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马说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和“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2.掌握文中的字词解释,通假字的用法;正确翻译并背诵课文。

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教学步骤】

一、欣赏图片并导入:

二、了解文体及作者:

明确:

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谈马”或“论马” 。

2. 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三、课文阅读及翻译:

1.全班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正确的句读。

2.教师范读。同学拿起笔将自己刚才没有读准的生字圈出。

3.同学根据教师的范读正音并在课文上注音再读。

4.指导翻译:

1)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将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加上点。

2)讨论:共同探讨并在书本上注释这些实词和虚词。

3)班级讨论: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加点的字词。

5. 试译全文:

四、课文分析:

讨论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说天下无马的人各比喻什么?

“千里马”: 寓指人才。

“伯乐”: 寓指赏识才的人。

“说天下无马的人”: 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讨论2:仔细阅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A.千里马的处境怎样?

B.千里马都受到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C.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什么地方?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A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D.伯乐不常有。其真不知马也!

讨论3: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起句就揭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第三段对“策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不知马”,与开头的论点相照应

五、课堂练习:

(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

1、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2、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3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子并释义。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才美不外见。

(3)食之不能尽其材 。

(三)请分别指出下列句中“虽”字的用法:A.虽然 B.即使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六、总结全文:

本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1.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叫汗明的,到春申君那里毛遂自荐。他对春申君说:“您听说过千里马吗?有一匹千里马,已过拉车年龄。有一天,它拉着盐车上太行山,蹄子蹬直,膝盖弯屈,尾巴下垂,皮肤溃烂,汗水四溅,它实在拉不动了。这时伯乐遇上了它,爱怜地抚摸它,为它哭泣,脱下衣服盖在它身上。于是,千里马俯身喷气,仰头嘶鸣,声音直冲云霄。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它看到伯乐了解自己啊!如今我被困在地方上已经很久了,难道您就不想举荐我,让我像千里马一样,为您仰天嘶鸣吗?”

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马因遇到伯乐而焕发了青春。现在,我们一块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

2.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提拔重用。很可惜有着“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nìng(奸邪谄媚的人)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3.介绍文体

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二、自学生疑,正音正字

祇(zhǐ)骈(pián)尽粟一石(dàn)食(sì)马者其真无马邪(yé)

教师可带领同学多读几遍,结合课文内容讲清意思,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多音字。

三、学习释疑,感知内容

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最好能集体朗读,让更多的同学得到训练。要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得要响亮、流畅、沉稳。

朗读提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四、点难拨疑,推究文理

1、教师提出讨论题,学生分组讨论。

⑴ 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⑵ 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课文中作者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为了强调了什么?

强调了伯乐的重要──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⑶ 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⑷ 文中那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⑸ 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⑹ 本段中通过那些语言来体现饲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⑺ 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从旁指导。

3、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同桌间互相听读;指名学生朗读;全班学生齐读。

五、反思学习,品味意境

1、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

2、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3、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这种写法赋所托之物以某种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就以千里马喻贤才,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类似的文章我们还学过《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等。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曲折、深沉、储蓄,能激发人们的想像。

4、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六、迁移创新

造成韩愈一代人怀才不遇的原因是因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那么在春光明媚的新世纪,你觉得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怎样做才能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板书设计】

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无限痛惜)

食马者无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 (愤怒谴责)

天下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 (深刻嘲讽)

【教后反思】

补充背景材料进行感悟。《马说》一文是作者韩愈借千里马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因此有关于文章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尤为重要:《马说》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

鉴于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我布置了一项内容:结合历史知识,借助手中的资料,搜集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内容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马说》教案23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