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 年级学科 | 七年级语文 | |||
教 学课时 |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 课 型 | 新授课 | ||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贾平凹先生笔下的风雨场 景。 2.学习作者运用侧面衬托来表现风雨的高明手法。 3.能结合课文,运用自己的语言,赏析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并真切描写景物的细节及其变化的。 | ||||
教学重点 | 学习作者运用侧面衬托来表现风雨的高明手法。 | ||||
教学难点 | 学习作者运用侧面衬托来表现 风雨的高 明手法。 | ||||
教学准备 | |||||
教 学 过 程 | 二次备课 | ||||
一、导入 汉乐府《古歌》云:“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这是汉乐府中的秋风,今天我们就随着贾平凹去看一下今天 的风雨吧。 二、走近作家作品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 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简明自然。 检 查预习,给加点字注音 偌大( )刹那( )蜷曲( )屋檐( )疏忽( )锥形( ) 二、品读文本 1. 作者写“风雨”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试说明 明确:侧面描写,文里没有提到 “风雨”二字,但是处处表现出一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从被吹乱的树林、垂柳、鸟巢等均可看出来(请自行从文中摘录即可)。 2. 有人说结尾写到大雨了,你是怎么看的?结尾的场景和情调跟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 明确:放船出去,说明雨来了,可以让船起航,文章题目为“风雨”,前面只说风,只有这句,却是道出了雨,大妙。前文中,对风中景物的细致描写,写得惊心动魄,仿佛直接把我们送到了一 场疾风面前,一起天旋地转,很有力,很有视觉感和冲击感。结尾处的场景中描写的孩子们天性活泼,看一切都是有趣,即便是暴风骤雨也阻挡不了快乐的游戏 ,至此,揪着读者心的这场风雨总算有了温暖的画面,可以松口气,合 上书闭目回味了。 三、研读赏析 1.文章描写风雨,全文却无风雨二字,仔细体味,又觉得无处不在描写风雨,无处不在体现风姿雨态。这种高明手法,令人拍案叫绝。文中具体写了哪些景物?请从文中分类摘录相关的句子。明确:树林子、垂柳、杨叶、芦苇、羊、葡萄蔓、鸟巢、鸟儿、废纸、湿猫、瓦、浮萍、水池、鱼儿、孩子们… 例如:树林子 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 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 2.作者在描写风姿雨态时,运用了很多形象而精炼的词语,请从文中选择两个词语进行品味,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事例:1.忽大忽小,忽聚忽散; 赏析:文中用了连词,形象而贴切的讲述了风雨来时,树林的姿态,把无形的风化作有形了。 2.撩起一角 ;赏析:说明雨大水急,让人联想到了大雨时池塘中的情形。 3. 如何理解作者在结尾一段写了“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孩子们之所以“惊喜”,是因为在这样的天气里,可以什么农活都不用做,在没有多少玩具的农村,一只只纸船就是很好的玩具。尽管大自然的疾风骤雨给许多 生灵造 成了灾难,但是孩子们还是能从中找到快乐的童年。在其他景物和人的衬托下孩子们的童真和快乐成了这个世界最美好、最感人的东西。 | |||||
板书设计 | |||||
教学反思 | |||||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 |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风雨备课稿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