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课题 |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 祖国 | 主备人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1 | ||
教学目标 | 1、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2、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所起的作用。 3、了解通讯的精当的选材和分明的条理。 | |||||||
教学重点 | 了解钱学森功成名就的辉煌和为返回祖国所作的种种努力,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 |||||||
教学难点 | 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所起的作用。 | |||||||
教学方法 | 朗读法、小组合作 | |||||||
教 学 过 程 | ||||||||
个体思考 | 主 备 思 考 | 集备思考 | ||||||
一、导入新课 二、背景资料 1、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 2、 课文节选自人物通讯《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和他获得的荣誉。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二是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对祖国的巨大贡献。课文节选的就是记述钱学森无限热爱祖国的那部分文字。 三、自主学习 1、音形乐园 dàn( )生 qiān( )订 萌( )发 诬( ) 蔑 áo( )游 推jiàn( ) 枪 bì( ) juàn( )恋 募( ) 集 恐吓( ) 软禁( ) shèn( )重 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材料写的?画出表明这一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1911年、1935年、1943年、1947年、1949年、1950年…… 3、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简介钱学森的主要经历。 四、合作探究 1、钱学森的归国之路是坎坷的,他遇到了哪些阻扰? 明确:美国移民局的阻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非法逮捕、关押;美国移民局非法限制钱学森的自由。 阅读解密:定向——分析——归纳法,这是一种归纳要点的题目,做题时,要首先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定向,就是在文中找到相关区域;然后具体分析所选定的区域,确定、分出共有哪几方面的要点,并逐步缩小范围,由划出重点段落,到重点句子或重点字词;最后按照要求,筛选出能代表其各自要点的句子、短语或字词来完成归纳。 2、面对敌人的阻扰和迫害,钱学森做了哪些努力与斗争? 明确:“摆好三只轻便的小箱子”,随时准备搭飞机回国;“租住的房子都只签订一年的合同”,五年搬了五次家;教育孩子心中装着祖国亲人,不停地向亲友、祖国求助。 3、他最后是怎么回到祖国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钱学森向祖国发出求救信,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此事,才促成钱学森一家胜利返回祖国。 这件事既表明了他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也表现了祖国对科学家的关爱以及新中国的强大力量,有力地体现了文章的中心。 五、品味语言 1、课题中的“眷恋”一词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钱学森的“始终眷恋祖国”? 明确:眷恋的意思是依恋、留恋。 结合文章具体语句感受:如第五段的两个“不止一次”,第十四段的“也都知道” 2、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写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表达起着什么作用?如果把引用的话改成客观叙述,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美国次长的态度说明钱学森在美国首脑人物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说明他是一个难得的科技人才。正因为如此,美国政府才百般阻扰。美国如此在乎他,他却仍然眷恋祖国,也从侧面表现钱学森的爱国心。 如果改为客观叙述不好。那样不能形象地说明钱学森在美国军界首脑人物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如引用原话显得真实可信。 六、课堂小结 这篇通讯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八、反馈练习 《补充习题》一、二、问题探究一 | ||||||||
教后反思 | ||||||||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八年级语文上册 8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教案 苏教版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