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合作——展示——提升”四环节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科 主备 组长签字
课题:《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第一课时(总第 节课)
备课时间:3 月27日 上课时间: 月 日
年青的人,目光应远大,要有英勇前进无畏的精神,处处应以国家社会为念。
——竺可桢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探寻这些奇怪现象产生有缘由,并学会从科学角度来作出正确的解释,体会和学习作者释疑的巧妙构思。(重点、难点)
学法指导:细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通过抓关键词语的方法,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及了解说明方法。
自主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戳穿( ) 玄奘( ) 蜃楼( ) 戈壁( )
酷热( ) 蔚蓝( ) 万顷( ) 倒映()
2.解释词语。
(1)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2)可望而不可即:只能望见而不能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即:靠近,接近。
(3)海市蜃楼: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比喻虚幻的事物。
(4)单枪匹马: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单独行动,没有人帮助。
(5)举目远看:抬起眼睛向远处看。
(6)鬼怪离奇:像鬼怪那样不寻常而出人意料。
(7)汪洋万顷: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万顷:形容面积大。形容水势浩大,无边无际。
(8)渴不可耐:口渴得不能忍受。而:受得住,禁得起。
3.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著作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等。
4.下列文字括号中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据一些专家的意见,( )沙漠西部的沙子是细沙( )干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____________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____________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
A.如果……而……或……便 B.只要……且……和……便
C.只要……而……和……就 D.只要……而……或……便
5.选出填入下面句子中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一种错觉,空中的乔木看来像____________在地面上。
(2)蔚蓝的天空____________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顷的湖面了。
(3)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____________在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
A.(1)倒映(2)倒栽(3)倒影 B.(1)倒栽(2)倒影(3)倒映
C.(1)倒挂(2)倒映(3)倒影 D.(1)倒栽(2)倒映(3)倒映
6.将下列句子按照正确的次序排列。( )
① 蔚蓝的天空倒映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顷的湖面了。
②成为空中楼阁,又叫做海市蜃楼。
③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贴近地面的一层空气温度就比上面一两米的温度高许多。
④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至八摄氏度,
⑤这样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一种错觉,空中的乔木看来像倒栽在地面上,
⑥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在天空中,
学习过程:
设置情境,导入课文。
同学们知道“海市蜃楼”这个成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吗?“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在夏天,沙漠沿海一带,有时在空中能看到连绵的群山,缥缈的楼阁,如梦如幻,也有人真以为是仙境所在,古人也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所以叫“海市蜃楼”。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寻找答案吧。
自主学习:
1.从语言风格和说明对象来看本文各属于哪类说明文。
2.课文里提到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哪些?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的?作者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
3、形成课文中提到的沙漠里奇怪现象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
4、作者从科学的角度对沙漠里的“魔鬼作怪”的可怕现象做了正确的解释,你认为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文章开篇突出了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对沙漠“可怕”和“恐惧”的观感,试找出其可怕、恐惧之处。思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7、读了课文,你能解释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对沙漠“可怕”和“恐惧”的原因吗?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合作探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究)
展示交流:
巩固提升:
1、从文中看,被阿拉伯人称为“魔鬼的海”的现象其实是哪种自然现象?这种现象常发生在什么时间?有什么特点?
2、文中提到《西游记》中的人物,请你选取一个人物,说说这个人物的性格,并举例证明。
教(学)后反思:
答案:
“导引——合作——展示——提升”四环节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科 主备 组长签字
课题:《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第一课时(总第 节课)
备课时间:3 月27日 上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分析本文说明方法的运用及其作用。(重点)
2、体会文章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重点、难点)
3、激发探索世间万物奥秘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学法指导:品味语言,体会文章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扩展阅读,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学习过程:
自学导引:
1、本文在阐释道理的过程中,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并分析一下这样写的作用。(在文中批注)
2、这是一篇科学小品,带有一定的文艺色彩。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说,兼有说明、记叙、议论,内容涉及到光学、声学原理,法显、玄奘、孟奇及“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文笔既有说明文的朴实准确,又有散文的生动形象。试根据下面的提示从文中找出几处来加以体会。(在文中批注)
(1)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的运用使语言生动形象。
(2)运用了设问、反问、引用等多种手法,富有趣味。
(3)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
(4)不少词语绘声绘色,琅琅上口,富于美感。
合作探究:
1、思考: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括号中和词语,说说加点的词语用得好的理由。(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沙漠是这样的荒凉,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看不见)一只走兽(野兽)。
(2)那时既无大队骆驼带了大量清水食品跟上来,更(也)谈不到汽车飞机来支援,当然(所以)就十分困苦了。
(3)这一魔鬼的幻术(魔术)到了19世纪初叶,才被法国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孟奇所戳穿(揭露)。
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人类认识沙漠,研究沙漠,进而改造沙漠。你能设想几种改造沙漠的方法吗?说说看。
3、从本文发表至今四十多年来,人类对沙漠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你从报纸杂志或网络上还了解到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能不能用科学道理对这些奇怪现象作一些说明?
展示交流:
巩固提升: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向沙漠进军》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都是竺可桢。
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以时间为顺序从古而今写来的。
C.《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主要是驳斥东晋僧人《佛国记》的错误说法。
D.《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较多地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说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法显著《佛国记》说,沙漠里有很多恶鬼和火热的风,人一遇见就要死亡。()
(2)这时候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
(3)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
(4)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
3、课文主要解释了沙漠中两种可怕现象,下面是辞典上对这两种现象的解释,阅读后与原文比较一下(可读性上有何差异,可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词语的生动性等方面比较。)
蜃景:近地面的气温剧烈变化,会引起大气密度很大的差异,远方的景物,在光线传播时发生异常折射和全反射,从而造成蜃景。
鸣沙现象:①. 电荷说。持这种解释的科学家认为,阳光照射下的石英沙粒会产生静电,带电的沙粒在外力作用,彼此摩擦发出的声音。
②. 共鸣说。持这种解释的科学家认为,沙丘的构成状态就像一个天然的共鸣箱,沙粒滚动所发出来的声音在共鸣箱的作用下被放大。
③. 碰撞说。持这种解释的科学家认为,声音是由于沙粒彼此碰撞而发出的。
④. 吐气说。持这种解释的科学家认为,在夏日炎热阳光的烤灼下,沙层增温后,内部的空气因膨胀顺沙粒间隙向外排出,导致声响。
4、初二(2)班拟召开一次“探讨沙漠奥秘”活动,假如你就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写一条宣传标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活动标题:
宣传标语:
活动方案:
5、写出描写沙漠的古诗句三句。
①
②
③
6、语言表达:“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描写沙漠的名句,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句诗扩展成一段写景的话。(不少于100字)
7、补写出下文横线上空缺的部分。
一望无垠的大沙漠,给诗人多少激qing。在他们的笔下,即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象,也有“黄沙百战穿金甲, ”的爱国誓言,更有征战将士“醉卧沙场君莫笑, ”的无奈和辛酸。
教(学)后反思: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9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