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新闻作品,内容不局限于南阳的解放,而是由南阳解放说开去,叙述了一年多来中原战局的巨大变化,中原我军的巨大胜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学生讲述有关解放南阳的历史背景,教师作适当补充。
二、整体感知
范读课文,出示下列问题,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a.在文中圈点标记出新闻的六要素。
b.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
a.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大意正确即可)
b.导语为“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其余部分为主体。
三、重点研讨
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并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a.题目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文章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还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解放军的战绩?
b.文章可分为哪几个部分?试概括出各层大意。
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提问,教师总结。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守敌为什么弃城南逃。
第一层为第一句话,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南阳为古宛县……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第三层:“在过去一年中……已全部为我解放”,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
第四层:“去年七月……不得不弃城逃窜”,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五层:“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对于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若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完成。
四、拓展延伸
1、两则新闻均出自毛主席之手,学完两篇文章后,你认为它们在语言风格等方面有何异同?
2、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新闻资料,并分析它的要素和结构。 (见附)
五、布置作业
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的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鲜事,300字左右。
【教学总结】1、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
⑴语文体验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
⑵把表演引入了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灵自由。一方面满足了他们的“游戏冲动”和“角色幻想”,另一方面又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体验,体验文章所表现的情景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角色表演的学生情绪高昂,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表演得生动形象,并进行对比分析,不但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审美能力也提高了,参与意识也加强了。
⑶课前准备用生动的实例,深入浅出的完成了对新闻的文体知识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就能明了新闻的结构及要素。
⑷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既分工,又合作,人人都是学习的主角,又是小组学习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⑸学生通过绘制地图、写作导播词、解说词、新闻播音、节目主持等,动脑动手动口,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促进了语文综合素质的形成。
⑹学生对新老师、新课堂产生了兴趣,为今后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本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课文的深度挖掘、细致品味不够,由于时代背景及学生的阅历所限,对文中的议论理解不是很透彻,老师要做一定的补充与讲解。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八年级语文上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案设计(人教版)发布于2020-11-17