绝大多数的中小学校长都是从优秀教师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课堂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对其他老师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对我们整个课堂教学领域起着引领作用。为此,我们自本期起,开设“校长教学赏析”专栏,希望您把身边的或其他学校校长(包括副校长)的精彩示范课写给我们,以飨读者。



  2005年2月25日上午7点58分,第一节课开始,李烈校长拿着听课笔记,走进了教室。三年级九班的赵伟老师讲授“两位数乘两位数”。作为一位刚教一个学期的新教师,课上得不错。作为校长怎样引领呢?李烈想还是以课来说课。于是,她借三年级九班的学生,上了一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说课课”。为了原汁原味地和大家共享这节精彩的引领课,在整理过程中,我们“实录”了其中的几个片断。

【片断一】

  看见校长来到自己班讲课,同学们自是兴奋不已。

  师:你们面部表情告诉我,你们特别高兴。我很感动,也很高兴。现在我想说的是咱们是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一起讨论,可不是你们坐在那里听我讲。咱们实验二小学生的特点,绝对不只是带着耳朵、眼睛来的,咱们更重要的是带着脑子和嘴巴,所以今天咱们一起讨论,好不好?希望这节课下来之后,你所说的话要比我说的话多,如果你让我说的话多了,那你们可就太吃亏了,时间都让我给占了,每人都要争取有发言的机会,好吗?

  学生们劲头十足,齐声说:“好!”

  师:口算,大家应该没有问题吧,看谁反应快。咱们一起看这里(投影,两题一组)。

  生:21×3=63;21×30=630

  师:我把它们放在一起,要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算完以后要琢磨。

  生:下面数是上面数的10倍。

  师:好!继续。

  生:34×2=68  34×20=680  41×5=205  41×50=2050  15×2=30  15×10=300

  (稍后有学生纠正,15×10=150。)

  师:啊――

  更多的学生醒悟过来了。

  师:这两个算式有前面的关系吗?

  生:没有了。

  师:(微笑着说)是不是受前面的题影响了?其实发生变化了。是你出题还是我出题呀?(学生一下子笑了起来)可要认真审题噢!请继续。

  ……

  师:刚才我们说15×2和15×10没有上面的关系,那你看看,这两个算式和15×12有关系吗?发现了什么,小声的说说。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头靠头,有序发言,轻声入耳。

  师:真是训练有素,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

  李校长并没有让学生汇报。接着,她投影了教材上的书架图。

【感悟】

  李校长简短的开头语,初听是客套话,细思有意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了平等对话的氛围,指导了学习方法。

  口算基础训练,全员参与,是全面热身。学生不经意间掉进老师设置的“陷阱”,进一步集中了注意,唤醒了思维。后面的口算不再是“脱口而出”,多了几分“深沉”。美丽的错误,再次验证了李校长提出的“课堂学习无差错原则”。

  更妙的是口算之后的“回马枪”,是为学习新知搭设的“脚手架”。但李校长组织学生讨论之后,并不让学生言明。画龙不点睛,是“虚晃一枪”?非也!“引而不发,跃如也。”否则,就是“脚手架”搭得太高,牵着学生沿着老师指定的路径走,就不会有创新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动脑习惯的养成。

【片断二】

  师:看看这个图,有哪些信息,还有哪些信息,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信息组合在一起,提出一个问题。

  生:每层可放书14本,共有12层,150本书能放下吗?

  师:他的问题是“能不能放得下”,可以吗?

  生:可以!……

  师:要计算12×14?出现问题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咱们还没有认认真真、正正经经地好好学过、研究过。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谁会做?

  很多同学举手,“我会!”

  师:你不仅要会乘,还要把道理说清楚,会吗?有了一种方法,还有没有第二种方法,第三种方法。先独立思考。

  学生动脑思考,动笔演练。大约两分钟后。

  师:那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当小老师,看能不能让对方明白。开始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感悟】

  我们的教学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老师不懂装懂,学生懂装不懂。这节课,在大部分学生都说“会”的情况下,李校长并没有把学生拉回原点,而是提出了高要求:“你不仅要会乘,还要把道理说清楚,会吗?有了一种方法,还有没有第二种方法……”践行了她提出的“以学论教”的教学理念。

  因为学生没有“正正经经地”学过,所以学生的计算方法可能不同,计算方法的数量也会不同,李校长提出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既体现了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锻炼,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沮丧,又体现出追求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高度自觉。

【片断三】

  师:我想请哪位同学重复一遍。为什么这两部分(用手示意48、120)加起来?

  ……

  师:干嘛这里空着?可以写0吗?

  生:可以。

  师:写0更清楚。可以不写0吗?

  生:可以。

  师:不写0很简洁。既然不写0,不错又简洁,所以我们就不写0了。这算方法(一)吧!(指着竖式中的横线)没拿尺子画得还比较直,要是用尺子就更直了,我希望大家画得更直!

  ……

【感悟】

  李校长的课堂教学是扎实、朴实的,又是艺术的。李校长并没有像我们在好多示范课上看到的,关键的地方只要有一两个学生说出来,就大功告成了,赶紧进入预设的“即将精彩”的下一环节,而是面向全体,让学生再想一想,说一说。

  “没拿尺子画得还比较直,要是用尺子就更直了,我希望大家画得更直!”这话说得多艺术!“没拿尺子画得还比较直”,是一种乐观的眼光,一种激励的表达。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说“没拿尺子画得不直,我建议大家用尺子”,就是一种命令。大家都知道,如果不用心,就是用尺子也画不直啊!“要是用尺子就更直了,我希望大家画得更直!”传达的是老师的殷殷期望,目标是画直竖式中的横线,作出美观的作业。用尺子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引导,徒手画直了也是允许的。

  “教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诚哉斯言!

【片断四】

  师:第二种方法。你们小组来做吧。

  生:(四人上台,其中一人问)李校长,写两个可以吗?

  师:(面向大家)你们说呢?

  好几位学生大声说:“不可以,一个。”

  师:你们让他们写一个的目的是――把机会留给其他同学。

  生21:咱们算式里有加、减、乘、除,大家可能都用乘法做的,所以仅仅那么几种方法。如果加、减、乘、除都用上,是不是算出来的方法就更多了!

  师:等一等,我觉得他刚才的话说得真精彩(鼓掌)!

  学生一齐鼓掌。

  生21:我给大家介绍一种减法,(208)×(151),208等于12,151等于14。

  生22板书算式:(208)×(151)=12×14

  生21:(接着说)12×14就可以算出结果。

  下面有几位同学发出似有所悟的“哦――”声。可能是反应不强烈,也可能是自己觉得不妥了,生21、生22、生23犹豫、争论之后,又将算式改成(208)×(151)=12×(151)

  生24(旁白):这是一种比较难的方法,过会儿再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生21、生22、生23还在商量、犹豫,小组内产生了分歧。生23想把算式再接着写下去,可是生21不让。生23大声说:“你干吗!”

  师:208我明白,151我也明白,现在我不明白的是他们现在要干吗?

  同学们都笑了。

  台上的小组还要争,李校长示意他们面向大家。

  师:我有一点想法,把你们小组请到前面来介绍想法,你们意见都没有统一,争论上了,遇见这样的事最好先统一意见。回去你们再商量商量,这个机会不能再给你们了。

【感悟】

  在探究性学习课堂中,许多情景都是当堂生成的,老师的主要工作就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介入”。如果“介入”过早或者“介入”的方式不对,就会打破学生已经形成的探究氛围;但如果“介入”得太迟,则容易使探究活动因无序而无效。

  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常常会遭遇学生凑算法的事件。怎么处置?李校长在学生小组内达不成协议,开始争论的时候,接住话茬,适时“介入”:“208我明白了……我现在不明白的是他们现在要干吗?”学生大笑过后是思考: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并且在后一组学生汇报的时候,李校长巧妙照应:“拆完之后干什么很重要!”彰显了新课程下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角色,也是李校长提出的“放心地退出去,适时地站进来”的率先垂范。

【小结】

  华罗庚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整节课,李校长改变了以往在计算题教学中单纯传授知识、偏重计算法则的现象,既教了知识,又发展了学生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细节成就完美_教学教案发布于2021-10-22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