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江苏省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试用课本》第一册
同学们,试用课本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写的是一位林业工人。
大家知道,写人,特别是写人的外貌特征,往往抓住人物的哪部分来写呢?(学生举手)
哟,都知道。好,你说!
生:我认为最好抓住人的表情来写。
师:人的表情?我刚才问的是写人物往往抓住外貌的哪部分来写的?
生:是眼睛。
师:眼睛。为什么要写眼睛呢?
生:从眼睛可以看出人的表情。
生: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师:好。不错。我在讲台上看你们的一双双眼睛都是亮晶晶的、水灵灵的,的确是心灵的窗户。我就通过你们的眼睛知道你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你说了一点,是对的,写人物为什么写眼睛,还有没有其他什么理由?
生:眼睛是会说话的。
师:眼睛会说话?你的眼睛是怎样说话的?
生比如说,现在我正在回答洪老师提出的问题,我的眼睛告诉洪老师:我正在思考。
师:你的回答真好,真聪明!一般地说,写人的外貌特点,是写眼睛。而我们今天讲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偏偏不去写眼睛,而是写一双手,(板书课题:一双手)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35页。
美术老师说手最难画,而且无丝毫的表情。作者的思路是不是有点怪呢?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这个问题。“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还有唐婉式的红酥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师:唐婉是什么人?鬃同学说说看。
生:唐婉是宋朝诗人陆游的妻子。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有注释。
师:他会看注释。看注释,这是读书的一种本领,很好。我们大家都要养成读书看注释的习惯。
红酥手的“酥”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街上卖酥饼的“酥”?
生:不是的。注释上说,红酥,亦写作“红苏”,指红润细腻。
红酥手,是指古代美人的红润细腻的手。
师:作者握过很多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读到这儿,我又想到一个问题:课文题目明明是“一双手”,作者为什么偏偏列举出“各种各样的手”,而且又是一双“未留下很深的印象”的手呢?是不是走题了?大家可以议论议论。(学生七嘴八舌小声议论。)有人反映很快,已经知道作者的用意了,但还有些同学没有领会。读完2.3两段,大家都会清楚的。请读了以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请一位同学把二、三两段读一下。
(学生读2.3两段,教师运用幻灯片解释词语。肩镐:肩,这里是动词,意思是用肩扛;镐〈gǎo〉,刨土用的工具。板书:不论……只要……就……)好,念得很清楚,请哪位同学回答一下,为什么先不写这一双手,而是一开头就写各种各样的手?
生:我觉得这样写,把各种各样的手与这一双手做比较,可以从各种各样的手引出张迎善的手。这是用的对比衬托的手法。
师:对比衬托的手法?也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手”来衬托这“一双手”,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齐)是的。
师:这是什么方法?
生:叫铺垫。
师: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烘托。
师:还有什么说法?
生:衬托。
生:我认为是烘云托月。
师:你用的这个词是从哪儿来的?
生:我在昨天的报纸上看到的。
师:你看的课外书报不少,记忆力又好。和刚才几位同学用的词不同,但讲的意思都是对的。作者一方面写“未留下很深印象”的各种各样的手,一方面又写“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再提到它,就能马上说出”的一双手,目的就是要从各种各样的手与这一双手的对比中,更加突出“天下第一奇手”。
(板书:天下第一奇手)
师:那么,这一双手哪些地方“奇”?作者怎么写“奇”的?请大家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也就是第4段到第18段,共15个段落,这是全文的重点,在这一部分中,主要写采访中关于一双手的见闻。请同学们运用试用课本中“阅读方法和习惯”中“读书四到”的方法自己独立地阅读这一部分课文。请先看幻灯。
(幻灯映出)
读书“四到”
眼到—-仔细看书,一览文意
口到—-出声念书,熟读成诵
手到—-圈点勾画,摘记撮录
心到—-揣摩领会,认真思考
师:眼到的要求是什么?
生:(齐)仔细看书,一览文意。
师:口到的要求是什么?
生:(齐)出声念书,熟读成诵。
师:手到的要求是什么?
生:(齐)圈点勾画,摘记撮录。
师:心到的要求是什么?
生:(齐)揣摩领会,认真思考。
师:用“四到”方法学习这部分课文,我提出几点具体要求。
“眼到”:仔细看懂作者写的是怎样的一双“奇”手。
“口到”:出声念描写手的特征的好的语段或句子。
“手到”:勾画圈点,标出段序,画出写手的特征的重要语句。
“心到”:用心揣摩,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从什么角度写“奇”手的,写手“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写手“奇”的目的是什么?可以借助课文右边的“读中提示”来思考。好,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哪位同学自愿读的?要求读书的人很多。(指定一位同学朗读,其余同学轻声随读,教师在行间巡视,小声个别指点“四到”读书方法。)
师:读得很好,好极了。刚才我看了一下,许多人在课本上作了圈点勾画,标出了重点词语和重要语句,有的还在有疑问的词句旁边加了问号。说明大家不仅眼口都到了,而且手也到了。我提几个问题,着重检查一下同学们读书时心有没有到。
第一个问题:课文是人物专访。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人物的“一双手”的?
哪个说?
生:我认为是从采访的角度。
师:对的,是采访的角度,所以写了采访者的活动。作者是在和被采访者张迎善的一系列接触中,通过所见所闻来写“天下第一奇手”的。哪位同学能从各段中找出反映采访过程的几个主要动词。抓住这几个动词,我们也就可以把记叙的线索理出来。大家可以边看书,边把找到的有关的动词用钢笔圈点勾画出来。我们看哪位同学找得最快,哪位同学找得最准,哪位同学找得最全。
有人举手了,好。又有很多人举手,不要着急。反应快的同学要耐心等一下。请鬃说一下。
(学生纷纷举手,找出一系列动词,教师放幻灯片,映出主要动词:
握→抽→裹→察看→问→量→搓→介绍手)
师:我们看看幻灯映出的词。勾画不全或不正确的同学,对照幻灯映出的词添加、改正一下。(借此师生共同划层次。)
作者在一系列的采访活动中,通过自己的直觉写出了一双手的奇特,给读者以亲切感、自然感。
从同学们对第一个问题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读书时初步做到了“心到”。
我再问第二个问题:课文的哪一段是写“一双手”给作者最初的印象的?主要是哪几句话?哟,都知道。哦,还有一位同学没举手,大家再等等。好,全了。请鬃说。
生:第四段,“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师:你见过松木吗?
生:见过的。
师:松木什么样子?我最近请木工师傅找了个半截老松木,是这样的。
(出示半截鹰爪形的老松木,全班学生兴奋地笑起来。有的从座位上站起来看,老师在行间巡走。)
师:我要同学们看着老松木,想一想作者用半截老松木比喻一双手,说明一双手有哪些“奇”的特征?
生:粗。
师:为什么?
生:松木表皮粗糙。
师:还有什么?
生:老。
师:哪里老?
生:本来就是老松木。
师:还有什么?
生:干。
师:松木在老师手里。你怎么知道干的?
生:那块树皮已裂了,所以干。
师:还有没有?想一想,仔细想想。你说!
生:(立起来又愣住)
师:不要性急,我相信你会想起来的。其他同学可能已想好了,可我还一点要请这位同学说。(两秒钟后)
生:硬。
师:很好,硬,你摸一摸,硬不硬?(把松木送到学生手上摸一摸,学生回答“很硬”。)还有一个词,能再想一想吗?
(全场静思)大家可以从颜色和形状上考虑。
生:颜色比较深。
师:对,色深。还有没有?
生:我认为还有厚
师:好。大家一凑就把以树喻手的特征说得准确、完整而全面了。
(教师归纳以松木喻手的几个主要特征。板书:粗→老→硬→干→色深→厚)
师:我再问第三个问题。有人说,世界上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你们觉得用“半截老松木”比一双“奇手”有什么不足?还有手的哪一个特征没有表现出来?
(几个学生插嘴:“大!”)
师:大?课文中哪里写“大”的?能不能找出来?
(纷纷举手)
师:不要粗心,课文中写大的不止一处。要找全了。
(学生勾画圈点写手大的语句,教师运用幻灯字幕解释词语“本能”: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性能)
生:课文第17段,作者列举数字是写手大的。
生:第8段,手指特别肥大,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也是写大的。
生:第5段,“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的裹住了”是写大的。
师;这个“裹”字用得好不好?同位的同学互相裹一裹手,看能不能裹起来。
(同学互相裹手,课堂一片活跃。)
师:裹得起来裹不起来?
生:裹不起来。
师:怎么会裹不起来呢?
生:手小。
师:手小,我的手与你们的手比起来可能是大手了,也不能把他们的手裹起来。(用自己的手裹前排一位学生的手,果然裹不起来。)那么,课文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手大的呢?
生:(齐)对比。
师:对,用大手比小手,突出“一双手”之大。越比越大。那么,为什么又用“紧紧”呢?
可不可以去掉?这句话中的“裹”能不能换成“包”?
生:不行。
师:什么理由?
生:因为这是比喻张迎善的手,用“紧紧”、“裹”意思很深。第一,说明手很大,第二,写手很有力量,第三,这个人很热情。
师:太好了,你想得这么全面深刻,可见你真正做到读书“四到”了。
这一段用对比写手大,那么第17段用的什么方法写手大呢?
生;用数字。
师:用数字有什么好处?不用数字不是同样可以说明手大吗?比如说有同学作文时写大,说“很大很大”、“非常大”、“大得不得了”、“大得惊人”,这样写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七嘴八舌)太空洞、太笼统。
师:张迎善的手究竟有多大?先请大家把文具盒里的小尺子拿出来量量自己的手多大,把数字告诉我。长、宽、厚全量出来,算出张迎善的手比你的手大多少。
(学生量手,并随口报数字:长16厘米,厚1.2厘米……一片活跃。)
师:(把手伸出)请位同学给我量一量。(学生争着量教师的手,一位同学抢上讲台量教师的手。)
生:长18.5厘米。
师:班上哪位同学手最大?
(学生一致推荐体育委员任远。任远登上讲台量手。)
师:请把你的手的长、宽、厚的数字量出来。
生:长19.5厘米。
师:哈,比我的手还长1厘米。
生:宽8厘米,厚1.5厘米。
师:我们请你把你的左手按在幻灯片的张迎善的手图上,这手图的尺寸是按课本上的数字画的,因为人们手长、宽、厚一般是成正比例的,我们只要比一比手长就可以比出谁的手大。
(任远把左手按在幻灯片的手图上,教师打开幻灯,屏幕上立即映出手的对比影子,任远的手显然很小,全班同学哗然。)
师:哪个手大?
生:张迎善的手大。
师:下面讨论第四个问题:课文中写一双手,写得最细腻、最具体的是哪几段?啊呀,很多人都知道了!鬃说。
生:7、8、9三段
师:找得对。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一双手》课堂实录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