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四”字,解读《背影》
《背影》是一篇叙事记实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到了这一课与数字“4”有着紧密的联系,故想从“四”字入手来解读本文。
一、四次背影
“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四次,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结尾思念——照应背影(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并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同时反复照应了标题,使文章贯串一气,浑然一体。
二、四次流泪
文章中作者共流了四次泪,徐州见父——难过的泪(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望父买橘——感动的泪(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父子分手——惜别的泪(我的眼泪又来了);北京思父——伤心的泪(在晶莹的泪光中)。
第一次是作者从北京到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刚逝,父亲失业,祸不单行,家境十分惨淡,于是一股忧伤袭上心头,难过地流下了眼泪。第二次是在浦口车站望父买橘,这是感情的高潮。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他穿着臃肿,身体肥胖,行动不便,但怕儿子在路上口渴,执意买些橘子,充分表现了爱子的一片真情,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第三次是车站别离,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回到车厢,回想起你新的关怀体贴,一股愁绪袭上心关头,于是流下了惜别之泪。第四次是在北京接到父亲的来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又一次牵动作者伤感的思绪,想到父亲的颓唐,家境的惨淡,晚景的凄凉,抑郁的感情一时喷发,于是流下了伤心的泪。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从四次流泪中,让我们看到了朱自清先生对父亲深深的挚爱和他那颗水晶般透明的心。
三、四句父亲的话。
文章中凝聚着父亲对我的关爱的话主要也是四句。
第一处: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这路!”这是父亲在祸不单行,家境十分惨淡的处境下,强抑悲苦,反过来劝慰儿子,可见父亲的体贴。
第二处:“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的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亲自送儿子。
第三处:“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把儿子送上了车,已经照顾得无微不至了,可是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到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为儿子去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自己很明白,可是为了儿子,自己仍然心甘情愿地去买橘子。
第四处“我走了,里边没人”。父亲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后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四句话中蕴涵父亲多少对儿子的怜惜、体贴与依依不舍,朴实的语言中充满着溢于言表的深挚感情,父亲的那颗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当然三个“四”次并不是相互割裂,独立存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它做为一个整体,以此突破,从而更深入的理解文章的主旨。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紧扣“四”字,解读《背影》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