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是篇经典散文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对其成为经典的原因,说法各异。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说法。
——“超保护的合作原则”。(参见《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第2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版)。该观点认为,你对朱自清有基本的信任,对他的文章有超级的“保护”,信得过《背影》是内涵深刻、艺术性强的经典作品;而因了这种信赖,假使读不出《背影》的“好”,你会怀疑自己的水平问题;即便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你也会非常’合作’地反复读、讲出个子丑寅卯来。
——教材的广泛影响与权威性,为《背影》解读时的’超保护的合作原则’锦上添花”。
《背影》从1935年起至今,不断地入选进教材。加上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里夸奖过的朱自清先生.
——-《背影》恰逢其时,在一个特殊的语境下(“五四”是个反传统的年代,是个“打死父亲”的年代,五四文学的父亲形象都是负面的;而《背影》不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它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在“满街走着坏爸爸”的情况下,这一个“好爸爸”一下子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获得了非凡的成功。
———《背影》“之所以能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只是凭了他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李广田《最完美的人格》)。
———“《背影》之闻名,其实在平常”。(舒禾《读书〈尚在旅途〉》1989.年第11期)
———–郁达夫评价朱自清:“他的散文,能够贮满一种诗意。”李广田评价:“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朱自清抒情散文自然出色,没有任何斧凿痕迹,读者只能把它作为一种纯朴美来欣赏,却不能拥有或描摩。(《温静人生》何乃宁编/花城出版社1992年第1版)
——–“背影”就是作者潜意识里女性意识投射的结果,而且作品以女性特有的“慈爱”之心,催人泪下,成为感动读者的魅力所在.(蒋济永《〈背影〉里的“背影”解读》名作欣赏2001.2)
以上观点,要么认为《背影》成为经典,是因为文学外部的原因;要么从“语言纯朴,情感淳朴”来解释其成为经典的理由。他们的说法各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没有很好地从文本本身出发来研究阐释,很难让人信服。
那么,让我们从文本出发,看看,《背影》经典究竟在哪儿?
首先,《背影》叙写的“父子”之情正是反映了中国的伦理道德内涵,伦理情态的文化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对夫妇(男女)之情是不做阐释的。“夫妇”提倡相敬如宾,没有个体的情况,只追问道德的归宿。中国传统的基本情感是“父父子子”。因此,读者在理解上,就有一个先在的理解和认同,潜意识里有一个认同伦理的原型性格,有一个先在的文化审美心理和接受心理。即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就有一个先在的理解和接受,作品无意识地传达着审美信息。这大概是我们的读者为什么一代又一代地要这样去认同的一个原因吧。
其次,从文章本身来看。
作家的叙述角度(视角)处于回忆中。文学是写心灵的艺术,不是写眼里的艺术。朱自清深知其中奥妙。文章叙写的不是眼中的“背影”,恰恰是情绪化了的心中的“背影”。作家写心中的背影,有意把情感拉长,把历史、生命的记忆融入其作品中,使其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让我们来具体看看文章的情感空间处理。
文章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三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作者回忆的时间是“那年”,比用具体的“某年某月某日”要好,因为,这样可拉长空间。
作者在完成站台背影的描述后,写父亲离开。“我望着他走出”,这里用一个“望”而不用“看”,显然,一个“望”字拉长了空间,开阔了情感空间。极力写出了儿子对父亲的依恋之情。“等他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儿写出了儿子在望着父亲离开过程中流泪,显然,刚才亲眼目睹的一瞬定格为作者心中的永远抹不去的背影。
作家到此已经完成了对“背影”的追述。然而作家又为什么还要“追述”之后父亲的来信呢?作家为什么还要插写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概述父亲的人生轨迹呢?
作家究竟要从中挖掘出什么来呢?难道《背影》仅仅是写“亲子之爱”的伦理情感?
在儿子看来,“父亲少年在外,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是很不容易的。然而,老境却如此颓唐。“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不远矣”。这段书信流露出对时间、生命的感叹。人生经过许多磨难,人生不易。作家进入了生命的实践意识,在写心中亲情的同时,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流露出对生命的大悟。显然,作家是在努力挖掘对生命,时间意识。
作家在向我们无言的暗示:人生不就像父亲的背影么?少年在外读书的背影——中年肩负责任的背影———走入夕阳的老境颓唐的背影。这不就是人生三步曲么?
从情感的角度来看,作品向我们道出了一个简单而又朴素的真理————可怜天下父母心!
如果作家不“追述”“背影”之后父亲的来信,全文只是一个道德伦理的故事。可以说作品仅只处于一个道德伦理的层面。就像朱德写的《回忆我的母亲》文本一样,也只能是历史文本,不可能成为经典。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记忆中的“背影”→人生中(生命)的“背影”。
作家由开始写回忆中的背影,写到生命中的背影。父亲的来信,写出了作家对时间生命的感悟,人生的背影意识。假如作者没有这个“人生的背影”意识,文本叙写的只能是一个平面的背影,这样的作品缺乏感染力,缺乏立体性。当然更无经典可言!
父亲无丰功伟绩,是在平淡中渡过自己的一生。父亲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符号,情感符号,还是一个人生意义的符号。父亲是操劳一生的代名词,“背影”是生命的背影,人生如背影!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有哲学思维深度的作品,才能传唱。
所以,《背影》正因为有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才成为我们永远吟唱的歌!
当我们再一次走进父母远去的背影世界,我们看见的不仅是亲情相拥,血脉相连,还让我们看见了一个人生的轮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背影。让我们应思考,该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留下怎样的一个背影!
让我用汪国真的诗歌做结。
背影/总是很简单/简单/是一种风景
背影/总是很年轻/年轻/是一种清明
背影/总是很含蓄/含蓄/是一种魅力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揭开《背影》经典的面纱发布于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