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学海吟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赏析】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然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的后两句,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是做学问的诀窍。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目标导航 小小罗盘,导引学习方向
1. 理解并积累生字新词,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2. 理解“格物致知”的意义。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新燕衔泥 链接资料 文题背景
1. 题目解说
“格物”就是探察事物,“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本文主张要有通过实验观察事物、获得知识的精神。题目鲜明的亮出了本文的观点。
亲近作者
2. 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技大学等名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1936年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1962年获得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研究,因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使离子物理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 背景资料
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丁肇中在这篇演讲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求未知的世界。
课文全解
1主题归纳
本文由古代典籍中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实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才能对世界有所建树。
2结构图解
开宗明义:交代讲话目的
分析论证:传统教育弊端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经验论证:新知识靠实验 应有探察和精神
总结全文:提出殷切期望
3.写作特点
(1)扣题开谈,适时立论。
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 ,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在大处落笔向中心处靠拢 ,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淹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 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2)风格朴实,方法多样。
这篇演讲词简短精要 ,朴实通俗,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 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采用的说理方法:一是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意思。第三段中引用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而是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三是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淹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市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探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试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4.问题探究
(1)第11自然段里,作者是怎样阐释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历史渊源的?
王明阳的思想其实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它作为一种文化背景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思想,偏向于抽象思维,忽略实地探查,偏重于理论而而轻视实验,因此,高分低能现象就产生了。这样论证,从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2)丁肇中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细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作者在演讲中举了王明阳“格竹”不是通过做实验对竹子进行研究,而是对着竹子空想,这样做,就远离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其实这是从另一角度对格物致知所做的解释;摆事实,讲道理,作者指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也就是说要有真正的实验精神。
练习说明
一、熟读课文,思考一下,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此题意在引导同学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联系实际思考一些问题。
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于在传统教育的背景下,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因此考试得高分,一开始搞研究或者需要动手时,就不知所措了。
我们只有转变观念,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变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然后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此题意在帮助同学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一步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一问。让学生随意说他们各自有趣的经历,可以互相交流,彼此启发。
第二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三、课文说:“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讨论一下,为什么“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并把你的看法写成片段作文。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能写一点心得笔记,读写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研究人文科学”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因为人文科学思想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实践中来的。
“在个人行动上”为什么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个人行动不是盲目的行动,总要有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理念指导。这思想、这理念,也“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那就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判断力。
关于这个练习,应该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碧溪垂钓 课文详解
原文下载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名师伴读
①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开宗明义,交代讲话的目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四书”是什么?
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部著作的总称。
什么是“格物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但是”有什么作用?
转折,引起下文。
为什么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举王阳明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王阳明的例证,很好地证明了,在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的观点,王阳明失败的结局,是由于他的“格物”并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义的必然结果。
本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领起下文,谈实验精神的重要。
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本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为什么说靠很少数人?
因为具备眼光、勇气和毅力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历史上只有极少数人能有关键性的发现。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举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以自己为例,有什么好处?
现身说法,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个递进复句。
“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