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蕴涵的父亲的一片爱子之情。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先请大家知道自己生日的举手,然后请知道父母生日的举手。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感情是体现
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隐含在父母的神情语气里,可以通过某个动作流露出来,也可以
通过某个身形体态表现出来。父母疼爱子女的细节,有的令人终生难忘。今天我们要学的
就是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让我们来体会一下文中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父爱吧。二、简介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事。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劳碌,谋事艰难,在他们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散的愁云。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所以更唤起人们的同情、叹惋和共鸣。
三、检查预习
1.组织学习介绍作者。
朱自清(1989-1948),字佩弦,中国散文家、诗人。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
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隽永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有《春》《绿》《荷塘月色》等。《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踌躇( )琐屑( )颓唐( ) 栅栏( )簌簌( ) 蹒跚( )狼藉( )妥帖( ) 游逛( )擦拭( ) 举箸( )迂( )
四、整体感知
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朗读,在朗读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思考:
1、找出文中四次提到的“背影”分别有哪些?哪一次是写作的重点?
明确:开篇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写作的重点是望父买橘的背影。
这样文章就以“背影”为线索,巧妙地组织材料(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
2、四次“背影”的出现,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实与虚之间关系如何?
明确:第二、三次是实写,第一、四次是虚写。实写是虚写的基础,是虚写的条件,没有实实在在的“背影”的描写,本文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虚写是对实写的感情的深化。
五、精读品析
1、 同学们都发现了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是让作者感触最深的,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朗读
这段文字,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样细致地刻画“背影”的吧。
明确:作者采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父亲买橘子时背影。
大体的的外貌,三次突出“布”字,呼应了前文所述的惨淡家境。
动作:这里连用“攀”“缩”“倾”三个动词,细腻而简练的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
2、买橘子这么费劲,为什么不让儿子去,回来后“心里很轻松似的”表明了怎样的心理?
明确: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到踏实满足。为了照顾好儿子,什么灾祸、劳累,全都置之度外了。
小结:父亲为了给孩子买几个橘子,不顾危险,不顾自己的身体,体现着浓浓的爱子之情,很让人感动。
六、布置课后作业
把文中的故事说给父母听,和他们一起交流感受。
板书设计:开篇设疑——点出背影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结尾思念——照应背影
第二课时
一、探究:为什么这么一篇看似很普通的文章,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呢?
明确:这与文中作者采用的各种描写方法是分不开的。
二、合作学习
1.跳读课文,回答: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父亲形象、表达父子之情的?请在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2.这些描写具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分析,从父爱的角度来谈,如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则更好)
动作描写:6段望父买橘,见第一课时。
语言描写:文中父亲的话语虽然不多,但却时时处处体现对儿子的关爱,请找出父亲所说的几句话,并仔细体会话中所包含的情感。
明确:第一处:“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是父亲面对家庭困境强抑悲苦宽慰儿子的话,教育儿子不要悲观,不要失望,要能经受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第二处:“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不放心茶房去,自己去送心里踏实。
第三处:“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为儿子想得十分周到,儿子虽已成人,但在父亲眼里,儿子再大还是孩子。
第四处:“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谆谆嘱咐,要孩子和家里保持联系。
第五处:“进去吧,里边没人。”是细心的关照,是对儿子不谙世情的担心。
小结:这些平平常常的话语含义丰富,将父亲的爱子之情体现得很具体。
3.文章中有几处作者的眼泪在悄悄地流,找出来一起品味一下。想一想流泪和背影有什么关系呢?
明确:第一处:“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是为家庭的不幸而流泪,是悲哀的泪,为“背影”创设一种悲凉的氛围。
第二处:“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为父亲的爱所感动而流泪,是感动的泪。
第三处:“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是因父亲的背影远逝而流泪,是惜别的眼泪。
第四处:“在晶莹的泪光中。”这是因为思念父亲而流泪,是伤心的泪。
小结:流泪只因情之所至,儿子的流泪和父亲的背影在文中交相映衬,将父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强烈地激荡读者的心灵,也使文章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三、课堂总结
父母爱子女,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成千上万。而作者能捕捉到生活中最美的形象,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本文语言朴实,但充满着溢于言表的深挚感情。
读了本文,你不会不想到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许多钟爱,甚至有些是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动心,乃至流泪,甚或惭愧。请你仔细珍藏这记忆中的珍宝,化为前进的动力,以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四、布置作业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截取你感受到的爱的瞬间写下来,并把文章讲给你的父母听。
板书设计:悲哀的眼泪
感动的眼泪
惜别的眼泪
伤心的眼泪
【知识链接】
【关于散文】
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文体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表达含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散文按照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记叙散文,即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这类但闻在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成分。内容上要求有真情实感,即叙写真人真事。
2、抒情散文,即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是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
3、议论散文,即以说理为主的散文。这种说理长借助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表达,文学色彩较浓。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八年级语文上册 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