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 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歸園田居 晉 陶淵明—

歸園田居有五首,這是第三首。陶淵明擔任彭澤令時,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離開官場回到家園,從事耕讀,這首寫的就是農家生活。

前二句<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辭官退隱後的生活,並不是輕鬆的優遊,衣食等現實的問題,馬上擺在眼前,而這些又不能假手他人,因為既然成為平凡的小老百姓,一切就只能靠自己。在幾畝田地上播種,胼手胝足的結果,竟是雜草比豆苗還要多的局面,可看出詩人對農事並不熟悉,加上土地的貧瘠,農家生活的辛苦已在不言中。

其次<農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順著前兩句而來,面對「草盛」,只有早出晚歸辛勤的除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對陶淵明來說好像是奢侈些,他工作忙碌,每天披星戴月。這二句中的動詞字特多,似乎令人更能感受到工作的勞苦。

接下來<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兩句平實的記下路上情況,承前句的「荷月」而來。回家的路狹小,兩旁的草木卻高大濃密,在黑暗中走來已是不便,穿過雜草間,衣服難

廬山

陶淵明隱居躬耕的廬山

免被草上的露珠沾溼。辛苦的情況不言可喻。 最後二句<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世上沒有輕鬆的耕種,要過農家生活並不容易,但如果能達成自己的心願,這些辛苦都變得微不足道。在世人眼中,為官就是安逸舒適的代詞,陶淵明為什麼放棄,而選擇辛苦的農家生活?並不是他特別不怕吃苦,而是比起在官場志願難伸的「精神苦」,農家的「身體苦」又算得了什麼?與其追求物質,不如去求精神的自由,這兩句正是陶淵明的人生告白。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归园田居三|陶渊明|发布于2020-11-17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